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孩子乱交朋友怎么办?

2016-04-22 12:00:05父母学堂
问:我儿子今年13岁,我对他最担心的是他交朋友的事。他班里有个孩子学习不好,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本来我儿子以前不是玩游戏没完没了的孩子,可在那个孩子的影响下也开始起劲地玩了。我说了他几次没什么用,我自己心理想的是孩子要选择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孩子乱交友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孩子的同伴交往是特别

  问:我儿子今年13岁,我对他最担心的是他交朋友的事。他班里有个孩子学习不好,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本来我儿子以前不是玩游戏没完没了的孩子,可在那个孩子的影响下也开始起劲地玩了。我说了他几次没什么用,我自己心理想的是孩子要选择学习好的孩子做朋友。孩子乱交友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孩子的同伴交往是特别值得父母关注的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调查中发现:虽然72.6%的父母表示:“我希望孩子和他喜欢的人交朋友。”甚至79.8%的父母表示:“我愿意孩子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但是,79.8%的父母表示:“我要求孩子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64.9%的父母表示:“我不愿孩子有较亲密的异性朋友。”45.3%的父母表示:“为了学习,我要求孩子减少与朋友的交往。”49.3%的父母表示:“怕孩子学坏,所以我严格限制孩子交朋友。”

  到了今天,其实父母对孩子交朋友标准基本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如果孩子真的是乱交朋友自然是不好的,因为交坏朋友对孩子发展甚为不利,父母发现后需要提醒孩子警惕。但是,首先应当分清楚什么是“乱交朋友”。对待孩子交友的问题上,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喜恶给孩子选择朋友。这与中国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父母认为孩子学习好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与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他的学习也就会好。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做法却并不明智。首先,如果每个孩子都选择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现实是不可能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好,那么学习差的孩子就可能没有朋友。那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存在没有朋友的危险呢?其次,学习并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朱者”并不仅仅是学习好,学习不好也不一定是“墨者”。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学习好并不是一切就都好了,在社会中生存也不只是只要学习好一种能力就万事皆备了。

  交往的目的之一在于互相学习,学习自己身上不具备的东西。学习好的孩子可能生活能力动手能力差一些;学习差的孩子可能很勇敢,有正义感,热心帮助别人等。选择和自己本身类型不同的孩子做朋友,比如性格内向的孩子找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孩子做朋友,爱说话的孩子与沉默少语的孩子交往可以互相感受彼此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人格。只选择和自己同类型的人交朋友,就推动了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机会。

  

  与朋友交往本来是孩子脱离父母视线开始走自己的路的开始,但如果父母仍顽强地想让孩子在自己划走定的轨道走,就可能会妨碍了孩子成长的进程。孩子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朋友。孩子们需要在朋友那里得到的首先是安全感,父母不一定非要寻自己孩子的朋友做出很喜欢的样子,但是也不能总是喋喋不休地抱怨,否则孩子会觉得父母的责难伤害了他们的感情。父母可以在孩子谈到他朋友的时候注意倾听,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自己的朋友,可以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玩,这样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助孩子。总之,独生子女的朋友交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鼓励孩子的自由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教育建议

  1.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据情况选择朋友。

  父母要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孩子有什么优点或不足?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朋友不好,不是好朋友,应该和孩子一起仔细分析孩子的朋友到底“坏”在哪里?一般情况下,父母眼里的“坏”大多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学习成绩不佳,没有什么品质问题;二是学习成绩差,又有不遵守纪律、贪玩、旷课等行为;三是学习、纪律不好,还有抽烟、打架、引逗异性等劣迹;四是劣迹行为严重,甚至有轻度违法行为,如小偷小摸、少量骗钱、劫钱等行为。对于前两种情况,不能说是“坏”,而是有缺点,有一定的错误;第三种错误多一些,严重一些;第四种问题比较严重,但与社会上成年人中的坏人还有区别。这时,父母应该要尊重孩子,同时又给孩子指出,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让孩子做出选择。

  2.见见孩子的父母。

  如果可能,父母可以和孩子朋友的父母接触一下,借此了解孩子朋友的家庭,他家的家庭和父母身上,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朋友。也可以建议两个家庭共同开展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

  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朋友请到家里来,让孩子们在父母的指导下做游戏,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吃饭。这样父母不但可以了解孩子的朋友,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孩子们的行为。

  4.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为原则

  孩子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毕竟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孩子。因此,父母要给孩子规定一些行为准则,告诉孩子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可以做。父母有时可能不喜欢自己孩子交的朋友,但父母不能轻易地干涉孩子,例如当孩子的朋友到家里来的时候表示不欢迎,或是让孩子与他的朋友断绝来往。父母不一定非要喜欢孩子的朋友,但必须接受孩子的朋友。

摘自孙云晓,张纯颖《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