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读这些书,家长永远不知道给孩子的家庭教育错在哪儿!|?好书推荐
你是一个好家长吗?
你会回答“是”吧,接着絮絮叨叨地列举自己对孩子多么关心,多么负责。可是请听清问题——你真的是一个好家长吗?
不是泼冷水,关心、负责甚至重视教育都未必证明你就是一个好家长。
当你在亲戚朋友面前大谈育儿经时,如果被优秀的教育者听到了,他们可能正在心里默默地替你的孩子惋惜!而家长呢,却永远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所以,请试着了解下面这些书的内容。它们在告诉家长们,怎么让你的关爱、责任感在孩子身上开花结果。家长不成长,怎么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呢?
1、《孩子,你很重要》[芬兰]本·富尔曼 著
2、《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陈钱林 著
3、《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晏红 著
4、《重新发现儿童》高峰 著
【单本详解】
你能分清哪些是教育哪些是你在发坏脾气吗?
[芬兰]本·富尔曼 著《孩子,你很重要》
【推荐】
·0-12岁孩子的父母、教育者的必读书籍,畅销世界20国。
·芬兰式不责骂孩子的教养,利用五大法则,轻松养出自主思考的孩子。
·搭配活泼插画,一看就懂,马上应用!
·如果你希望摆脱焦虑的情绪,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并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那这就是你想要的书。
·学习使用书中的养育之道,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对孩子的喊叫少了,与伴侣的争吵也少了,你会越来越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
【书摘】·自序
孩子需要尊重与欣赏
多年以来,世界各地关于如何成功教养孩子的问题讨论不断。究竟是严厉的方式更为有效,还是柔和的方式更为有效?有人认为,成功的施教必须借助严厉的教育方式,也有人认为,只有柔和的教育方式才能带来更好的效果。而我本人则青睐后者,因为我受到了中国的古老智慧的启发。两千多年以前,中国一位名为老子的圣贤曾提出“以柔克刚,以弱制胜”的哲学。有一次,他的学生问他:“您如何证明柔能克刚,弱能制胜?”老子答道:“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对,可以看看老人家的嘴里。那坚硬的牙齿早都没有了,但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本书讲述的是如何以一种柔和而尊重的方式教育孩子,如何在教育中让孩子和父母都获益匪浅。本书愿意帮助家长及其他照料者摆脱焦虑的情绪,学会在施教的过程中欣赏孩子、获得自我满足。此书献给所有想要重拾养儿乐趣的人们,尽情去享受孩子的成长、学习与成熟的过程吧!
世界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认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们必须让孩子尊敬自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时过境迁,过去的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孩子,无论来自哪里,都与以前大为不同了。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去指责甚至惩罚他们,似乎都无济于事,甚至会让事情更加糟糕。现在的孩子渴望得到尊重,渴望平等的交谈,愿意同父母及其他照料者们共同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新一代的孩子,他们需要得到不一样的对待。他们是有智慧的“小大人”,能够理解我们的心意,愿意同我们一起去解决问题。当然,这需要我们温和地与他们沟通,即使在孩子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与欣赏,而不应该用规则、要求、惩罚与结果来对待他们。
柔和地施教,这不仅能够愉悦你的孩子,也能让你摆脱紧张与焦虑的情绪,获得更大的快乐。学习使用本书中的养育之道,慢慢地,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喊叫少了,你与伴侣的争吵也少了,总而言之,你会越来越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今天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将成为他们日后在学习、工作以及社会生活中对待他人的方式。
教育家老爸现身说法:高分高能的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陈钱林 著 《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推荐】
本书是资深家教专家、全国知名校长陈钱林 20多年家教经验总结,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家教著作。
陈老师的家教秘诀是“自立教育”。幼儿期,从游戏、探究入手,让孩子享受玩中学的幸福;从习惯、家规、志向入手,帮孩子形成自律生活;从引导孩子决定自己的事入手,帮孩子形成自立人格。学龄期,从综合素养入手,拓宽基础的宽度;自选作业,超前学习,培育自学能力。尊重与恰当要求相结合的家教方法,让孩子幸福成人,轻松成才!
【书摘】·自序
我们家有一对龙凤胎。
儿子陈杲,小学跳级三年,14 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8岁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女儿陈杳,初中跳级一年,16 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20岁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他们健康生长,品学兼优,确实是我们的骄傲。
很多人问我:“在家庭教育方面,你有什么秘诀吗?”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教无定法,但是,家教的确还是有规律的。
陈杳与陈杲 1994 年 8 月出生在浙江瑞安。那时的瑞安,正流传着蔡笑晚先生培养出 6 个优秀子女的故事,这促使我义无反顾地投身家教。
要做好家教,最要紧的要弄清楚:到底教什么?怎么教?
我研读了陈鹤琴等名人的经典著作,确立了家教的核心思想为自立教育,细化为: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
具体教什么?我选择了 12 项重点:健康、性格、习惯、情商、知识、能力、游戏、探究、志向、规则、幸福感和价值观。这些内容就如同房子的 12根桩基。
怎样教?我尝试应用儿童教育的经典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创新了一些家教方法。如多元评价法,我创新“100 个好”评价,引导陈杳与陈杲走向自律。
如自主决定法,我常说“你觉得呢”、“照你说的办”,让陈杳与陈杲决定自己的事,两个孩子独立性越来越强。
如自主学习法,是有点冒险的创新。作为教育体制中人,我不忍心让陈杳与陈杲受到题海的煎熬。陈杲读中学时,每天下午都在家自学;陈杳读高一时,隔天在家自学,读高二时隔周在家自学。结果,两个孩子不仅拥有轻松、自由、快乐的童年,而且因此锻炼出了特别的学习力。
我曾问两个孩子:“爸爸的家庭教育,对你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他们讨论后说,第一是志向,他们每天都有追求;第二是自学,这使他们的学习效率比较高;第三是家长和他们平等对话,这让他们很自信。
想到蔡笑晚先生总结的家教经验,是早教、立志和自学。
我们两家各自总结出的最核心的家教经验,居然有两点是一样的。志向与自学,可以说得上是家教的两把金钥匙。
这说明,并不是我们两家的孩子都是天才,而是我们做父亲的,都很幸运地找到了家教的金钥匙。
看来,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
当前,人们面对雾霾,备受困扰。我想,孩子生长的教育环境,又何尝不充斥着雾霾?
社会上,道德失范行为层出不穷,经互联网放大之后,人性的阴暗面赤裸裸地展现在孩子面前,对孩子的毒害甚于雾霾!学校里,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升学竞争白热化,孩子如陀螺般地生活在题海中……
好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教,并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家教经验。我愿意把我的家教经验呈现出来。希望能给“雾霾”中的家长几分清新,希望更多的孩子,因为“家教对了”,而“一定行”!
哪些“坎儿”6岁前不跨过将会牵绊孩子一生?
晏红 著《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推荐】
晏红,清华大学著名早教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
在本书中,全国著名育儿专家晏红结合自己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品德修养习惯、情绪管理习惯。
全书以“一个具体习惯+案例+理论支持+教育良策”的形式,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适合父母读、教师读,为困惑的家长和幼儿教师提供了一整套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书摘】·序
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
看到这本培养幼儿好习惯的书,想起丰子恺在一篇文章中讲过的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过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搬到后面去。我谢他:
“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他回答我说:
“不是,因为我看了那种样子,心情很不安适。”是的。他曾说:“表面合覆在桌子上,看它何等气闷!”“茶杯躲在它母亲的背后,教它怎样吃奶奶?”“鞋子一顺一倒,教它们怎样谈话?”“立幅的辫子拖在前面,像一个鸦片鬼。”
孩子稚气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你又不得不佩服他丰富的同情心和安适的心境。这个孩子随手整理物品的习惯处处透着美,透着对万物的关爱。他关爱着一只表、一双鞋子的心情,体谅着一个茶杯、一件立幅的安适,让它们的位置舒舒服服,自己看了心情也舒舒服服。
的确,好习惯应该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行为,好习惯会让拥有它的人觉着舒舒服服。
常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玩具、衣物扔得到处都是,却不晓得收拾整理。反复给孩子讲道理,时时督促,处处提醒,父母的这些做法对于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让孩子因父母唠叨而倍加反感。试想一下,在这样别别扭扭的心情下,孩子还能感受到好习惯的美吗?好习惯还能对孩子产生吸引力吗?
面对年幼的孩子,父母的未雨绸缪确有必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也是最佳期。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幼儿时期养成好的习惯,就犹如自然天生一样,会伴随人的一生。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会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因为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养成坏习惯终身受害,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应该怎样去培养?事实上,许多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感到千头万绪不知从哪里入手。
手中的这本书或许可以帮助父母减少一些困惑。作者晏红是在清华大学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她了解幼儿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精心挑选了幼儿习惯培养的重要内容,她熟悉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实际,提供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的适宜方法,并给出了每一个具体习惯的教育策略。书中丰富的案例,总有一些能让您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书中温馨的提示,也会有一些能启发您自己的教育智慧。
好习惯是生活中的美,一本培养幼儿好习惯的书也应该是一本美好的书。让我们用欣赏美的眼睛来阅读这本书吧!
高峰 著《重新发现儿童》
【推荐】
高峰,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
“以儿童为本”是现代教育的逻辑起点,但儿童常常被遮蔽、被误解,教育中常常不见儿童。作者通过敏锐的观察、切身的实践,试图“重新发现儿童”,进而发展儿童,“让孩子站在教育的正中央”。
这是一次儿童观的系统梳理,也是重建学校教育的系统尝试,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书摘】·自序
让儿童站在正中央
翻开我们的文化经典,如《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等,再看看儒家、法家、道家、佛家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儿童都是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都是被教训、被教导、被驯化的角色。几千年来,中国儿童从未“站在正中央”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人。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告诫世人:小孩子最好有什么吃什么,不要靠近热闹的地方,不要养小鸟、狗、猫之类的小动物,不要打球、踢球、放风筝……清朝崔又尚在《幼训》中强调,不许孩子捉虫子、踩蚂蚁、游戏……我们的道德家、教育家们总是严禁孩子们玩耍,因为他们认为孩子不应做“无益之事”,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最好都用到学习、读书、习礼等“有益之事”上来。
胡适先生曾说过,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对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对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我们是怎样对待小孩子的?
清末以来,随着现代学校的兴起,我们正逐步把儿童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但是到了今天,虽然孩子已成为“小皇帝”、“小公主”了,看似我们把儿童当成人来对待了,但我们又把孩子看成大人的“工具”、“手段”、“脸面”,将儿童视为简单的“物”或私有财产,并试图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什么“东西”。
儿童不是小大人,儿童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保护好儿童的天性和自然、探索和好奇、纯真和质朴、童心和童真,就是保护人类的真诚和善良、公平和正义、美好和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明天。
以儿童为本位是现代教育的逻辑起点。我们在2001年提出“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实践模型,不懈追求的便是回归教育的原生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的人生。
我们成人常常自以为是地去发现和对待儿童。其实,这是大错而特错的。儿童是神秘的、诗意的、艺术的,需要我们成人重新发现和探索儿童的世界。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让孩子站在正中央,创造出适应儿童成长的教育生活。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长们还可能需要:
1、《给孩子软实力》+《陪孩子一起成长》为父母量身打造的亲子教育读本
2、《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著名主持人王芳不心急带出好孩子
- 上一篇
所谓的高情商,其实就是好教养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众号转载请在后台输入“授权” 前不久,台湾女星林志玲再一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娱乐圈众好友第一时间跳出力挺她。虽说真相至今仍未大白,但林志玲每次都能在绵里藏针里化解危机的功力,着实让人见证了她的高情商。 情商高,其实是好教养 “情商”这词近年来很流行。何谓情
- 下一篇
连哈佛的研究结果都这么说了!孩子做不做这件事,会影响他一生!
↑最新教育资讯、科学教育理念、专业教育方法,尽在这里 很多家长都会想,“做家务都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嘛,好好学习就行了。” 不做家务专心学习,孩子的发展会更好?才不是!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