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为什么考试最优秀的学生常常并不是最出色的?|?思享
近日,在由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北京教育学会主办,东城教育委员会协办,北京五中教育集团承办的以“素养? 课程? 课堂”为主题的十二年贯通培养研讨活动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发很多人的思考。
在刘长铭校长看来,今天,我们需要对超越学科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一些能力和基础所呈现的教育价值进行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不是指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所需要的知识的理解和必要的能力,而是要关乎学生一生的生活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必要的基础。
刘校长认为,我们今天的教育仍属于加工式的、训练式的、工厂式、流水线式的,我们对于学生内心的关注远没有达到满足一个青少年在成长时的需求。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就表现为他对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以及他对于教育内容的表达。教师的行为是训练还是教育,这可以通过教师日常的行为模式显现出来,最终反映了一所学校教育者对教育价值的理解。”
当天发言中,刘长铭校长通过北京五中以“精气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符号的表达,阐释了他对核心素养和教育价值的理解。“京城教育圈(微信ID:bjeduvision)”获授权分享刘长铭校长的发言(文稍有删节)。
今天张斌平校长提出的“精气神”是他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注重总结实践经验,注重挖掘五中的历史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对五中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名校的办学精神与学校文化的一种高度凝练的总结表达。
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用自己的语言来诠释教育的价值。学校千差万别,但学校教育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就是人性、理性、自觉、崇高、责任、信仰、使命等等。 所谓自己的语言,就是一所学校的环境、历史、校训、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以及发生在一所学校历史与现实当中的各种教育故事。如果说教育的终极价值具有普适性,那么自己的语言就具有独特性、个性化、创造性、发展性等等,它构成了学校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特色本质上实际上是学校文化的差异,一所学校的文化或者说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表述与一所学校的历史有关,但学校历史的长短与否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需要学校中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共同创造。 这种创造就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注重挖掘和总结,将办学实践中教育者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理念、原则、智慧等以及在此产生的教育行为用精炼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提升。毫无疑问,这是一所学校的校长应做的最重要的工作。
一所学校的文化,或者说对学校文化的表述,不是校长在书斋中闭门造车、冥思苦想的产物。它离不开学校每一个位教职工的实践和创造,当然也离不开校长精心的提炼和总结。学校文化是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的凝练与沉淀,可以说“精气神”是五中独特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背后有五中的历史,有五中全体同仁多年来的探索实践。 “精气神”是对五中全体同仁教育实践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的一种表达的语言符号,“精气神”也是五中对核心素养的一个最朴素的描述。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不是指学生在升学考试中所需要的知识的理解和必要的能力,而是要关乎学生一生的生活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必要的基础。我们常常思考,为什么常常是考试最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最出色的。如果说考试优秀的学生已经很好的符合了学校的教学目标,很好的符合了各个学科提出的知识与能力的标准,但为什么在日后的发展却不是那么出色?
我们需要对超越学科教学使学生获得的一些能力和基础所呈现的教育价值进行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2012年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必须引起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对教育价值的思考。一位是中国的莫言,小学四年级辍学回家放羊,在文学领域最终他走到了最前端。另一位是英国的生物学家约翰·高登,曾经老师认为他是一个连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学不懂的人,在几十年后获得了生物与医学的诺贝尔奖。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到底什么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元素,我们每一个做教育的人应该重新思考。 为什么我们心目中那些非常符合我们教学目标的学生,他们在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科标准中具备了所有的知识和能力,但在日后的发展并不是最出色的,这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吗?
所以核心素养必然是超越学科教学的东西。 在现实中,学校的文化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一所学校或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所表现出的群体行为特征。学校的教育者在处理各个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所运用的方法,这最终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问题。例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教师对待教学的教学态度,由此所决定的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等等。
刚才张校长谈到的五中的老师对学生这种高度关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说今天中国的教育有什么不足的话,那么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对于人和个体的关注是不够的。这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我们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观上的原因。
客观的原因是学校的班级比较多,学校的规模比较大。四中在英国有一所友好学校,它的位置就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教堂旁边,教堂是学校一部分,英国国王加冕就在这个教堂。我在第一次访问这所学校的时候,刚好赶上学校要增加几个插班学生,从500多个报名学生中只选出7个。我问校长,为什么不把学校的规模扩大一些?因为这所学校的学术排名在英国第一。 校长的回答是:我能叫出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再多就超出我的记忆极限了。这反映出学校对个体的关注程度。
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的缺失,不仅仅是学校规模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观念问题。过去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把课讲得精彩的老师,能够很好地表达教育内容的老师。教师常常对于学生生活、内心精神层面的关注是不够的。每次在评选特级教师的时候,标准是论文、公开课等等,在用春风化雨的方式来转化学生方面没有任何要求。我之所以认为学校规模不是决定因素,就是因为国外学校尽管班额很小,但总体上对比,它们的师生比几乎与我们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能关注而我们却关注不到?这是一个对教育如何理解的问题!
我们今天的教育仍属于加工式的、训练式的、工厂式、流水线式的,我们对于学生内心的关注远没有达到满足一个青少年在成长时的需求,这的确是应该引起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前不久我听一位老师讲他的教育故事。他从全国招来了9名学生,这些学生基本都是被我们的教育体制淘汰的学生,不受老师喜欢的学生。老师为这9个学生采取了完全个性化的教育设计。一年后,这些学生全部被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录取,其中8人获得奖学金。
只要我们不断的提高对学生个体的关注,我们会不断的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就表现为他对学生的态度、与学生相处的方式以及他对于教育内容的表达。教师的行为是训练还是教育,这可以通过教师日常的行为模式显现出来,最终反应了一所学校教育者对教育价值的理解。这是今天我们主办这个活动的目的。
今天这个活动,教委可能更关注集团发展的问题,而我们更关注张校长对于学校文化的表达,当然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简单的说就是我们认为的学校文化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表达,而是教育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要关注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活动,所以相信在随后的活动中我们一定会对张校长所总结出的“精气神”,对于五中的以“精气神”为核心的这样的文化有了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体会。
文| 刘长铭
编辑| 德宏观教
原文标题| “核心素养与教育价值”
图片来源| 北京五中学生会
声明| 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须联系后台授权,否则将追究有关责任
?
- 上一篇
家长会上班主任给家长这6道考题,90%的家长只能得0分?|亲子
“又要开家长会了,不知道老师表扬我,还是批评我?心里好紧张啊!”小时候,我们总是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带着爸爸妈妈去参加家长会,瞬间脆弱的小心脏就如过山车一样,七上八下,至今都记忆犹新......而对于家长而言,家长会就是去听老师对孩子的总结、汇报、点评,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家长会”还会和自己
- 下一篇
于永正:遇到这些事,老师您换个说法!??|策略
【 新朋友 】 点击标题下蓝色“当代教育家”关注。 【 老朋友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来源:源创图书(ID:yuanchuangtushu) 文/于永正 01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