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这是众多家长们问的最多的问题。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在学习上,上课不注意听讲或走神,写作业时三心二意,边做边玩, 总要写到很晚,没有家长陪着就写不完等等。
意大利的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呢?
1、5-15岁是注意力训练的适龄期。
一般而言,注意力5周岁即可开始训练,黄金期在小学阶段,15岁之前效果最显著。因为4岁至青春期前期的孩子大脑急速发育,加上这个年龄阶段孩子正在接触外面世界的繁华,人很容易受到影响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提醒父母的是,孩子注意力训练需要及早进行,注意力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2、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文具要简洁,功能单一,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当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为孩子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
3、合理安排孩子写作业和活动的时间。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专注力一般不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孩子就会走神。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为20分钟,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则为半个小时。所以,孩子写累了就让他休息一会儿再写。
4、分解学习任务定量完成。
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
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5、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
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6、当孩子痴迷于某项活动时,顺应他的需求.
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个事物(注:不含电子产品)产生兴趣时,为他提供更多与之相关的资讯、材料、可能的相关活动,让他跟与其相关的事物关联,并帮助他横向或者纵向去拓展,发掘出更多有趣的元素,将探索的触角伸向更多可能的方向。
7、跟孩子一起过有规律的生活。
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增加注意力的稳定。
8、对于低龄儿童,父母要提高陪伴的质量。
父母陪伴孩子可以保持一定频率的专注度,尤其在参与他的游戏时要尽量投入,引领他玩得更深入、更长久、更有创意。孩子自然可以将注意力更长时间地集中于某项活动。切记,电子产品可以偶尔玩之,绝对不能当做电子保姆。
培养孩子专注力家长须避免的4点表现:
1、家长言行表现急迫
急迫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会学着家长说出情绪焦躁的话。虽然家长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工作及家事上更有效率,但是这样急切的心理容易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这样一来,一旦孩子碰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耐着性子去解决,而是先发一通脾气再说。
2、 考虑事情过于长远
当然,眼光长远一些并非坏事,但是眼光长远并不代表可以跳过现在。如果孩子长期被这样的价值观所教导,那么将难以享受和满足现有的一切,自然也就无法培养起足够的专注力。
3、 过度放任孩子
过度的自由和放任,对于孩子的专注力也是有害无益。由于现在家长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在把孩子接回家之后,很多人的办法就是打开电视给孩子看,或让孩子自行从事所喜欢的活动。久而久之,孩子自己就会养成一回家就开电视的习惯。由于没有家长在旁边引导和督促,专注力的培养也就很难有好的效果。
4、常常打扰孩子
可能是出于好玩的心态,当孩子很专心地自我活动时,有些家长总是喜欢突然跟孩子闹一下,或是要求孩子去做别的事,这是一种非常不合理的行 为。如果家长希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那么当孩子在很专注地游戏(非电子游戏)或看书时,家长最好不要马上打断孩子的行为,而应采用预告的方式或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如铃铛、闹钟等。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儿童教育漫话:child_cn】,更多科学儿童教育知识与您分享。独创FDSP立体评估体系!关注个体差异,聚焦成长环境,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 上一篇
超市里妈妈这样对孩子,省了钱,却毁了孩子一生
有些爸妈经常会在生活中对孩子哭穷。当孩子提出想买某种东西时,爸妈总是以“太贵了”这类理由来拒绝孩子的要求。殊不知,这种“哭穷”教育很容易培养孩子的贫穷意识,甚至会害了孩子一生! 在超市里遇到一对母女。小女孩4岁左右,看上了一个5元钱的小玩具,想让妈妈买给她。妈妈瞪了孩子一眼,大声地斥责孩子:“你
- 下一篇
好宝宝成长记
一位读者看了我的书,孩子迅速从一个整天哭闹的孩子变成了好宝宝,就是因为妈妈看了我的书,放下了过多的执着,不是那么讲原则,不是那么坚持己见,学会了有弹性好商量,允许孩子撒撒娇。 妈妈的教育方法改变了,有时孩子就很快转变了。 维尼老师: 您好,几个月前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您的《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