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不完美的孩子,修正不完美的自己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的儿子和我家儿子一样大,同样上一年级。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她在和我不断地倾诉着她对于孩子成长的焦躁:开口闭口都是你家孩子如何懂事、如何听话、如何如之何,自己家孩子如何调皮、如何叛逆、如何如之何……我心中暗自叹气:其实我家孩子也是如此调皮、如此叛逆、如此不懂事,只是我从不愿在别人面前去批判他、揭露他、打压他而已。而且我相信,这一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就像刚出生他只需要吃奶是一个阶段一样,七八岁的阶段就是这样一个从不断企图挑衅权威、开始发现自我的一个阶段。
对比于她的焦虑,我的平静似乎让她更为敏感,非要向我讨教如何把我家儿子教育的这么懂事,而且看起来我们之间的亲子关系也非常好。
其实我没有做什么,只是在两个孩子追逐打闹的时候,我没有在身后扯着嗓子一直喊让他们小心一些,不要跑得太快;因为我觉得七八岁的孩子应该有自己可以奔跑的双腿,也有自己面对道路坎坷时应该怎么办的主意,更要有面对自己不小心而导致后果的处理能力。何况,我们是在连自行车都无法进入的小公园里玩而已。
我没有在孩子休息的时候,一直喋喋不休的问他渴不渴、累不累、饿不饿;我只是看着满头大汗的儿子,随手把水杯递给他而已。我知道渴了他自然会喝水、饿了他也会告诉我。我没有必要一直跟在他的身后为他的正常行为而唠叨不止。
我没有在孩子想要吃冰淇淋的时候,主观的为他选择吃这款不要吃那款;我只是等着儿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买了之后好吃与否都是他的一个选择,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而且一边过多的干涉孩子,一边又嫌弃孩子长不大,这样下去孩子怎么会长大,怎么能不烦?
我更没有在孩子坐在身边吃冰淇淋的时候,一边唠叨他吃的太快对胃不好,一边和同行的人念叨孩子这不好、那不行,总之从头到脚都是毛病;我只是看着她的儿子坐在那里如坐针毡的模样,建议他们两个去小公园的另一边方便吃完之后洗洗手。看着两个孩子快乐的飞奔而去,我想那是一种被压迫后终于获得自由的快感。
忽然就想到了几个月之前的我,和这位朋友区别不大,对孩子一样的焦虑,一样的喋喋不休,一样的不敢放手。以至于面对孩子的变化一样的苦恼,一样的无助,甚至心中一度充满了忧伤与戾气两种情感无法控制的交叉喷流而出。
我的儿子从出生开始就是我一手带大,四岁之前体质一直不是太好,差不多每个月都会感冒发烧一次。为了他更好的成长,也为了给他更好的陪伴,我选择了全职在家。所以我对他付出的心血,点点滴滴,最少曾经无数次的感动了我自己。
从儿子懂事到幼儿园毕业这段时间,本也是孩子比较听话、还没有形成个人意识的一段时间。所以我一直带着他玩,领着他学。三岁半的儿子已经可以背诵N首唐诗宋词、三字经也可以顺下来;四岁半在近千人的大会场背诵《木兰诗》《满江红》《卖炭翁》这类的诗词毫不怯场;五岁开始学习英文,在幼儿园汇报演出的时候他可以流利的讲几个英文故事;六岁的时候我教他手脑算,百位以内的连加连减他扳着小手算下来正确率很好;还初步了解了思维导图,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使用思维导图自己画一画、理一理……幼儿园里每个阶段老师要求的运动项目他也做的非常好,在四岁左右的时候可以做上几十个俯卧撑;五岁的时候自己学会了轮滑;六岁的时候自己看图册组装一两千拼的积木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转眼到了小学,也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明显的叛逆期。因为小学整体作息时间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化,家中有新成员的加入、再加上男孩子特有的心理生理特征等等原因,儿子的功课明显不若幼儿园时那般得心应手。而我也因为身心的不适,没有深入的去找原因,而是肤浅的增加了对他的指责,总是拿着过去的他与现在的他做对比,甚至告诉他我对现在的他有多么的失望,却完全无视于他对于自己的现状也多么的需要真正的帮助与理解、接纳。
渐渐地,他会用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作业;也会用毫不在乎的口吻告诉我“我就是不会”;一年级虽然没有太多的知识导入,但是他的成绩依旧不堪入目;家里有了小伙伴正好方便时时刻刻的共同玩耍,两个孩子的磨合很容易,却让我陷入了无限的抓狂状态。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陌生”的儿子:夸奖他没有效果,似乎他对于夸奖已经产生了免疫和不信任;批评他没有收获,所谓的批评不过是在当时有效而转脸就消失的烟消云散了。他总是在自我否定,又觉得即便是否定了自己也无所谓。虽然他依旧和我很亲近,但是亲近的只是我们肢体上的接触,他会要求抱抱他,可是即便是拥抱着他,我也再没有看到他过去那种依赖信任的眼神。
那一段时间,正好也是我怀孕二宝正吃力的时候,力不从心的我倍感疲惫与无助:什么时候,我的儿子变成了这般模样?什么原因,我的儿子与我如此遥远?是因为我越来越暴躁?而我的暴躁不正是因为他的变化而来吗?
二宝出生前后,我思索了许多。在那段时间,我们的生活改变并不多。儿子依旧猴窜猴跳的保持着他现有的状态,我依旧大呼小叫的唠叨不休或着忽然爆发着我对他的不满。我的心情同时糟到了极点。
而让我产生质变的却是那一个瞬间:看着儿子小心翼翼的趴在二宝身边亲密的模样,我眼睛忽然有些潮湿。这是这个世界上我最为亲密的两个孩子,面对二宝我只想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其实在大宝小的时候,我不也只是如此的期待吗?从什么时候起,我对于大宝的期望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想让他变成那种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却有太多不完美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完美的。而一旦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家长就会产生太多负面的情绪,比如焦虑、唠叨等,而正是家长这种负面情绪的传承,才会让孩子的情绪负值爆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出口来宣泄他们的负面情绪,所以他们就会有自己的小反抗、小叛逆……就这样负面情绪像一个无休止滚动的圆,在家长和孩子之间不停的滚动,渐渐地,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因为家长不再懂孩子,孩子也不想让家长理解了!
改变从自己开始。我开始逐渐放松自己的心态,即便是儿子做不了那个站在高高领奖台上的人,只要他自己愿意快乐的站在路边为别人鼓掌,我又有什么不甘心、不开心的呢?我能够给予他的,不过是这十几年的陪伴而已,在这样的陪伴下,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美好的人,有自己的想法,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而勇敢追逐,这样就足够了。
当我放下那个只是一味观察他缺点、不足的放大镜后,才发现儿子依旧是那么可爱!即使他有自己明显的不足,即使他无法成为“别人家的那种优秀孩子”,但是他依旧快乐的努力大踏步奔跑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他有自己的优点,有自己的特色,最关键的是,他现在是我家的这个快乐孩子。有什么比看着他的笑脸更为幸福的事情呢?
文自作者博客:沫沫的静好岁月
教育无痕 | 生命无限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教育研究(微信ID:hantop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