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少年给父母下药: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尊重
2016年1月5日,《现代快报》的报道,湖南岳阳一名15岁的少年,因为受不了父母的棍棒教育,给他们下药后,逃离了他们身边。原来这名少年叫小春(化名),以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还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2015年小春的父母选择靖江打工,把小春留给爷爷奶奶照顾。没想到父母外出才半年,小春的成绩就一落千丈,沾染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还谈起了女朋友。
从老师那里得知儿子的变化,小春的爸爸怒上心头,专程回老家把儿子带到靖江,对其每日的思想教育,外加棍棒伺候,希望其能变好。果然,过了两天,小春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主动承认错误,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不再让父母担心,并奉上一碗红糖水,请求原谅。小春的父母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效果很好,开心地端起红糖水一饮而尽。没想到红糖水里有小春下的助眠药物,小春的父母喝完之后就开始呼呼大睡,醒来之后才发现儿子和家里的一些现金不见了。
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才了解到,小春因为忍受不了父母的高压教育,把父母下药弄睡后,拿钱买票回了老家。
青春期的叛逆是很多父母头疼的事情,随着父母权威的下降,同伴的影响力的逐渐上升,父母的看法和思想越来越难得到孩子的认同,特别是那些平时越听话的孩子,到了青春反而可能越叛逆。新闻案例中的小春就是如此,缺乏父母监管的他就像脱缰的野马,通过做不一样的自己来张扬个性。
很多父母感受到逐渐失去对孩子的控制权,会变得愤怒,往往试图通过高压、暴力等方式来重新让孩子服从,这就可能引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抗争。就像小春的父母想通过棍棒教育,让孩子变回原来那个听话乖巧的样子,却没想到,孩子竟敢给自己下药。
事实上,青春期孩子并非不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多时候也明白该如何讨父母欢心,就像小春略施小计就能使父母心花怒放,失去警惕。但随着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的觉醒和追求个性化的心态,使得他们大多不愿意成为一个对父母言听计从,缺乏主见的孩子。很多时候为了彰显自己已经长大,很多孩子还会故意与父母对着干,走父母不愿意自己走的路。这就意味着,父母像以前那样对孩子高高在上的教育姿态已经不适合青春期阶段的教育。
不过父母也不能就此对孩子撒手不管,因为有研究表明青春期缺乏关爱的孩子比那些父母经常关心的孩子,的确会出现更多的不良行为。文中的小春也是在父母外出打工后才开始变得堕落。所以父母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还是需要多关心,多教育,只是方式方法需要提升和改变。
父母首先要明白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春期有效教育的基础。畅通的沟通渠道是维持亲子关系的前提,青春期孩子越来越的注重自己的隐私,开始有自己的秘密,但他们内心依然有倾诉和交流的需要。特别遇到自己难以面对的困难时,父母要能成为他们依赖和信任的人,如果孩子什么话都不肯给父母讲,就说明亲子关系就存在了问题。
要保持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父母就需要学会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与孩子对话,对孩子的想法和建议不能只批评打压,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当孩子坚持自己意见时,也允许其去尝试。
另外,父母也要改变一味说教的方式。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很多道理已经心知肚明,很多时候他们做不到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因为缺乏自制力,或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温柔而恰当的提醒,比如一个便签留言,几句鼓励的话,都会增强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相反不停的批评教育让孩子觉得父母唠叨,再加上逆反心理后面容易起到反而效果。
总之,青春期的教育是需要父母在民主与权威间找到平衡,即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孩子个性,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顺利通过青春期。
- 上一篇
家庭教育的4大误区,您“中枪”了吗?|一起课堂
1 家庭环境教育的误区 第一,有些家庭父母或其他成员有劣迹,这对青少年有严重的诱导作用。这类家庭的成员尤其是父母的道德品质低劣和有犯罪行为,对孩子起了不良影响。第二,丧失管教能力,放任自流的家庭,容易使孩子染上恶习。有的家庭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社会、学校,父母从不过问。他们认为教育孩子是
- 下一篇
心态与学习方法对考试的积极意义!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很常见的考试话题:在中考前考生心态与学习方法对应考的积极意义。 我们作为教育咨询师,常常会遇到一些会这样质疑自己的孩子:我都初三了,再来补习的话会不会来不及?落下的内容太多了,我根本没有办法下手呀! 针对这样的情况,今天正好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这个孩子一开始是这么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