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父母学堂

父母学堂

如何培养孩子自觉性?(附解决方法)

2016-08-22 20:00:37父母学堂
文|海文颖(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亲子教育专家) 本文节选自海文颖著《接纳力》 社 会上的规则纷繁复杂,不过基本上是为了保证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而定。聚焦育儿范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常常脱口而出的一些话: “别爬窗台,小心掉下去!”“别碰电源插座,小心电!”“别碰热水,

  文|海文颖(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亲子教育专家)

  本文节选自海文颖著《接纳力》

  

  社 会上的规则纷繁复杂,不过基本上是为了保证不伤害环境、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而定。聚焦育儿范畴,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常常脱口而出的一些话: “别爬窗台,小心掉下去!”“别碰电源插座,小心电!”“别碰热水,小心烫!”这些话都是在保护孩子免受伤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规则基本是由父母先说出 来,再行出来的。

  孩子来到这世上,对世间的规则全然不知,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父母了。所以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和交托是天然的,孩子很愿意把父母的话当话。父母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有落地生根成为规则的可能性。

  

  周末的上午,几家人去公园玩后一起到饭馆吃午饭。三个五岁左右的孩子都热衷于把餐桌上的转盘转来转去的。家长们各自随口对自己孩子说了些话:

  A的家长说,转盘只能顺时针转。

  B的家长说,你要把这个菜依次转到每个人面前。每个人都吃到才公平。

  C的家长说,有人正在夹菜的时候不要转。你想吃哪个菜的时候,要缓慢地转过来,中途留意到有人要夹菜的时候,你需要放慢速度或者停下来等他夹完菜再转。

  当 天我在场。听到了这三种话语,看到了孩子们真的很愿意相信并遵从自己父母的教导。孩子A对B说:“我爸说了,只能顺时针转!”A说着顺手使劲一转。孩子B 说:“我爸没说顺时针!你等下,他还没夹到这个菜呢!给他转回去!”孩子A说:“不行,只能顺时针!”孩子B说:“不行,必须每个人都吃到这个菜,逆时针 转也行!”孩子C说:“你们别争了,谁想吃哪个菜谁就慢慢转这个菜过来就行了。”

  我当时心里很感慨,父母们只是随意应时应景 说出的一些话语,便被孩子们奉若圣旨,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我也看到了我们为人父母的局限性,生活场景变化多端,多数时候我们说话如瞎子摸象,给出的是片 段性的真实信息。如果我们缺乏自省,随意间便消耗了一些信誉。在这个例子中,经过实践证明,C的家长的意见最接近现实,可操作性强。孩子C会对自己的家长 保有一份信赖。而孩子A、B则会在心里滑过一丝质疑。

  

  当家长的话语越接近于真实的现实时,孩子越能够准确理解、接受和把握现实。当家长言行一致时,所言所行便立出了规则。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龙儿不到三岁的时候,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到楼下广场玩。考虑到有一段路比较黑,爸爸带上了手电筒,儿子好奇,伸手要玩。爸爸弯腰告诉儿子怎么使用手电筒,叮咛道:“就是不能磕碰到手电筒前面的玻璃屏,易碎。”儿子点点头。

  爸爸在把手电筒递到儿子手里的时候,跟他强调说:“你得保证不往地下磕,要不就不给你玩了!”

  儿子拿到手里,玩了一会儿开关灯。他蹲下,又拿着手电筒照地上,估计这样子看地有不一样的感觉。忽然,他拿着手电筒向地上磕了几下……爸爸一把抢过了手电筒说:“不能磕!”还好,屏没碎,儿子又伸手要手电筒。这时候,作为家长的你会怎么办呢?

  A.再次递给孩子手电筒,并严厉重申:小心,别磕坏屏,要不不给你玩了!

  B.“哦,我知道你还想要。但今天你磕了手电筒,说明你今天还不具备能力把控好它,今天不能再给你了。等你再长大一天,明天也许你就有能力把控它了。明天我再给你。”

  你会选择A还是B?

  

  这 种情景实际上每家都会遇到,你教给孩子一样东西的使用方式,告诉孩子不可以做什么,而孩子偏偏做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拿这个例子来说,选择A的家长通常 会暗自做个判断,危险不大,就算碎了屏也伤不到孩子,孩子那么渴望接着玩,别破坏了他的创造性,没准他会在地上看到什么稀奇事呢?于是,刀子嘴豆腐心,嘴 上严厉行为上却顺从了孩子。这种言行不一致的做法,虽然满足了孩子短暂的需求,讨得他片刻的欢心,结果却会损害家长的信誉度,减少孩子对家长话语的信任。

  这是我们家真实发生的例子,我选的是B,话语温和而坚定,里面不仅没有谴责,还给予了孩子明天的希望。这样既告知了孩子这世间的逻辑,又能鼓励孩子自律。当时,龙儿爸拿着手电筒,我蹲下身子对龙儿说了上面这番话。龙儿平静地接受了当天他不能再拿到手电筒这一结果。

  

  实际上,稳定的规则是孩子内心安全感的需要。

  紫妈带八岁的女儿在外玩了一整天,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女儿问:“妈妈,我可以不刷牙吗?”紫妈心想,这么晚了,女儿肯定特别困了,平时她就不爱刷牙,今儿这么累了,不刷也行。于是她说:“要是困了就去睡吧,不想刷就不刷了。”

  没想到,女儿哭了,哭得还挺惨。她带着哭腔说道:“你知道不刷牙不好,会生虫子。你都不管我了,你不爱我了!”

  天哪,原来她是这么想的。

  家长太多时候不敢维护规则的一致性,是因为心太好、心太软、替孩子考虑太多。这是溺爱,溺爱达不到真爱的品质,孩子懂得!溺爱的时候,家长考虑的是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好人形象,并不是全然为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长负责。

  孩 子根本不怕被管教,只要你言行一致,立住规则,孩子很愿意臣服于规则。规则就好像是一间房子的四面墙,如果孩子一碰墙,墙就往后移动,孩子便会不断地试探 这个墙,看这墙有没有底线,反而无法集中精力享受在房间里的探索。而家长温和而坚定地坚守规则,才真的能够让孩子安心享受规则中的自由,激发和保护孩子的 创造力。

  同时,家长要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主动将墙往后移动,给孩子一个大的发挥空间,并逐渐让孩子参与制定规则。

  

  第一次带龙儿进入超市,我对他说只能选一样东西买。四岁时,他获得了一个月可以选购一个大件的权利,即三十元左右的玩具;六岁之后,他获得了全年压岁钱的支配权……他在规则中练习和钱相处,将他的权利用得淋漓尽致。

  虽然孩子的行为规则始于父母的话语,但经由言行一致、规则稳定,孩子越来越相信规则的时候,便越能独立于父母,敢于自己做主,并勇于面对外界的社会。反之,如果父母的话语阴晴不定,孩子摸不着头脑,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下面这个例子是典型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

  凡妈看到最近儿子迷恋电脑,便想到在现代社会的现实环境中,网络、电子游戏盛行,让孩子毫不涉染是不可能的,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于是她和十岁的儿子商量,在完成每日的必做作业后可以适当地玩他喜欢的电脑。她相信孩子会有他的判断和调控。

  这天是周六,午饭后儿子竟然在电脑前坐了五个小时。凡妈让他午睡,他不睡。直到晚饭时分,他才离开电脑,到饭锅里盛饭。凡妈推搡着儿子说:“你别吃饭了!拿电脑当饭吃去!”儿子坐在沙发上哭了。凡妈继续推搡他说:“你上楼,继续玩电脑吧,拿电脑当饭当床当爹当妈!”

  后来凡妈走到阳台看书去了,心想着儿子会如何自处呢?过了三四分钟,凡妈从阳台透过门窗、过道看儿子,他居然真的上楼又玩上了电脑游戏!

  凡妈心里的怒火噌噌按不住,深吸一口气,她强忍着:看他玩到什么时候!凡妈其间反复几次偷瞄儿子,看到儿子都在心安理得、没心没肺地继续玩着他的电脑游戏。

  凡妈也没心思看书了,干脆听歌,一分一秒,儿子居然能捧着电脑安如泰山!

  晚上十点了,屋外狂风呜呜地吹着,门窗哐啷乱响。凡妈心里的怒火噌地爆开了,她冲到儿子面前,用镇定的口气淡然砸出:“请问,你想玩到什么时候?有人不吃不喝玩了三天三夜死在电脑前,你玩多久能玩够?”

  儿子很认真地转头看了凡妈一眼,又转回电脑页面看了显示的时间,很认真很平常地回答说:“十点半。”

  “还十点半,不够吧,要明天吧!不!明天还不够吧!好,今晚上到天亮,你眼一刻也不能闭,不能睡!”凡妈怒了,真想一掌下去打儿子几个脑袋瓜子!

  儿子“哇”的一声哭喊道:“不要啊!妈妈,不要啊!”

  “不要?你不是很爱玩吗?”凡妈吼叫。

  “是你叫我玩的,我不玩了,是你硬拉我叫我玩的!”儿子一脸责怪,一脸无辜。

  “我 让你玩你就玩!我叫你午睡,叫你写作业,你怎么不做!叫你玩电脑你就这么听话!叫你写作业你怎么没这么听话!”凡妈越说越生气:这孩子是缺心眼还是冥顽不 灵,难道他不懂自己错在哪儿了?于是凡妈字字坚决地说:“我拉你玩电脑是因为我生气你玩电脑!不能做的事,即使别人强拉你,逼你做也不能做,而学习、作业 是你该做的,即使你不喜欢也得做!这个道理我早就说过,你自己也该明白,没完没了地玩电脑就是不能做的事!”

  儿子号啕大哭。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把妈妈的话当真,妈妈说可以适当玩下电脑,他连玩五个小时,很可能并不知道这么长时间超出了妈妈心目中的适当范畴。妈妈说不让吃饭,让继续玩电脑,他便继续玩电脑。当妈妈问还要玩多久的时候,他很认真很平常地答十点半。这就是孩子对父母话语的信任。

  妈 妈内在的准绳是希望儿子自律,她布下了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迷魂阵,嘴里让儿子做的却是心中不愿儿子做的,比如玩电脑。嘴里不让儿子做的却是心中想让儿子 做的,比如吃晚饭。最后妈妈才亮出底牌,原来她是不想让儿子没完没了地玩电脑。可是,怎样算是“没完没了”,妈妈仍然没有清晰的交代。是五个小时算没完没 了,还是一个小时?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妈妈的判断。孩子该怎样做才能达到妈妈心中的有自控力,怎样自处才能不激怒妈妈呢,恐怕只能学着揣度妈妈的心思,看妈 妈眼色行事了。这与让孩子自律的初衷南辕北辙呀!

  好爸妈社区,20000家长的共同选择。

  进群请添加柠檬妈妈个人微信号:haobama360(长按复制到微信粘贴搜索)备注“好爸妈”,即可进群。

  下载中小学学习资料包,关注好爸妈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哪好网】,点击菜单“下资料”获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