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弟子规》:一半很精要,另一半很糟糕
维尼:我说句实话不大懂《弟子规》,没有深入研究过,所以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我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分析得客观理性,符合中庸之道,所以,推荐给大家看。
本文作者:儿童快乐国学教育法创始人、国务院机关幼儿园特聘国学教授 杨万霖教授
福州陈宇按:杨老师的文章,也许对某些热爱国学的同志们来说有些扎眼。但它至少能够起到一个作用,就是不要误用国学,特别不要在这个没有皇帝的时代再次误用,或者说,象历代集权专制君臣一样歪曲利用儒家文化。并且,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中国人应该学会倾听各种声音,更要学会包容不同的声音。况且,有心灵素质的人,能够从不同的声音中,特别是从对立的声音中,获得成长的营养。这就是《弟子规》所谓“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培养这个特质,或者说,回复这个与生具在的良知良能,这个包容、共和、中庸、智慧的良知良能,能够帮助个人的成长,更能帮助中国人缔造新的文明时代。总之,杨老师的文章与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国学推广事业的健康成长与良性发展有着“逆增上缘”的巨大作用。对中华民族文艺复兴的事业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有志于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的同志们必须注意这一点。
清代《弟子规》风行当代,不仅大批幼儿园诵读,许多小学把它引入课堂,更有企业不遑其后直追而上,《羊城晚报》报道:东莞市一家传媒公司开出18万年薪的价码聘请一名客户总监,应聘者的“入场券”:“必须熟背《弟子规》”。
《弟子规》是什么,“清代小学生守则”。它的出身: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存仁修订,原名“训蒙文”,后改名“弟子规”。它的血统:《弟子规》依据《论语·学而》的一句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次第展开,敷衍成篇。《论语》是源,《弟子规》是流,前者是母本,后者近乎前者的化身,虽隔两千年,一脉相承,同频共振。不同的是《论语》长,15836字,而《弟子规》短,360句1080字。前者面向成人施教,后者专对儿童,三字一句,韵味十足,朗朗上口,这一特点使它备受亲近。须要指出的是,前者的精华,后者保存完好,前者的糟粕,后者也尽在其中。
为什么《弟子规》走红,它与《论语》重归社会是同步的。究其实,是社会失范、道德失续,教育失败,优质文化青黄不接,无奈之际人们选择《弟子规》做儿童道德教化的替代品,《弟子规》成了社会自我“疗伤”的急救品。
《弟子规》走红有其天然合理性,它蕴含的精华直到今天也不过时,非但不过时,还会与人类共始终。但是它所携带的母体的文化基因也深深着打封建的烙印,如果饥不择食,合盘吞下,不啻“饮鸩止渴”,其毒副作用“潜伏期”长,会扭曲健康人格,不利于公民社会的建设。
精华糟粕,花分两朵,先说精华。
《弟子规》的一半很精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穹宇之下,大地之上,所有的人都需要爱,对所有人都应该施以爱,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爱。“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与“四海之内皆兄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在表意上比“四海之内皆兄弟”来得更大气磅礴,它秉承了孔子“汎爱众”的理念,代表了儒学精华,可以与佛家、基督的基本理念相比肩。当今大量事实表明,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平等、人道、博爱了。
我曾说过,各个国家有国歌,现在不是常讲“地球村”吗?如果把“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写进《村歌》的话,全村人一定通得过。如果有人投反对票的话,恐怕只有一个人——希特勒在他的自传《我的奋斗》里称“亚利安人是世界上最优秀人种”,为了给“最优秀人种和种族”扩大“生存空间”,“第三帝国要沿着武士条顿的道路前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路”,于是数百万犹太人被投进煤气炉、集中营……。希特勒灭绝其他人类,他的和他的“第三帝国”被扫进了历史垃圾箱。
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壁画,题目叫“黄金法则”,上面用英文写着: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译成中文就是“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它被称为“人类第一箴言”。该幅壁画下面用各种文字注释,中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 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者是手心手背,一枚硬币正反面,前者朝积极方向表述,后者是消极性的底线设定。人与人、人与自然万物应该是互利共存的,正如孔子所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你可以单纯奔“立己”目标去,但必须走“立人”之路,不能“损人利己”。如果你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最好,那你是“圣人”;如果做不到也没关系,没必要也不可能人人是“圣人”,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可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思想的底线与起点。
《弟子规》很有创意地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体化为一组心理流程:“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在这一点上《弟子规》是儒家精华通向儿童心田的一道富有贡献的小桥。假如只允许我从《弟子规》里挑两句话,那么第一句我选“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它是金句;再选第二句,就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它是银句。仅这两句如果大面积地在儿童心田生根、开花、结果的话,《弟子规》的价值就够伟大的了。
《弟子规》里有一句“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这是给孩子规定的一条道德底线,很好。儒家主张对大自然也要讲仁爱,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宋代名儒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民是我的胞亲,人与万物一体),表达了儒家“仁人爱物”的思想。如果解析“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哲学理路,加以扩而言之,对大自然何尝不是这个道理——2010年内蒙古草场沙化,骆驼比马瘦,牧民背井离乡,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沙尘暴一路南下吹到台湾香港,西南五省大旱……人类从大自然取用生活、生产资料,伐树垦草,破坏植被,不是“借人物,及时还”,不是支取“年利息”,而是取用无度,不思偿还,其结果当然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弟子规》还有一些优点,完全可为当世所用,比如“出必告,返必面”实在是表达了父母的舐犊之情,是家长喜欢的名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把“孝”和“悌”的关联性说得很清楚。是密切家庭亲情的必要规范。“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它是“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转述,把孔子的修身向善、自省励志这个做人的道理很有韵律地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粒闪光的珍珠。
再如,可做终生处事箴言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君子动口不动手,理性服人讲道理,这是孔子思想的诗化。在我看来这些属于珍宝珠级,当然还有一些。
《弟子规》的另一半很糟糕
《弟子规》最大问题,是打造一切听命家长、唯上是从的乖乖仔,它潜移默化地塑造顺应封建制度的奴化人格。表面看《弟子规》的一些训条有道理,但是结合它的负面作用看,它的“潜危害”往往害人于无形。
比如“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话乍看没错,孩子年龄小,缺乏人生经验、社会阅历,大人有监护权,遇到事情及时请教家长,这有错吗?没错。但是此话阻塞了孩子独立思考的一切空间。就拿司马光来说,搬石头砸水缸是小事吗?不小。按照“勿擅为”的训条,一个小孩子能擅自决定砸水缸吗?那是不可以的。可是如果司马光跑去问父母,讨回主意,获得家长允诺之后再砸缸的话,那个小朋友早没命了。司马光就是古代一个大胆“擅为”的楷模。
有人说“司马光砸缸”与“勿擅为”虽然是一对矛盾命题,可司马光这件事只是个案。看看中国专制社会的两千多年吧,扼杀人的独立意志可是全局性的。就说婚姻制度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命运,《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就因为婆婆嫌“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做了官吏的儿子无可奈何只得休妻。《红楼梦》里宝、黛、钗的悲剧不就是“父母之命”的产物吗?《家》《春》《秋》三部曲揭露了专制的“家长制”以无上权威制造的一幕幕悲剧。表面看都是家庭家族内部冲突,其实是封建家长制的缩影。
听命父母“勿擅为”,是“子道”的核心。一日为人子,即终身“勿擅为”。儿女当了父母,再用“子道”钳制子女“勿擅为”,一代一代往下传。能说中国社会发展缓慢,愚懦人格普遍,和“苟擅为,子道亏” 这种戒律无关吗?
《弟子规》还规定“话说多,不如少”,从礼仪方面说,强调多听大人说话,尤其来了客人尽量少插嘴,这是有道理的。但是把它做为人生基本训条来规范儿童,则是窒息了孩子天真、率直、活泼的天性,说到底,《弟子规》在家门内训练儿童听命于尊长的“乖乖仔”,旨在走出家门后便于做朝廷的顺民奴才。
本来《论语》里不少孔子的思想是清新活泼的,孔子期待“后生可畏”;鼓励门人弟子“当仁不让于师” ;他不满意颜回唯唯诺诺不提不同意见,叹息“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悦” ;在教学上,他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如果“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弟子规》里这些极可宝贵的思想非但不见踪影,反而用一顶“紧箍咒”把孩子“套牢”——“对尊长,勿见(现)能”。中国一以贯之地盛产这类格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话到舌尖留半句,未可全抛一片心”、“言多有失,话多贾祸” 、“人前显能,难得善终”、“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夹着尾巴做人”、“人怕出名猪怕壮”“自大一点就是‘臭’”等等等等,这些无一不是阻碍思想自由、禁锢创造精神的无形枷锁。
再如“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劝谏父母以致遭“挞”(鞭抽棍打),遭“挞”怎么办?哭着号着跟随,心里还要不生怨。父母打孩子且不说在西方要吃官司,就是在中国也是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呀。
《孔子家语·卷第四》记载了鼎鼎有名的孝子、后来《孝经》的撰述人曾参的故事:“曾子耘瓜,误斩其根,父怒,以杖击其背”,曾子倒地不省人事,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苏醒后立即换上一脸笑容去见父亲:刚才儿子得罪了父亲大人,您用力指教我,没有伤着我的身体。之后回到房间,装作没事的样子,弹琴唱歌,以表示身体没被打坏。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怒,告诉弟子:小曾再来找我,不准他进来。古时候舜的父亲责打舜,如果轻轻地打,舜就接受,要是严厉的打,舜就逃开,他使父亲不失作父亲的慈爱,自己也不失作儿子的孝顺。你们看这个曾参,用身体接近暴怒的父亲,任其责打,死也不避,如果自己身亡,那就把父亲陷于不义的境地,这不是更不孝吗?曾子闻后,到孔子那里谢罪,“参罪大矣!”不难看出孔子主张“父慈子孝”,谴责父亲暴打孩子为“不义”,孔子还为孩子支招“小棰则待,大杖则逃”(用小棍打就等等看,大棍子打来就逃),可见孔子很人道,他是维护儿童身心权益的。
在《弟子规》里,滥用权力“挞”的人不受规范,“被挞者”反而被套上“规范”:皮肉受“挞”,继续跟随,还要内心“无怨”。人类有这样“受虐”的贱癖吗?《弟子规》把“孝”强调到不近人情的地步,唯一的解释:他们是从“忠君”的目的出发,训练儿童长大了自自然然、顺顺溜溜地转入“武死战,文死谏”、效忠皇帝永不变的社会轨道。于是不能不令人想起龚自珍的《病梅馆记》里那些病态的梅树。时至21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让儿童接受“愚奴”的脚色,并且还要做得无怨无怒、笑脸盈盈?
有一位老板请我去给他的员工讲《弟子规》,我问他你最喜欢《弟子规》的哪一句,他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问为什么,他先说他的孩子不听话不服管,只会一个劲儿地要零花钱……说着说着就说到企业上来了,他说“员工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对老板也要做到这四句。”喔,我明白了,一些企业老板热心在企业中推广《弟子规》,谜底原来在这里。我不是说员工不要服从企业领导,“为人而谋而不忠乎?”员工不忠实于本企业,干活吊儿郎当、纪律松弛、吃里扒外,这个企业还能好吗?我要说的是,这位企业家在意识中悄悄“位移”,把自己视为员工的“父母”,这是一种“错位”。私企财产是你私有的,但员工身心却是他们个人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可不是单纯的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复合的、多元素的关系。把“父母”确定为“至上权威”,派定服从与“顺承”是员工即“子女”的天职,认为我就是“父母”,我说的就是“金科玉律”,我打你是我的权力,被打的应该“挞无怨”,这是对现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
中国专制教育的恶果,可以归结为四句话:“人格驯化,头脑僵化,脊梁骨缺钙,膝盖骨发达”,《弟子规》的负面作用正是沿着这条路牵着儿童走。从小处说,可以培养出“老实听话”、有一定道德水准的“谦谦君子”,同时却在扼杀未来的革新家、科学家;从大处看,《弟子规》有助于培养“奴化性格”,不利于建立现代“公民社会”。网友“大为常在”指出《弟子规》“只言礼,不言志”。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是研究智能机器人的专家,他对“机器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趋向“人”而感到欣喜。作为校长,他说他最担心的是“大学教育越来越把人变成机器”。这些话是很耐人寻味的。
《弟子规》“精芜并存”,既不要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也不要营养与砒霜一并吞下。是为建议。
妈妈圈特约家庭教育专家
作者介绍
维尼老师(胡春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现居青岛。
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位列当当2014亲子家教类新书排行榜第一名,2015当当亲子家教好书榜第五名。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当当,淘宝,京东,亚马逊有售
长期咨询及学校等讲座邀请,请联系QQ:435445642 (加好友时请注明来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维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