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凌了,家长该怎么办?
不论是已经走过还是正在经历学生时代的同学,都或多或少经历或者见证过校园里一帮同学欺负另外一名同学的情景。
下面是三位同学根据回忆,描述的自己曾经被欺负的故事。
案例一
“在我十岁之前,我是一个非常胆小的人,又怕鬼又怕黑,不敢一个人走夜路,在学校也是个老实蛋,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敢吭声。
小学班里有个男生很霸道,大家都很怕他,当然他也经常欺负我。十岁的时候,也就是小学四年级,有一天那个男生又很无端地来欺负我,踢了我两脚。那时候我心里就有阴影了,害怕去上学。”
案例二
“我曾经路过一个班级时,听到全班在嘲笑我;也曾经有男生看到我就走开。虽然很多人都没有说出来,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我的不喜。他们会在教室里大声嘲笑同年级一个很胖的女生。我大概也能感觉到他们在宿舍是怎么讨论我的。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外貌都很自卑。”
案例三:
“我在小学的时候转过学。两所学校的同学对我都不是很好,他们总是欺负我。比如向我脸上吐口水,拧我胳膊却不许我出声,出声了他们就威胁我,说要跟老师说我上课说话。
因此我养成了谨小慎微,察言观色的性格,而且害怕和别人争论,总是去当 “老好人”。我经常反复做同一个梦:我用一种非常暴力非常法西斯的手段对待班里的同学和老师,谁不听我的,我就用很残的方法对待他们。这个梦在过去的20年里几乎每个月我都会做一次。”
校园欺凌犹如一场噩梦,总在校园里飘荡徘徊,挥之不去。
根据NGO歌路营发表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发展报告》,31.7%的寄宿学生表示自己每月至少有2-3次被人欺负。除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城市的校园欺凌事件也每天都在发生。之前也不断有报道说,某某学生被同龄同学围殴,拍成视频上传网络。
目前,教育部已经开启了对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行动。
校园欺凌,即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伤害的事件。被欺凌的学生跨度也很大,从小学生到高中生不止。欺凌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轻者是故意孤立,嘲讽被欺凌对象,重者则对被欺凌对象进行殴打等人身攻击。
不论是哪种方式,对被欺凌者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被欺负了,内心害怕惶恐,容易闷在心里,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哪怕是对老师或者家长。长期下去,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扭曲,阴暗而自卑,容易有报复倾向,以后很难融入大众社会。欺凌带来的不止是身体的明伤,心伤更难治。
对校园欺凌现象,我们要勇敢说不。为避免受到欺凌,家长要主动为孩子伸出爱的双手,帮助孩子免受欺凌,走出被欺凌阴影。
第一:尽量为孩子提供和睦的家庭氛围。
有研究表明,父母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感情越好,孩子在学校被欺凌的比例越低。和睦的家庭氛围能有效地传递出爱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心态会偏向积极正面,相应的,孩子也懂得用爱去跟别的同学相处,自然不会受到排斥,不会被欺凌。
第二:不要让孩子接触到暴力情景。
暴力情景包括父母或亲人之间的语言或肢体冲突,还包括有打斗场面的视频、电子游戏等。学生接触“暴力价值”越多,越容易滋生出暴力倾向。在学校,遇到不开心地事,他便会采用暴力的手法来解决。这样孩子的价值观与大多数孩子的不同,就更容易受到主流方的孤立,造成心理扭曲,受到“变相欺凌”。
第三:鼓励孩子,自信能够抵御被欺凌。
在学校里,被欺凌的孩子通常是弱小的、不爱说话的的个体。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信的特征。所以,为避免孩子被当做“另类”,家长要鼓励孩子,增强他的自信心。跟成人的世界一样,有自信的孩子,更能被融入群体,受人尊重。
第四:孩子已经被欺凌了,果断还孩子公道。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有两种情况,一是孩子选择告诉老师,或者父母。这个时候,老师或者父母要果断拿出正义之剑,公平地对待两方学生,当着他们的面,把事情讲清楚,不偏不倚,杜绝这种事再发生。第二种情况是孩子选择沉默,这样的话,家长就要注意了。还观察孩子的异常举动或神情,温和地与孩子沟通,慢慢问出事情,再带着孩子,按照前面的方法,给孩子找回公道,找回孩子的自信心。
专注教育:亲子,小学、小升初、名校资讯、政策动态、家长必读!
微信号:一起课堂(yiqiketang)
家长交流群:551218655
- 上一篇
千万不要对孩子说这些话,否则会后悔一辈子
新闻事件: 4月1日,在读高一的男孩朱xx因成绩下降被父亲责骂,父亲对他说“等你晚上回来再收拾你”,结果当晚男孩没有回家。此后,一直失联。直到22日上午,失踪20多天的男孩的尸体在一处水坝附近被发现…… 在儿子失踪期间,父亲每天都会在微信中发布多条寻人的消息,在其中的几篇寻人启事上,写满了父亲内
- 下一篇
古诗文中不得不知的文学典故
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诗词史上,被大量使用的经典典故数不胜数,下文,列举19则。 庄周梦蝶 (等19则) 战国时哲学家庄周主张是非齐一,物我两忘。《庄子》中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