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不是孩子离不开你,是你离不开孩子

2016-04-18 16:00:06父母学堂
文/小雪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大家都以为小朋友上幼儿园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直到那天,我看到朋友圈里一位爸爸的自白, 我发现,事实是▼ 一、我的孩子不哭也不闹,他是不爱我了吗? 以前我们将大部分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上,觉得孩子离开爸爸妈妈是焦虑的

  文/小雪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大家都以为小朋友上幼儿园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直到那天,我看到朋友圈里一位爸爸的自白,

我发现,事实是▼

  

  一、我的孩子不哭也不闹,他是不爱我了吗?

  以前我们将大部分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孩子上,觉得孩子离开爸爸妈妈是焦虑的,他们需要爸爸妈妈,但事实是如果小朋友从小在家里感受到了爸爸妈妈满满的关爱,他在面对这份紧张害怕时就不会那么夸张。平日里每一次拥抱、每一次讲故事、每一次出去玩都在小朋友心里种下了温暖的种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时,它就会发光发热,给小朋友带来力量。他相信爸爸妈妈说话的话,此刻的分开只是大家要各自去做一些自己的事情,等我们做完了就又可以开心地在一起。

  二、父母和孩子的依恋是一种相互关系

  孩子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同样对孩子产生了依恋。随着家长和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多,他们也越来越有默契。当小朋友害怕的时候,爸爸妈妈给了他一个拥抱;当小朋友想玩的时候,爸爸妈妈陪着他嬉笑打闹;当爸爸妈妈想要休息的时候,小朋友自己安安静静地呆了一会;当爸爸妈妈要离开一下,孩子在默默等待后爸爸妈妈又如约出现。在不断的磨合中,他们彼此形成了强烈的依恋。

  和这么亲近的依恋对象分开时心里空空的,有些担心,不安——这就是分离焦虑。小朋友看到妈妈穿上外衣拎起包准备去上班时就会哭闹起来,甚至会追着到门口,呜咽着恳求不要把他留在家里。14~18个月到达顶峰,然后其频率和强度在儿童期逐渐下降。但当学龄儿童甚至青少年必须与他们所爱的人长时间分离时仍会表现出焦虑和抑郁。

  三、和这么亲近的人分离,成年人也会舍不得

  有些爸爸妈妈和孩子分离时也会体验到一种焦虑或不安的感觉,过于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或是因为孩子不再依赖自己而觉得委屈和失落,爸爸妈妈们的这些感觉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所以除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爸爸妈妈们也要学会缓解自己的焦虑,避免让自己的焦虑影响到孩子。

  • 场景一:

      小A妈妈是全职妈妈,细心耐心、尽职尽责。小A上小学了,到了全新的环境,认识了新的朋友,小A可开心了,也不会像以前一样黏着妈妈。妈妈相较于以前轻松了很多,可是小A妈妈落寞了许多,她好希望女儿告诉她,她更喜欢跟妈妈在一起。

  小A妈妈:今天第一天上小学,开心吗?

  小A:开心啊,超级开心。就是有一些同学还不太熟悉。

  小A妈妈:那是和妈妈在一块玩开心呢还是在学校玩开心呢?

  小A:学校!(妈妈有些伤感)

  小A妈妈:同学有没有欺负你呀?老师有批评你吗?(消极暗示的问话方式)

  小A妈妈:是不是还是妈妈做的饭好吃呀?(有指向性的问话方式)

  时间长了,小A觉得同学好像没有那么友好,还是在家吃饭好,学校也没那么有意思……

  • 场景二:

      小C初一了,上小学时特别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玩,跟妈妈聊自己学校的事情,可是他现在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小秘密从不跟妈妈说,话越来越少,甚至很多时候他只想自己呆着。

  小C妈妈:今天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小C:没什么。

  小C妈妈:学校最近有什么活动吗?

  小C:没有吧。

  小C妈妈:明天想吃点什么呢?

  小C:随便,您看着办吧,妈,我去接个同学的电话。

  小C妈妈开始担心我的孩子这是怎么了,孩子不像以前亲近,有些失落、担心,这是怎么了,交了什么不好的朋友吗,还是早恋了?妈妈的担心总要有个合理的出口,所以妈妈决定不能总让他和朋友出去玩,周末不能出去玩了,通过限制孩子来缓解自己的担心,于是两个人的关系更紧张了。

  

  四、父母要如何应对自己的分离焦虑呢?

  1.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天起,我们就开始照顾他们。不能再睡懒觉,不能有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照顾孩子和家庭,你是否还记得大学毕业时你的理想?你有多久没好好和朋友聚一聚了?有多久没有喝杯咖啡好好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去外面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可以开始自己的生活。

  我们和孩子的分离是必然的,但这并不代表孩子舍弃或者不要我们了,只是他们长大了,他们能够独自面对人生的困苦,而我们需要的就是站在他们身边鼓励他们支持他们,看着他们更自由地飞翔。

  2.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爸爸妈妈们都认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概念。但在真正的家庭教育中,有些爸爸妈妈就很难将这个概念落实,从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就给予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呵护。孩子在不断的成长,爸爸妈妈却并没有因为孩子的成长而改变自己看待孩子的视角,就像家长总是会觉得无论孩子长到多大,在自己面前都是一个孩子。爸爸妈妈的这种想法和相应的家庭教育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能力发展。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生活重心会慢慢地向外转移,逐渐建立自己的“小圈子”,学习知识、学习交朋友、学习表达自己,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毕竟阶段。所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爸爸妈妈需要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附属品。

  3.多看看你身边的那个他/她”。

  孩子最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爸爸妈妈都爱我,而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我们有一个温暖幸福地家。尝试一下工作日的中午来个约会,一起吃个心仪的午餐;尝试一下你们俩去看场电影,不是动画片,不带孩子;尝试一下,一起看一本书,然后共同讨论;尝试一下,发动孩子一起给对方过生日,你准备一个大礼物,孩子准备一个小礼物;尝试一下,把孩子留给老人,你们俩一起去二人旅行一次……

  4.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心态。

  很多爸爸妈妈会发现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自己了,从而产生孩子不再爱自己的想法,还会出现失落和委屈的感觉。当孩子体验到这种感觉时,内心会产生不安,从而放慢对外探索的速度,还会承担一部分自己父母的消极情绪体验。

  爸爸妈妈们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爱不是一种时刻不能分离的捆绑,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孩子在家庭内部获得支持和肯定,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在家庭外部有探索和实践的能力。逐渐学会如何去面对困难,如何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总是羸弱地依靠在父母身边寻求庇护。

  百日行动派

  第二季百日行动派已经启动,

坚持100天,一起用行动影响孩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加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