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给孩子补课的六大理由,你占了几条?

2016-06-21 12:00:35父母学堂
学姐按:本周中考结束后,就要迎来暑假了,各位爸爸妈妈,是否已经在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了呢?这些课外班都是您和孩子主动报的吗?补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把希望完全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久前,曾有这样一条新闻引发社会热议,一所学校为学生减负,减少家庭作业的数量,结果,对于学校的这项政策

  学姐按:本周中考结束后,就要迎来暑假了,各位爸爸妈妈,是否已经在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了呢?这些课外班都是您和孩子主动报的吗?补课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把希望完全寄托于“补课”,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不久前,曾有这样一条新闻引发社会热议,一所学校为学生减负,减少家庭作业的数量,结果,对于学校的这项政策家长并没有买账,反而向学校吐槽说:家庭作业少了,这不是让孩子们课后多补课吗?

  前段时间,广东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小学补课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和学生自己要求补课的比例相当大,两项相加后,高中生的比例接近80%,初中生的比例接近70%,小学生的比例甚至超过了85%。

  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主动补课!家长和孩子为啥这么拼?

  补课六大理由,你占哪一条?

  1

  竞争太激烈,不报能行吗?

  “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孩子从小不抓紧怎么能行,总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这应该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吧?

  2

  基础得打好,被逼难免俗

  在众多孩子报的补习班中,“英语”总是第一大科目。尽管不同学生参加的培训班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不会落下“英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家长们眼中,现在不管干什么都少不了英语,小的时候不给孩子打好基础,长大以后哪来的竞争力?

  3

  人家都报班,不报“不正常”

  在现在的中小学生中,已经形成了你争我抢报补习班氛围,很多家长不得不“随大流”,不给孩子报班的家长还显得是异类。

  4

  课程不够,怕应对不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学校的课程没有满足学生对应试成绩的需求。虽然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应试分数对升学的影响依然非常大。这种改变可能给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减了负,却反过来也让家长担忧“万一孩子的成绩不够上好学校怎么办”,从而开始给孩子报班。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学校的课堂质量都是高水平,为了下一次升学往高处走,报个补习班来应对下一次的升学考试。

  5

  孩子自己想多学一点

  不只是不爱学习的、成绩差的学生在上补习班,爱学习的、成绩好的学生也在上。而且他们往往都还是自己要求家长给自己报班。即使老师不推荐,也会主动打听哪位老师或者哪个补习班比较好。孩子自己感受到了来自周围同学学业上的竞争压力和对升入更好学校的渴望,害怕别人学了的自己没学,渴望得到更多的进步。

  6

  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什么

  除了应试类补习班,艺术特长类补习班也是一大热门。虽然不少家长并不想让孩子走这条路,只是抱着“多学一点是一点”的心态来为孩子选择培训班。真正想让孩子学什么,家长并不清楚,于是便出现了一人报多项或频繁换特长课的现象。

  课到底该怎么补?

  

  首先孩子临近放假的时候,我们家长都有这样的顾虑:“孩子虽然放假了,但不管什么时候,学习都是第一位的”或者“怕寒假一放松,孩子的成绩更差了,下学期开学会跟不上”吴先生打算寒假给孩子找个文化学校补补课,争取把语文成绩提上来。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补课,家长应该做的,是帮孩子做好选择。不能不补,那咱就做到科学地补。比如,孩子某项学科偏科、或者平时学习不牢靠,利用假期时间适当补课也未尝不可。关键就看怎么补,这也是让家长们最头疼的地方,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补课也要扬长补短

  补课一定要有度,要扬长补短。扬长:在孩子有天赋,乐此不疲的兴趣方向,把兴趣培养成突出的一技之长;补短,在孩子学业遇到暂时性困难时,通过阶段性的辅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步入正轨后就把辅导的外力及时停下来。

  2

  补课也得分年龄

  太小年龄就开始补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学习负担过重,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休息时间,也没有机会和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对身心健康不利,甚至容易让孩子厌倦学习,影响今后的发展。

  还有就是父母平时的陪伴也很重要,教育孩子待人接物和生活常识,这些比单纯的课本知识更重要。

  补课先要补习惯

  你是否经历过或见过这种现象:

  第一次家长知道孩子成绩不好,家长第一反映是“补课!”

  第二次家长知道成绩不好,开始犯愁

  第三次家长会疑虑:孩子补课了呀!怎么不见有进步呢?

  如今“校内差、校外补”的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但把希望寄托于“补课”上,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你有可能是乎略了一点,学习成绩的差距也反映了学习习惯上的差距,习惯也很重要。

  1

  阅读习惯

  考试前来个突击阅读,这肯定来不及。但在平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是对孩子的智力还是心灵成长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2

  听课习惯

  如果课堂上讲的内容是你已经超前学过的了,也是要认真听。可以听下老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再与自己的思路进行一下对比,看看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果在老师讲到下一步时,你能够提前想到,这样学习效果会更好。如果学生感觉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怎么思考呢?学生要努力去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不然学生只能越来越差。学姐之前也看过一个有着40年教龄的美国老师的TED演讲视频,她也强调了一个这样一句话,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话,那他绝对不会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去。

  3

  做作业习惯

  让孩子明白,作业不是负担,是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应付和交差。

  把作业中的题目都作完了就大功告成了?NO,重要的是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比如: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

  要有把平时的疑问或错题汇总记下来的习惯,没事就看看,并记住。然后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考试前复习一下平时爱做错的那些题效果也不错。

  4

  学习方法

  最基本的就是敢于提问。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不懂装懂最终会害了自己。

  复习必须及时,否则超过了人的记忆极限点再去复习,就会事半功倍。因此要制定学习计划、不间断地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

  5

  自信

  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学习。不仅制约他们的行为,而且还束缚了思维。家长方面要多鼓励,多沟通;学生也要自我暗示,每天告诉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最后要正确对待考试分数,当没考好时,家长们得看看原因是出在知识没掌握,还是一些平时积累的坏习惯拖了后腿。

  来源:搜狐教育、今日教育传媒

  有理有趣有学有玩|学姐带你玩转学习圈

  微信ID:xjbxuejie

  长按二维码关注

  新京报教育周刊出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