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不做家务,对他/她未来成长影响很大!
研究表明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看起来,做家务才是走上人生巅峰的终极法则!
事实证明
而事实也证明,孩子做家务学习更好。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多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状态调查中表明,在孩子专门负责一两项家务活的家庭里,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为86.92%,而认为“只要学习好,做不做家务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绩优秀的比例仅为3.17%。
想让孩子做家务?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
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
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
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
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 认真地浇花—— 喂宠物—— 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 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 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 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 自己铺床—— 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 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 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
帮忙擦桌子—— 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 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
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 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
帮忙洗车—— 吸地擦地—— 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 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
13岁以上:
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 擦玻璃(里外两面)—— 清理冰箱—— 清理炉台和烤箱—— 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 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晾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
尽管孩子们会觉得做一些家务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但也往往在进行一两次家务活动之后,就感到厌倦了。这个时候,家长要怎么办呢?让我们看看美国家长是如何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爱上家务活动的。
自主安排家务计划
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让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计划,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而不是随时使唤孩子。 同时,也列出父母应做的事情,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们做家务。作为父母,应该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轮流干些活儿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最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等做完后,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这可促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向做家务的孩子道谢
称赞是适于孩子的一种鼓励方式。父母还要经常告诉孩子,对他们的帮助多么感激。这种真诚的感谢会令孩子更积极地成为做家务的好帮手。
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 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忘记“完美主义”
对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么,就只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做不做家务,对他/她未来成长影响很大!
- 上一篇
她是带领中国重回巅峰的“铁榔头”,可她当妈妈比
获取更多资源和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陪伴成长”(ID:ziranyangyu) 中国女排时隔12年拿到奥运冠军,让我这个体育大白都激动得叫出声来。好久都没有这种欢欣鼓舞的感觉了,太开心!!! 对我这个几乎不看体育的人来说,场上的女排姑娘们名字虽然叫不出来,但她们背后的教练的名字郎平,我
- 下一篇
智慧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学会提问和思考
寻找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会提问和思考 文|李晶 作者李晶,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研究国内外各种教育理念多年,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教理念。她的主要观点是:父母与孩子并非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该相互尊重、共同成长。家长应该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有预见性,择善而从,方能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并对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