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原创】家庭教育的误区你踩到几个?

2016-06-19 12:01:44父母学堂
文/刘启涵 临床心理案例中,青少年问题咨询占了将近一半。启涵心理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根源于他们的原生态家庭。尤其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很多误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已经毁掉了他们的幸福。 俗话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归纳总结父母教育中的典型误区: 一、性教育的误区 很多父母要么认为

  

  文/刘启涵

  临床心理案例中,青少年问题咨询占了将近一半。启涵心理发现,很多孩子的问题根源于他们的原生态家庭。尤其是家庭教育存在的很多误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已经毁掉了他们的幸福。

  俗话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父母,归纳总结父母教育中的典型误区:

  一、性教育的误区

  很多父母要么认为孩子不需要性教育,等他们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要么就谈“性”色变,对性的问题极力回避和排斥。

  据杜蕾斯2004年全球性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7岁,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排倒数第七。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发言人沃雷·罗迪亚博士在和北京一些大学生交谈时发现,很多人在性问题上还很无知。

  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谈性的原因之一,在于认为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代表希瑞·泰丽雅女士说:“并不是闭口不谈性,青少年就不会发生性行为。中国和很多国家的实际情况是,未婚先孕的少女在增多,她们不是对性了解得太多,而是太少。”

  心理学家认为,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对孩子进行不同内容的性教育。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佳的性教育指导者。

  5岁前的孩子,性教育主要是解决性别认同问题。5~7岁的孩子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此时父母应该根据自然现象,简单明了地回答他们的问题。7~14岁的孩子,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较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可借助自然现象、童话、寓言故事,采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内容穿插其中。14~18岁的孩子,父母应主动关心询问孩子的性困惑。

  二、个性教育的误区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都想尽办法,竭尽全力。然而,在培养孩子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艰辛努力中,家长们往往容易陷入种种个性教育的误区。

  1.盲目张扬孩子的个性

  孩子好强是好事,但凡事拔尖,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就不是优点了,合群、宽容、善良的个性更是孩子将来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保障。现代社会需要好强的人,更需要会合作的人。家长在保护孩子好强性格的同时,要教育孩子把握好分寸。告诉孩子,好强并不是什么都争,真正的好强是不怕困难,是坚韧不拔,是相信自己。只有让孩子拥有了良好的心态,顾及到周围同伴的感受,才能避免孩子个性受到“伤害”。

  2.按照成人的规划培养孩子的个性

  有时候,家长将希望给予孩子的同时,无形中送出的还有束缚的“枷锁”。实际上,孩子从出生起就有自己的个性和需要,让孩子一味地按照家长的期望去成长,只会塑造出一个理想的作品,而代价就是牺牲孩子的幸福和自我。启涵心理建议,把孩子真正当成孩子,允许他出错,允许他调皮,允许他有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允许他为自己的童年留下快乐的回忆。

  3.培养特长就是培养个性

  相当一部分家长理解的个性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其实,特长教育只是个性教育的一部分,它只是孩子比较外显的兴趣、能力等优势;而个性教育还包括内在的自我意识、动机、气质、性格等方面。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一技之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此外,有些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特长时,总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这也是不尊重孩子个性的表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会表现出不同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能力、水平上,还表现在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速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考虑这些因素,就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而让孩子成长的道路阻碍重重。

  4.一味地顺从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的个性都有其独特性。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性是分好坏的,不好的个性会制约个体的健康发展。父母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发孩子个性中优质的一面,抑制孩子个性中劣质的一面,帮助孩子形成完整、健康、充实的个性特征。切忌用“有个性,没关系”来帮孩子开解,这样只会暗示孩子“这样做没有错”,使孩子认为自己就应该是这样,使消极的个性不易改变。

  三、品德教育的误区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是教育界的共识。然而,很多家长却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启涵心理认为,孩子是父母的精神产品,13岁前孩子身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因此,父母与其要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传递正面能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一般家庭中,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果采取的只是消极的方法,包括体罚、伤害身体、引发罪恶感、导致自卑感、挫败自信心、无理喊叫、呵斥责骂、言词侮辱、威胁等,就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影响家庭德育的实施除了社会和学校的因素外,父母、家人的品行往往是更直接、更重要的因素。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父母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行为不端正及至犯罪,对子女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有的研究表明,父母贪求富贵,爱慕虚荣或者作风不正、举止轻浮、放荡等品行,对女孩影响大;而父母粗暴、冷酷以及酗酒、斗欧、盗窃、低级趣味等品行,则对男孩影响较大。可见,不仅家长的方式、方法不合理会影响家庭德育的实施,而且家长自身的素质对孩子的教育起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启涵心理最后要说的,家庭教育的误区来自哪里?做父母的曾经是小孩子,现在的青少年将来也是要做父母的,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些问题?只要找到并解决这个根源,才能消除家庭教育中的误区,培养孩子真正的长大成人!

  ================================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儿童教育漫话:child_cn】,更多科学儿童教育知识与您分享。独创FDSP立体评估体系!关注个体差异,聚焦成长环境,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