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家教论说”之三十三:《年轻夫妇生育二胎欲望不强烈的原因分析》

2016-06-19 12:02:51父母学堂
两个外孙子小哥俩在高尔夫球场练打球。女儿一家四口都喜欢打高尔夫。[编辑] 设封皮| 转移专辑| 旋转| 删除 大外孙子六岁半,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了几年了,已经打得像模像样的了。[编辑] 设封皮| 转移专辑| 旋转| 删除 小外孙子也喜欢打高尔夫。三岁半。[编辑] 《年轻夫妇生育二胎欲望不强烈

  

  两个外孙子小哥俩在高尔夫球场练打球。女儿一家四口都喜欢打高尔夫。[编辑]

  设封皮| 转移专辑| 旋转| 删除

  

  大外孙子六岁半,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练了几年了,已经打得像模像样的了。[编辑]

  设封皮| 转移专辑| 旋转| 删除

  

  小外孙子也喜欢打高尔夫。三岁半。[编辑]

  《年轻夫妇生育二胎欲望不强烈的原因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赵忠心

  一、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那样踊跃。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

  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

  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这里告诉我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的两大生产职能,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人口的生产是影响、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和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协调,才能促使社会平稳发展。

  中共中央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表现出我党的远见卓识。全国人民应当认真学习,切实贯彻执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之后,立刻引起人们高度的关注。因为这个政策调整,既关乎国家、民族利益,也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但真正贯彻落实这个利国利民的政策,需要我们要做许多的工作。

  我国在2013年11月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预计每年会增加200万左右出生人口。但2014年一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人。

  “单独二孩”政策颁布一周年以后,国家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说,一年来,全国有近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截止到2015年5月底,即“单独二孩”政策颁布一年半之后,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并将持续增加。然而,仅有145万申请再生育,符合条件提出申请的家庭不足十分之一。

  在“单独二孩”政策出台之前,人们对“独生子女”的种种“弊端”议论纷纷,希望能允许生育“二胎”。不仅“80后”夫妇想生第二胎,就连生了一个孩子的“70后”夫妇也跃跃欲试。可当国家发布“单独二孩”政策之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那样踊跃?

  要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计划生育的政策,必须弄清楚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那样踊跃的原因。原因弄清楚了,透彻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促使政策的落实。

  而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家庭子女数量多少,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

  二、子女数量多少受哪些因素影响和制约?

  一对夫妇究竟生育多少孩子,表面上看,主要是取决于夫妇的意志。但生育观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说,主要还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之所以没有出现人们想象的那样踊跃,首先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社会对公民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的这种需要,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由对子女“数量的追求”,逐步转移到对子女“质量的追求”,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过去家庭的子女比较多,表面上好像主要是受“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从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根本上是由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过去是体力劳动、手工操作为主,且操作简单,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不需要追求劳动力的质量,只是追求劳动力的数量就可以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家庭生活水平。

  那么,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靠什么?就是靠自己生育,靠多生育子女,最好多生男孩。因为男人是“壮劳动力”,还能娶妻生子,添人增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促使人们的生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市场经济社会是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高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也因为由“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经营的转化,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大为减少。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难度增加,淘汰率提高,人所共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人们亲身感受到生存难度日渐加大。子女多,就意味着子女就业压力大,家长负担重,促使人们不想或不敢多生育子女。

  第三,从家庭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告诉人们,子女数量多,生活压力大,培养教育难以“精雕细刻”,势必质量低;不如子女数量少,生活压力小,有充裕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保证,可以“精雕细刻”进行“深加工”,从而提高子女的质量高更合算。比如,一个高级白领子女的经济收入能顶几个、甚至十几个没有文化的子女的收入。

  第四,人们养育孩子跟自己事业发展往往是同一年龄阶段。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理想抱负,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也重视生活享受,年轻人越来越不情愿把自己的黄金岁月都牺牲在养育孩子身上。当今,为实现个人价值或追求生活享受,人们结婚晚、生育迟,生育期相对短暂也是一个原因。

  第五,过去,养育孩子的“成本”很低,一件衣服大的穿着小了,接个袖口、裤腿,小的接着穿,花不了多少钱,一不留神孩子就长大了。现在,养育、培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甚至高得离谱,再加上一些年轻夫妇好攀比、虚荣心强,盲目追求高消费。一个孩子从出生到自立需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费用。子女数量多了,经济压力太大,完全靠年轻夫妇的财力根本负担不起。

  第六,社会的开放,人口流动频繁,流动范围日渐扩大。不仅在国内流动,甚至要向国外流动。子女数量过多,诸如入园、入学、就业等问题麻烦也多;拉家带口的,流动起来有诸多的不便。孩子数量少,流动起来麻烦也少。

  第七,过去,家庭的孩子比较多,跟我国的婚姻家庭稳定也有关系。现在的婚姻越来越不稳定,离婚率与日俱增,有目共睹。为了减少离婚、再婚的麻烦,人们的潜意识里再也不想多生育子女。

  第八,避孕措施的科学、简单、高效,想少生就能少生,想什么时候生就能什么时候生,能控制得了。过去,没有避孕措施,就是想少生也不行。现在,不仅想生几个孩子就能生几个孩子,而且想什么时候生,也能心想事成,说到做到。

  第九,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年轻人“离群索居”,到异地就业、定居的现象相当普遍,远离家庭、家族对生育子女数量的控制。年轻人“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多子多福”等传统意识越来越淡漠,而生育观受同龄文化人群的影响大大超过家庭、家族的影响,能自主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而不受家庭传统、家族势力的支配。

  第十,生育、养育子女多少,还受到父母自身吃苦受累的能力和持家本领的制约。本事大、能吃苦,有信心、有勇气就可以多生;自知能力差、不能吃苦,生怕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孩奴”而失去自我,即或允许也没有多生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正处生育期的年轻父母,基本上是“80后”,由于“四二一”的特殊的家庭机构和生活环境,从小被娇生惯养,第一代独生子女不仅自我中心意识太过强烈,吃苦的能力和担当的精神,显然要比年长一代人差多了去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大多数是请保姆或老人帮助带大的。那个时候,家里的老人还不算“老”,可以说是“准老人”,刚五十多岁,体力、精力尚能替独生儿女应付一气;现在再生第二个,老人可就真的“老”了,一般都年逾花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了,恐怕多数老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爱莫能助了。

  究竟生不生第二个孩子,年轻父母会“量其力而行之”。

  三、落实“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道远任重。

  虽然国家出台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但究竟生育不生育第二胎,年轻父母不得不慎重地综合考虑影响和制约孩子数量的种种主客观因素,须经反复掂量才能做出最后的抉择,不敢贸然行事。

  子女数量多一些,从家庭教育效果和孩子成长发展的角度看,家庭里有一个“儿童的世界”,孩子可以相互陪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成长、进步;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管理教育的负担相应地要加重,培养教育只能是“粗放型”的,“粗线条”的,影响教育的效果和子女的质量。

  子女数量太少,比如独生子女,家长倒是经济负担和教育负担大大减轻,可以实施“集约型”的培养教育,“精雕细刻”,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但家庭里是个“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儿童的世界”,孩子孤零零的,没有同龄孩子之间的共处、合作、互助、谦让、比照、促进,孩子往往被父母之爱所“淹没”,很容易滋生自我中心的意识。

  国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号召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是为了促使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是我国人口压力过大在一个时期不得已采取的临时措施。从孩子的培养教育和存在发展来说,我认为并不是最佳的选择。现在,计划生育政策重新做出了调整,育龄期父母的生育观也该相应地随之做出调整。

  有的“单独”夫妇的孩子已经十多岁,或到了青春发育期,十三四岁。即或再生育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已不是一个“年龄层次”或“级别”了,年龄、心理差异太大,相互视同“陌路”,形不成“儿童群体”,甚至相互排斥,难以成为亲密无间的共同成长的“伙伴”;而且,第一个孩子逐步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父母的生活负担、压力刚刚获得缓解,可以“重打鼓另开张”,再次全身心投入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如果再生一个,再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地照料第二个孩子成长,那么,年轻父母整个“青春年华”,很有可能会付之东流。

  特别是“跃跃欲试”的只生了一胎的“70后”夫妇,即或全面放开“二胎”,更要认真地考虑。

  这个年龄段的夫妇应该在三十五至四十五岁之间,不仅要考虑“想不想生”,还要考虑“能不能生”、母子安全和健康的问题。

  要第二胎还有没有精力侍候小孩子?“70后”夫妇的父母年龄恐怕都是年逾古稀,体质状况还能不能帮助侍候孩子?“70后”夫妇要第二胎,孩子的“青春期”正好与父母的“更年期”撞在一起。“更年期”情绪很不稳定,看什么都烦,需要安静;可正处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活蹦乱跳,很不安分,一刻也安静不下来,母子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已经长大的独生子女,十多年的“独一无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生活环境,已经养成了严重的自我中心意识,还能不能容得下来跟他(她)争宠、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弟弟或妹妹?这些问题是不能回避的。

  从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子女的数量是影响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发展的一个因素,但绝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决定性因素”。孩子能不能成长发展得好,能不能成才,关键还在于家长的教育素养、培养教育能力,在于家长如何培养教育。生育两个,不见得个个成才,独生子女不见得成不了才,许多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从发展趋势上看,家庭子女数量越来越少,这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有人说整个世界进入了“少子时代”。许多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劳动力短缺,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孩子。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人口生产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不协调到协调,都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而我们国家,几十年来,却是一直鼓励少生育孩子,“一对夫妇只生一胎”的政策也实行了三十多年。现在又鼓励人们多生孩子。而现实生活使人们亲身体验到了少生育孩子的优越性,诸如经济压力、精力上的负担减轻,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和对父母自身的发展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等,要不要再生育第二胎,很多“单独家庭”的年轻父母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正处育龄期的夫妇要不要享受国家赋予的生育“二胎”的权利,必然会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和条件,慎重行事。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过去,鼓励少生的时候,人们能闻风而动。现在鼓励多生,很难像过去那样闻风而动。两相对照,很发人深省。

  因为“生育孩子”并不是一件事,而是两件事: 一个是“生”,一个是“育”。

  “生”,这件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只是经历“怀胎十月”,便“瓜熟蒂落”,不足一年就大功告成。

  而“育”,却不是简单易行、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十八九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养育、培养、教育,可以说是场“持久战”,父母要在精力、体力上和经济上付出很多很多。孩子从出生到能够自食其力、自力更生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人们不得不理性思考。做别的事允许后悔,生孩子这件事可不允许后悔。

  要贯彻落实国家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需要我们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足够的耐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