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你家有上网成瘾的孩子吗?孙老师给你支招啦!

2016-04-15 12:00:04父母学堂
对于许多父母来讲,网络只是工具;但对这一代的孩子来讲,网络就是世界,随着手机、电脑、电视、电子书籍等通过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当代的孩子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活方式。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过度

  对于许多父母来讲,网络只是工具;但对这一代的孩子来讲,网络就是世界,随着手机、电脑、电视、电子书籍等通过电子产品与互联网的相互融合,当代的孩子们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生存是他们从小就开始的生活方式。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已经离不开网络,但是过度依赖沉迷同,网络最终也会导致诸多问题,所以如何指导孩子用好媒介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问题。

  

  国外有专家把新生代的孩子叫做“网络原住民”,因为他们出生在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里,从小就接触和使用各种电子产品。而很多在网络时代之前成长起来的父母却像是“网络移民”,他们更多是为了适应现代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才被动地学习和接触各种新媒介。所以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孩子像今天这样难教育,因为信息时代动摇了父母和老师的权威地位。

  孩子现在可以通过网络知道他想了解的任何信息,而不用像以前孩子那样对父母说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之类言论深信不疑。现在的父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信誓旦旦地对孩子讲“我吃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因为一个8岁的孩子都可能会在任何一种电子游戏中打赢你。

  我曾经带一个代表团到巴黎,出席“明日青少年与媒介”国际论坛。几百个专家形成一个共识,这就是:在计算机时代,成年人心怀恐惧,疑虑重重,而青少年无所畏惧,满怀信心地往前走。全世界都发现青少年玩网络,玩计算机玩得比大人好,孩子可以远远地把大人甩在后边。英国首相布莱尔也感慨,玩电脑不如他的女儿。日本的内阁普遍都认为,在使用网络方面大人不如孩子,他们提出,向孙子学习。很多老科学家说,这个事我得回家问问我孙子,他真不明白,因为这是一个年轻的事业,发展得很快。

  

  现在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高度发达,各种网络即时通讯产品和社交网站迅猛发展,有些父母刚刚知道QQ是什么东西,后面就又出现了SNS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网络平台。

  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的上网时间为19亿个小时,比两年前增加了60%。网络成瘾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

  2013年03月14日《北京晚报》的记者张鹏报道了《电子儿童成用手聊天一代》的新闻:文中琳琳(化名)的妈妈,按照每年的惯例为女儿组织了一次生日聚会,然而和往年的欢闹景象不同,一群五年级的小学生聚在一起,人手一台iPad或者iPhone,全都默不作声却又忙得不亦乐乎,原来他们在班级的微信群里聊得热火朝天。“既然聚在一起为什么还用微信,直接聊不就行了?”妈妈很诧异,“这么聊更有意思,平时都聊习惯了。”女儿忙碌中解释了一句。面对这种场面,一群爸妈目瞪口呆。

  文中另外一女孩可可(化名),则是因为上课玩手机而被老师没收。可可的妈妈这时才知道,上六年级的女儿已经成了“微信控”。上课听讲时可可特别不专心,总在下面低着头,也很少回答问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最后老师发现她低着头是在玩手机,在用微信和别人聊天。

  可可的微信好友有上百个联系人,还参加了七八个微信群,而且联系人中很多是父母完全不知道的陌生人。平时沉默寡言的可可在群里非常活跃,说话也特别放肆,甚至有时候还说脏话。而最让妈妈担忧的是,女儿还和一些陌生人聊天,一些成年人甚至提出了见面和约会的要求。

  新闻中孩子们的聊天工具“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这款聊天工具,非常便捷,既可以将熟悉的好友加到一个圈中群聊,还可以摇一摇手机就可以与一个陌生人聊天,并能根据定位功能寻找到附近几百米内的微信用户进行聊天交友。所以截止到2013年1月22日,微信的用户就突破了3个亿。

  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涉及微信诈骗和犯罪的案件也就越来越多,基本每个星期都有相关的新闻报道。而且随着学生用户的逐渐增多,通过微信犯罪对学生用户也成为一个威胁,特别需要父母的保护和警惕。

  在2013年2月19日,《三湘都市报》就报道了一起,15岁的少女通过微信摇到在高校就读的19岁大学生,在与其见面后被灌醉,性侵并最终怀孕的新闻。

  网瘾

  网瘾全名叫网络成瘾症,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沉浸在网络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症状为,患者对现实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和痴迷。更有甚者,会表现为在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

  在有网瘾症状的青少年中,女孩多偏爱于聊天,而男孩多沉迷于游戏。网络游戏是网瘾中对青少年伤害最大,也是最难以戒除的因素。

  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工程任重而道远,2013年3月9日,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了《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统计年报(2012)》,在他们所测评的盛大、腾讯、金山、网易等国内比较知名的网络游戏公司的423款网络游戏中,有78.5%的网游不适合未成年人。

  

  据《京华时报》2012年12月31日的报道的数据:201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整体规模将达到685亿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了23%。

  网络游戏何以如此火爆?文化部市场司司长刘玉珠曾经一语道破天机:“爱玩是人类的天性,只要人类爱玩的天性不变,游戏产业就有远大的前途。

  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雷雳,也曾毫不客气地指出:孩子会成为微信控,其实首要责任在家长。他说:“现在家长都很忙,没有时间和耐心和孩子认真沟通,这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做法,长期忽视孩子说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没有和父母交流的愿望了,就会转向其他渠道,通常会在同学、社区伙伴中寻找心理认同者,如果仍然得不到满足,就会依赖网络社交。因为在网上,通过微信、微博、QQ可以随机认识很多人,如果谈不来,可以马上换人,直到找到认可他的人,交往的机会非常多,这是非常诱人的,在网络交往中更容易找到亲密感和归属感,难免上瘾。”

  雷雳教授指出,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一项原则是“不扰常规”,即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控制时间很重要,中学生一般控制在每周10个小时以内,小学生更短一些。”

  对于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社交的问题,我的观点是首先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代替孩子单一乏味的生活,许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而一旦孩子在学习遇到挫折,或心生厌倦,缺乏其它活动的精神支持,就容易在网络上寻找依靠。

  所以父母应该注重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让孩子选择更多能带给他们成就感的事情。而在周末或假期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运动和旅行,即丰富了生活,又培养了感情。

  其次,父母应该给予青春期孩子更多的关爱,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来满足青春期孩子对情感的需要。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闭塞自己的内心,勾画独立的空间来满足自己对独立感的需要。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有人能走进他们的内心,理解和倾听他们的诸多烦恼。

  而这时父母们要学会用尊重和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保持良好沟通,让他感觉到自己不是那么孤单,这样他们就会降低对网络社交的依赖。

摘自孙云晓《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