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于永正:遇到这些事,老师您换个说法!??|策略

2016-05-17 20:01:48父母学堂
【 新朋友 】 点击标题下蓝色“当代教育家”关注。 【 老朋友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来源:源创图书(ID:yuanchuangtushu) 文/于永正 01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

  【 新朋友 】 点击标题下蓝色“当代教育家”关注。

  【 老朋友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页面内容。

来源:源创图书(ID:yuanchuangtushu)

  

  文/于永正

  01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什么事都是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

  孩子不安极了,要哭。

  孩子的奶奶却笑着说:“碎(岁)碎(岁)平安!碎(岁)碎(岁)平安!再找个碗来!”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高兴起来。家里立刻又洋溢着节日的祥和气氛。

  我佩服朋友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碎(岁)碎(岁)平安”,把由孩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我们当老师的,每天不知要讲多少话,处理多少事,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说法”、“换种做法”?

  02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二年级的一位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个人一张桌子,还是你的同桌今天没来?”我轻声问。

  “自己。”他说,语言的简洁说明的不是他的表达能力强,而是局促和羞怯。二年级的孩子还不会认识到“事以简为止,言以简为当”。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动分子”,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老师开始讲课。当她讲到李大钊教育女儿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时,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说:“咱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学习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师的本意显然是好的。她是想“联系实际”,教育这位小朋友。是呀,讲到这里,提醒学生改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老师的语气又是极柔和的,没有半点儿严厉。

  可是,事与愿违。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话,宣告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只见我的“同桌”,脸一红,头一歪,嘟囔了一句:“谁三心二意了?”

  这使我记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请这位学习不用心的男孩读读李大钊教育女儿的这一段话。如果读得尚可,及时予以肯定;如果读得不令人满意,及时纠正、指导,直到读得较好时,不妨说一句:“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些古训,我们是万万忘不得的。

  03

  一天,我路过教室门口,发现刘云站在教室门口,头低着,鼻涕从鼻孔里探出头来,一个大书包拎在手里。

  “是迟到了,还是犯错误被老师撵出来了?”

  “迟到了。”他轻吸了一下鼻子。

  我推开门,对正在上数学课的侯老师说:“迟到了,敢进校门,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凭这一点,我看是不是让刘云进教室听课?”侯老师点头同意。

  我对全班学生说:“我小的时候,有一天,迟到了,连校门也不敢进;在大门口转悠了半天,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不如刘云。”

  刘云把鼻涕迅速擦掉,偷偷地笑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而且,在我的记忆中,刘云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04

  1997年教师节前夕,1975年毕业的六年级(2)班的学生在大马路小学聚会。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常州、连云港以及徐州本地的30名学生相聚母校,坐在22年前他们读过书的教室里,自然是感慨系之。他们中,有的22年未曾见面,有人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一个魁梧的小伙子紧握着我的手问:“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怎么不记得?你叫李明,咱们班的小画家嘛!”

  学生告诉我,李明现在是大画家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通过自学,他已拿到美术大专文凭,学业有成,事业也有成。

  李明说:“上小学时,我常常为数学考不及格而烦恼。于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正对着没考及格的数学卷子落泪,您拿着我的美术作业——对教数学的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李明李明,画画真行!’我听了,心里不知有多么感动!从那时起,您经常要我为班级做黑板报插图。您站在黑板报旁边夸我的时候,是我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从此,我便天天画。没有您的那句话,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啊。”

  我说:“人不可能什么都好,也不大可能什么都不好。有长处,发展长处,就会对社会有用。发展,主要靠自己。如果你不奋发,不孜孜以求,才不会有今天呢。我呢,只不过在关键时候,鼓励鼓励你罢了。”

  李明说:“要知道,您是老师啊!同样的话,出自老师之口和出自旁人之口分量不一样啊!说内心话,我们现在见到您的心情还和上小学时见到您一样!”

  没想到,在他失败、伤心的时候,我换了一个角度,换了一个话题,说了一句“李明李明,画画真行”,就使他鼓起生活的风帆,而且鼓出了出息。

  05

  不妨“换个说法和做法”,不是迁就学生,更不是不要直截了当的批评,包括严厉的批评。这要看时机、场合(特别是学生的处境)以及老师的心境如何。其中,老师的心境最为要紧。老师没有良好的心境是较难做到的。老师的良好心境哪里来?它来自老师的善解人意,来自老师对学生的体谅,来自老师的豁达与宽容、耐心与冷静、诙谐与机智。

  有一天,著名校外辅导员王遐方到一所小学去作报告。一进校门,见两位小朋友歪戴着帽子在打闹。王遐方不动声色,走到这两位小朋友跟前,弯下腰问:“小朋友,看看王伯伯的帽子戴得正不正?”两个小朋友立刻会意,连忙把自己的帽子戴正了。王遐方慈爱地抚摸了他们一下。两个小家伙向王伯伯道了声“再见”,跑开了。

  这件事真是微不足道。但它折射出来的东西是不是很多?是不是包含了上面说的营造老师良好心境的诸多方面?

  (文章选自于永正著《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标题为小编自拟)

  转自源创图书

《当代教育家》 前卫、前瞻、前沿

《当代教育家》

影响教育变革的力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