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冲突并非不可化解
近日,一段江西省铅山县三中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拳打脚踢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起因是学生迟到进教室未喊“报告”。该县教育局决定扣发这位教师一年季度奖励性绩效工资,扣发校长一个季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决定让该教师到山区学校跟班学习一年。
师生课堂冲突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但常常发生,原因当然很复杂,我根据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总结过两条教训:
一是细节处理不当引发冲突。有一次上课,一女生走到讲台说要去厕所。我吃惊地问:“铃刚响就上厕所,刚才课间怎么不去?”她没说话,回到了座位。过了一会儿,我正在写板书,她突然疾步走上来,“啪”地一声把一张纸条贴在黑板上,然后就跑出去了。只见上面写着“我要上厕所”。学生和我都很震惊。看她这么冲动,我赶紧追上去,发现她没去厕所,而是冲下楼去了。我怕出意外,赶紧到办公室让班主任老师去追。班主任跟她谈了一会,知道她只是赌气而已。我后来反思了一下:如果当初她说要去上厕所,我不是以质问的口气责备她,而是和气地应允,可能结果就会不一样。小细节处理得好,确实能避免冲突。
二是言语冲突升级导致肢体冲突。有一回,我上课前接了一个家长的电话,晚了两分钟到教室,发现部分男生在吵闹,就批评了几句。一男生不服气,我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嘀咕,其他几个学生则面露喜色,幸灾乐祸。我的火气就有点大了,点名批评了这个男生,他跟我顶嘴。我叫他出去,他不肯。我就去拉扯他,一直拖到门口,他还是挣扎着不出去。僵持了好几分钟,我的胳膊都有些疲乏疼痛了,估计他也体力不济,最终被我拖了出来。但他嘴上一直不求饶,气得我把他拖到办公室,剩下的课也没上了。在办公室,我一言他一语地谈了好长时间,双方终于消气。事后我反思,起初的冲突是语言层面的,如果言语得当应该能消除矛盾,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但我一怒之下伸手去拉扯他,使得言语冲突升级到肢体冲突,就很难收场了。所以,一旦师生冲突发生,就要避免冲突升级。
再回过头来看铅山三中这名老师的遭遇,也有值得反思之处。在这个案例中,当事学生跟另外两名男同学晚了两分钟到教室,因为走在最后,没有跟随同学一起喊报告就进了教室。这是个礼仪问题,也是细节问题。根据我的经验,三个学生同时进教室,第一个人喊报告,后面的学生跟着进来,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如果这么想,完全可以避免冲突。接下来,师生之间发生了言语冲突,老师开始拉学生,继而造成肢体冲突,并被其他学生用手机拍了下来,传到网上。冲突升级后,往往很难处理。虽然当事老师并非有意要殴打、伤害学生(从其他学生和老师对当事老师的评价以及医院对学生的伤情鉴定来看,老师显然只是想“教训”一下学生),但已经把自己置于了不利的境地,受到“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扣除一年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处罚,给学生也造成了伤害。不管当地教育部门给的处罚是否适当,当事老师以及广大教师同行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作者吕新辉,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文章第2次入选“锐评”栏目。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阅读( 15)评论0赞0收藏
- 上一篇
高考出分在即,告诉孩子:即使你平凡,我也不会失望|思享
点击上方 “北京教育播报”可以订阅哦! 这两天高考成绩就要出炉啦,又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候。孩子自然会紧张和焦虑,父母这时候应该做的是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和理解。为何不提笔写一封信,将这份爱送到孩子的身旁呢?其实当年许多为人父母的名家就是通过书信传递对孩子鼓励的…… 1 高考不是评判价值的唯
- 下一篇
不要给学习差的学生贴标签
编者按 教育微论栏目已经开办两年多时间。该栏目旨在以“微”的视角和“论”的情怀,对“说来话长”的内容进行“长话短说”的表达。话题比较广泛,但内容要求比较聚焦,且观点鲜明,有理有据。教育微论所论话题应该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是很具研讨价值的事;语言表达犹如演讲之锤炼,用“微”的言语表述“论”的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