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我不想让我的女儿继续经历现在的?“审美绑架”

2016-08-05 12:00:25父母学堂
最近,一位23岁的华裔女孩全安琪,当选了2016年密歇根州小姐,接下来还将代表密歇根州参加2016美国小姐(Miss American)竞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女孩引发了大洋彼岸很多国内网友的大量吐槽 ... “这样的女孩也能当选?” 有网友吐槽“西方人是花木兰式审美”。难道东西方的审美差

  最近,一位23岁的华裔女孩全安琪,当选了2016年密歇根州小姐,接下来还将代表密歇根州参加2016美国小姐(Miss American)竞选。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女孩引发了大洋彼岸很多国内网友的大量吐槽 ...

  

  “这样的女孩也能当选?” 有网友吐槽“西方人是花木兰式审美”。难道东西方的审美差距真的如此巨大?

  

  为什么美国人会喜欢全安琪这种美?看看这几位在美国赫赫有名的“华人美女”就知道了。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她们是:曾担任过美国劳工部长的赵小兰,CBS新闻女主播宗毓华,花样滑冰冠军关颖珊,再到好莱坞影星刘玉玲,默多克前妻邓文迪,以及扎克伯格的老婆普莉希拉·陈。

  

  你看,她们都不是中国传统审美上的美女。但她们有一些共同点:笑容爽朗,肤色健康,身体强壮,总之,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和大家分享一篇有趣关于这个事件的评论文章。作者认为,不接受女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美,这种审美观已经 OUT 了!

  

  本文由作者寺主人(微信:女神进化论,ID: HiBetterMe)授权小花生网发布

  这两天,密歇根小姐事件不断发酵,让我特别想写一篇文章给我未来的女儿。

  23 岁的华裔女孩全安琪当选 2016 年「密歇根州小姐」,这是该奖项第一次由亚裔当选。她将代表密歇根州参加「美利坚小姐」比赛。而她的外貌则遭受了网络舆论的群起攻击。

  

  「老外审美有问题吧!」

  「这么丑我也能去了。」

  

  还有更多更恶毒的咒骂的词汇,仿佛一时间这个北京出生的姑娘抢了所有评论者的冠军头衔似的。而对抛开那不符合「大众审美」的外貌以外,她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却完全置之不理。

  

  不仅仅是国内舆论在嘲讽她「丑」,国外的舆论也有很大比例是这样的,并且负面评价除了她的长相以外,还有肤色及文化背景。

  

  被扭曲的审美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维多利亚的秘密的模特臀部事件? 广告方为了让模特「更好看」而P掉了一半的臀部。

  

  不仅仅是维多利亚的秘密,所有的广告都是经过了大量人为操作:

  

  一个满脸青春痘的普通女孩,经过数小时的化妆:

  

  无数拍摄和修图:

  

  最后进入大众视野:

  

  短片的最后是一句:「怪不得我们的审美会被扭曲。」

  我们不停被各种各样的广告洗脑:

  

  广告不是在教我们如何爱自己,而是在教我们如何恨自己,通过塑造这种恐慌感,让你去买更多的东西。

  这样的广告铺天盖地,多到躲都躲不开...

  被放大的丑

  正因为这些被扭曲的审美,每个人在看镜子里的自己或者在看自己的照片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丑。

  「我的脸太大了!」,「我的鼻子太塌了!」,「我的腿太粗了!」

  我自己也一度陷入了这种境况,觉得自己哪里都不好看,黑眼圈,有雀斑,皮肤发黄...

  因为黑眼圈,我习惯终日架着一副粗黑框眼镜儿进行遮挡,拿掉眼镜就会觉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很多女孩觉得自己的脸大,也终日把自己藏在一堆头发后面,驼着背,不愿意站在镜头前,满满都是自卑感。

  

  现在又托整形行业的福,太阳穴不饱满,眼窝凹陷,鼻小柱过短... 一波又一波的词汇洗刷着我们的审美观。

  我们觉得自己越来越丑,越来越不自信,越不自信就越丑。

  所以以后需要进化到全民整容,每个人都经历一遍千刀万剐,并且都按照一个标准脸来才行吗?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他的社会研究《身体容貌被赋予的价值变化》中的调查显示:

  妇女们在社会空间中占据的位置越高,她们倾向于为身体的不同部位打的分数就越高,自认为容貌中等以下的人越少。

  或许随着经济发展,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才能带来些许的身体身体自信吧。

  被「统一」的美

  不仅仅是夸大的身体部位「缺陷」,在这样一个有 67048 万女性的国家里,似乎公众对美的定义居然只有一张脸:

  符合三庭五眼,大眼睛,「欧双」,高鼻梁,嘟嘟唇,膨起来的苹果肌,磨得发白连毛孔都看不见的锥子脸。

  

  在这个标准下,涌现出了一批「审美警察」,他们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在网络上爆照的女孩的评论区,用各种恶毒的词汇攻击不符合所谓「大众审美」的人。

  说不定这些人还可能喊过「中国的教育把我们都教育成了没有个性的人了!」,然后自己却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另外,当这些人在攻击他人长相的时候,更多可能是把对自己长相的不自信的怨气一起甩了出来,变成了一种丑陋的恶性循环。

  无法接受多元化的美,多元化的文化,这不是「审美法西斯」还能是什么?

  二战期间,希特勒也曾经用单一的外貌特征来给人分三六九等,有某些特征的就是正规血统,没有的就是低等的血统,然后希望「净化后」的人类都符合他眼中的美。

  这种审美观无疑是落后的。

  因为越发达的社会,审美教育水平越高的人群,对于审美的多元化程度越高。所以我们当代才会有那么多多种多样风格的艺术作品。

  

  有那么多多种多样的服装品牌:

  

  英国“怪咖”时装设计大师 Vivienne Westwood

  如果不是时代对审美越来越倾向于多元化,我们可能只能穿同一种衣服,看着同一种风格的艺术品了。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觉得美和丑是我们的自由啊,你强迫我们觉得丑这也是一种绑架。」

  就像古时候以裹小脚为美一样,有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公众就会把某种审美当成自己的审美。如果你生活在那个年代,可能会说:「我觉得大脚就是丑啊!」或者「裹小脚是我的自由啊。」

  如果别人对你说:「大脚好看。」

  你可能还要说:

  「你睁着眼睛说瞎话吧。」

  「不要自欺欺人了。」

  「还不如花这个时间给自己裹个小脚,可见你就是不努力想偷懒!」。

  

  就像刚才说的,现在的广告、媒体并没有强迫你,而是在隐性地给你洗脑,让你觉得是你自己的认知,是自由选择。

  于是整个社会都慢慢向这个方向倾斜,直到病态,中外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人身在其中是不会觉得这种集体审美畸形的。

  

  我也不会强迫任何人把你现在觉得丑的硬要说成美的,但我会努力让多元化的审美观取代现在大部分广告和医美的单一审美观,慢慢让大众能够接受以前不能够接受的「大脚美」,让更多女孩能够自信起来,让更多女孩不会通过摧残自己健康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审美压力。

  时间会证明一切,等二十多年后回头来看这些单一化的审美标准,就会像我们现在看裹小脚、楚王好细腰(不饿死的是不是就不努力了呢?),环肥燕瘦这样可笑吧。

  多元化的审美观,对于审美方来说更开心,因为美的东西变多了,对于被审美方来说也更开心,因为可选择的美变多了。

  就像我们现在不会觉得腰一定要细成那样才好看,也不会觉得脚一定要小成那样才好看。

  我们需要新审美!

  可喜的是,在审美多元化的推动过程中,已经有很多力量在加入。

  和美国小姐一样,法国小姐的每个姑娘都有不同的特色,有些额头太大,有些下颌太方,可能把其中的任何一个放到微博上就会说:「法国小姐?也就那样吧」。

  但是她们都自信灿烂不做作,这是新审美。

  

  许多女性参加了 the perfect body 的活动,让更多女性看到了真实的女性身体美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止是广告上的纸片人,这是新审美。

  

  

  某知名快消品公司在印度发起了公益活动 Let's change the rule of beauty!的拯救自尊心活动,让更多自卑的印度女性重新认识自己,重新热爱自己的身体,找回自信,这是新审美。

  

  许多大码博主联合起来鼓励大码女孩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对「胖女孩穿什么都不好看」的言论说不,这是新审美。

  

  

  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大码博主的博客下留言「你真美!」,这是新审美。

  

  在这样的推动下,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褪去不必要的自卑,自信自爱起来,能够给自己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创造出更多「美」。

  Let's change the rule of beauty!

  如果我以后有女儿,我一定会在她被那些毒广告洗脑之前,告诉她:

  热爱自己的身体,自尊自爱自信,学会欣赏世界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美。

  我也会为了她,去尽我自己的一点力量,推动审美多样化,制止语言暴力,把自信的力量传播的更远,让环境得到改变。

  希望那时候,所有的女孩子都能在一个多样化美丽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生活着,抬头挺胸,开心自信地笑。

  新审美,是以不损害身心健康为前提的美。

  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别人。

  

  胖也好,瘦也好,你觉得OK就OK

  本文转载自女神进化论(ID:HiBetterMe),专注于帮助年轻女性全方位成长,内容涵盖护肤美妆、时尚穿搭、职场和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你对这事儿怎么看?欢迎评论…

  相关文章

  • 有种教育叫“性感”教育:性感缺失的女孩们 (或男孩们)

  • 谁说当妈的就是那种勤劳善良隐忍的中年妇女?

  • 做自己喜欢的事,可以做到很老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每天推送国内外最优秀的教育资源

  周一: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实用的学习和教育方法

  周三:英文趣味学习资源

  周四:不同年龄的中文好书

  周五:儿童电影/动画片/纪录片

  周六:有趣的观点和画报

  周日:带来思考的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