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孩子,你可以更优秀

2016-06-01 12:00:29父母学堂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祝愿世界上的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度过快乐而又充实的一天。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天真、活泼、单纯、调皮、可爱、聪明、善良……父母和教师是孩子的守护者,让这些美好的词语在孩子的身上“绽放”是职责和使命。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祝愿世界上的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度过快乐而又充实的一天。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天真、活泼、单纯、调皮、可爱、聪明、善良……父母和教师是孩子的守护者,让这些美好的词语在孩子的身上“绽放”是职责和使命。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但是,也有一些家庭或学校,赏识教育没有成功,究其原因,是对赏识教育本身知之不多、应用不当造成的。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赏识教育,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

承认孩子优秀,告诉他们可以更优秀

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的课改形式下,学会赏识学生,尤其是学会赏识待优生,是实施课改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幼小的生命,爱惜生命的每一项内容。把孩子看圆了,孩子就像打足了气的轮胎,一跃千里;把孩子看扁了,孩子就泄了气,无力跬步。好老师懂得赏识孩子。曾有个培养神童的美国教育心理学教授来访,某校初二的一个班主任请他在班上点几名可以培养为神童的苗子,教授略加思索就点了十名,班主任吃惊地发现这十名均为顽劣之徒,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十名学生欣喜若狂,回家告知父母,父母经过查实,改变了对孩子非打即骂的态度,以神童待之,结果这十个孩子奇迹般地成了学习尖子。后来该班主任向教授探寻个中奥秘,教授淡然一笑说:“我是随便点的,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说他行就行!”

尊重每个学生,满足孩子被认同的渴望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爱,喜欢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爱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可对于那些“差生”呢,就未必了。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能够爱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精心的关爱和呵护。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这句话给了我深深地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需要的不也是这种动力吗?因此,教师要善于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创造表现机会,挖掘孩子身上的潜能

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老师善于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还给老师许多惊喜。如在研究性学习中,许多学习成绩或习惯较差的学生,表现了积极地热情、独特的思维方式、卓越的组织能力。再如经常不交作业的学生,如果让他担任一个收作业的小组长,他的作业立刻按时交,此时老师若进行适当的夸奖、表扬和奖励,他会渐渐地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要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留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学习时间,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待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证明,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由旧知识、旧技能自然过渡到新知识、新方法。在和谐热烈地课堂气氛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

给予宽容理解,用对待优等生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优等生会受到不经意的优待,犯错的时候,老师会选择原谅;而待优生们则很可能会因为同样的错误,而让老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待优生们因为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自己在学习习惯、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纪律方面滞后于其他同学。在老师满怀热情地对他们进行赏识帮助时,必须承认他们与优秀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付出不能急功近利,要有只问播种,不问收获的思想准备。只要学生不会就耐心教,教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知识水平,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以小坡度密台阶的知识结构层次,循序渐进地向上攀登。务必让学生付出“跳一跳就能摘到鲜美的桃子”的努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继续学习的激情。

坦诚个体差异,激发孩子进步的热情

其实,要赏识每一个学生,并不容易。因为学生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个性品质,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那么老师和家长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 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和与自己平等的人。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并注重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具体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无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育方式,都要记住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楚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来源于《教育科学与艺术》,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