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体育锻炼中的误区
窃以为中国教育主要是两个问题没有抓好,一是逻辑课没有上好,以至于长大成人,好多人还是不会讲理,也不愿讲理。我在搜狐上发表了几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反响还是不错,但几条谩骂的跟帖令人失望。如果你认为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可以就事论事,有话好好讲,上来就骂人总不对吧。二是体育课没有上好,一个孩子如果身体素质不够好,一旦学习上不去,那就很难办了,问题是这样的情况还很常见,近几年关于中国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
我是体育锻炼的坚决支持者,今天我就从反面来谈一下体育锻炼中的误区。
近日和同事Y老师出差十天,有了更多的盘桓交流的时间。Y老师讲了一件有趣的事。Y老师的夫人Q是某重点中学的体育老师,当年也是田径悍将。一天,一位学校老师给Q老师打电话:“Q教练,我发现一个学生人高马大,协调性好,没有经过训练,在运动会上就跑第二,那个第一是校队的。这样的苗子你可以考虑练一下。”Q问:“是哪个班的?叫什么?”答:“是某某班,姓Y。”Q说:“莫说了,这个伢不会练体育的。”“哪是为什么呢?”“那是我儿子,就搞学习。”
正是因为Y老师的夫人是搞体育的,知道那条路太窄,按Q老师的话说,那条路比考清华北大还难,加上又是一个独苗,Q老师不敢赌体育的路。
再说一下我的观察。小子在某著名场馆练羽毛球的时候,当时有两个学员练得相当不错,一个是女生K,另一个是男生C,两个孩子都是当时武汉市12岁年龄组的冠军。
女生K练得很勤奋,一年365天除了年三十和年初一以外,天天练,有时一天两练。K爸是练足球出身,几乎天天督战,K姑娘练得不如意,轻者挨骂,少不了还挨打。我则不以为然,认为K爸有点一厢情愿了。说句大话,你能成为冠军,我说不准;但是你姑娘不能成为冠军,我可是说准的。K姑娘骨架大了,体重大了,步伐相当沉重,而打羽毛球要的就是步伐轻盈,说白了,就不是打羽毛球的胚子。有些东西靠后天刻苦训练是补不回来的,还是要讲天赋的。曲艺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老天爷赏饭(金星语)。
小子C练得也很好,我是相当喜欢,大伙都认为C有前途。不料风云突变,在一次体检中,查出了滑膜炎,这对于运动员来说是致命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打出来。
大伙都说我的眼睛有毒,我发现教练L的姑娘没有好好练球。当时L姑娘也有七、八岁了,每天放学回来,想练就挥几下拍子,不想练。L教练也不管。这个有意思吧,L教练对我们的伢严格要求,从难从严,为什么对自己的姑娘就放手呢?当时我的解释是:L教练是内行,晓得这碗饭不好吃,心疼姑娘吃不了那个苦。一年后,小子离开了,当时差不多也是六年级了,要考中学了,要抓学习了。
后来听说,L姑娘到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了正规训练,再以后,那一批孩子中,就L姑娘打出来了。却原来,L教练是等他姑娘身体发育完成了,才开始训练,并且把自己的一点精华都教给自家姑娘了。
也不能净吹冷风,下面说一下乒乓球世界冠军乔红的故事。乔红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老师说她能上外语学院。但启蒙教练说她悟性好,将来一定能练出名堂。乔红的启蒙教练冯梦雅找乔爸商量让乔红练专业。乔爸想让孩子读书,乔爸躲教练。冯梦雅就半夜十一点多去乔家堵乔爸,反复劝说,终于让乔爸下决心让乔红练乒乓球,成就了一代奥运冠军。以前讲这个故事,大家都说冯教练敬业,乔红有天赋,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乔爸有大智慧,他是不是从教练的深情挽留之中,才坚定了让孩子练球的信心呢?
啰嗦了半天,就两个意思,一是好好锻炼身体,二是别瞎想,走专业要慎重。也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各位看官,尽可以拍砖,就是不要骂人就好了。
作者介绍:好爸爸是奢侈品,原名胡显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新父母在线专家团队成员。儿子考上清华本科、斯坦福研究生。新父母在线曾以题为《他是怎样把一个弱男孩送进清华和斯坦福的?》介绍胡显华的亲子教育体会。
新父母在线——带你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新父母在线,每天一篇原创教育作品,值得您关注!本文为新父母在线微信公众号原创作品,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父母在线(微信号:xinfumuonline)。新父母在线,为了更好的教育!微信搜索新父母在线,免费订阅,免费咨询!
- 上一篇
比命令更可怕的是“温柔的命令”
有很多家长是懂得“需要和孩子商量”这个道理的,因此,我们常听到家长说:“这事儿跟孩子商量过了,他同意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商量”的真实案例。 我有个朋友,16 岁的女孩子,跟我诉说种种不如意,“零花钱不能随便花,出去玩必须先请示、获批准,跟谁在一起必须汇报,剪什么头、穿什么衣服……都要听他
- 下一篇
家长课堂:请不要逼迫孩子阅读!
阅读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在舒服的沙发上、在冬日暖阳照耀的飘窗前、在疾驰的旅途中……不管身在任何地方,手里捧上一本心仪的书,让文字缠绕在眼前与心间,都是一种充满惬意与幸福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阅读会带给孩子无穷的帮助,打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充满智慧与能量。但是这一切都要源自于孩子的“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