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儿子
我眼中的儿子
文|指环王甘道夫
雨后初晴的清晨,你站在学校门外的大树下,一缕朝阳透过浓郁的枝叶洒落到你的脸上、身上,清新美好。我按下快门,定格
我眼中的儿子
文|指环王甘道夫
雨后初晴的清晨,你站在学校门外的大树下,一缕朝阳透过浓郁的枝叶洒落到你的脸上、身上,清新美好。我按下快门,定格这永远值得珍藏的画面:这一天,我十二岁的儿子以全优的成绩在XX附小毕业,转身就要跨入比邻的XX附中,成为一名中学生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想陪伴儿子成长的这十二年,我这个当妈妈的颇有成就感,他真的就像是一棵小树苗,如今也是有模有样的小树了!虽然这其间有无数的辛苦和心思,但是付出有了加倍的回报,感觉好像是赚到了,我很幸福快乐!
这十多年,邻居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亲眼见证了儿子的成长。在他们眼中,我的儿子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就会主动而真诚地向大家问好,给不方便掏钥匙的邻居开大门,在电梯里为大家服务,先进后出。长大了些,碰到上年纪的人提的东西多,他也会去分担一些。他还很有耐心地陪小弟弟、妹妹们玩耍,有个大哥哥的样子。好像就是这些吧,可大伙儿一直都对他赞不绝口,所以我常说,这个孩子是邻居们一块儿教育的。
在学校老师、班主任的眼中,我的儿子是一个“阳光少年”。他的身上总是散发着朝气,很快乐,自信满满的样子。他非常乐于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四年来,他一直是班里的劳动委员,还负责班里的板报,老师交代的任务,他总是认真负责地完成,是老师们十分得力的小助手。与其说是“能者多劳”,不如说是“多劳者能”,正因为锻炼多了,儿子益发能干,老师们用他也就用得更放心、更多了,甚至还得了个“副班主任”的绰号!有时班主任老师还对我表示抱歉,其实我心里十分感谢她,给了我的儿子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
而我眼中的儿子,他不仅仅是邻居和老师们看到的懂事能干,还有更多丰富的侧面。他调皮捣蛋,曾在白墙上留下黑鞋印,在午休时间用榔头敲地板,乱按电梯按钮,当然这些都需要他自己承担责任;他也对妈妈撒娇,考了87分回来嚎啕大哭,练琴时要妈妈扇扇子,每天给妈妈讲学校的事情,唠叨个没完,而所有丢人的事情都只能妈妈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任何人,包括爸爸(在爸爸面前,他就是个小小男子汉)。有时,他还会情不自禁地说:“妈妈,我怎么那么喜欢你呢?”
我一直记得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谆谆教诲:“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我深深懂得,这个孩子,他并不属于我,他只是假我之手来到这个世界,陪伴我走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作为父母,我们认为,在适时适度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尊重并维护孩子的天性,陪伴孩子成长,而对孩子的溺爱和恣意捏造都是不可取的。
一岁多时,儿子走路还不太利索,他为客人端茶送水,时至今日,仍然被我的朋友们津津乐道;从上幼儿园至今,儿子一直是自己整理书包,也自己背书包;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儿子很乐意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而不是帮妈妈做,比如倒垃圾、剥核桃、剥玉米、买早点、晾衣服、叠衣服、拖地、抹屋等等;他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物尽其用,不浪费粮食、爱惜书本纸张,也不乱花钱。当然,他也喜欢玩电脑游戏,但知道节制。
关于学习,我们认为人格和能力的培养应该并重,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的。我们对孩子的考试名次并不特别在意,而是着意保护他的求知欲,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儿子十分热爱学习、兴趣广泛,课外阅读内容丰富,也善于利用电脑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在受到缺乏时间的困扰之后,我和儿子达成共识:每天都把时间首先用在最重要的地方。我们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并尽量按计划执行,我们的每一天从锻炼身体开始,像小蜜蜂一样忙碌着,儿子说很充实!几年下来,成就颇丰: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儿子利用每天早上十分钟的时间自学《四书》,现在已经基本读完;用五年的时间学习钢琴,每天一小时,现在也通过了业余钢琴十级的考核;在小学毕业之际,儿子独立完成了个人作文集《童心绽放》的编撰,并把装订成书的作文集送给了老师和爷爷奶奶,获得一片赞誉之声。我们为他取得的成果感到高兴,而更让我们看重的是这个不畏惧困难、锲而不舍、集腋成裘的过程。从一个强烈的愿望开始,用正确的方法,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地积累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最后得到与付出相应的成果。这些过程培养了毅力,坚强了心智,让他明白了对于成功来说,努力永远比聪明更重要,还有有舍有得、心无旁骛的道理。当然,也有让我不甚满意的地方,比如作文,虽然每次写作文都要花不少时间,但由于平时积累少、练习少,还远远没有入门;英语的词汇量和阅读能力都还有待提高等等。
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的内容并不局限在课堂或书本,学习应该是随时随处的。我喜欢挑适合的经典影视作品陪儿子欣赏,去音乐厅听音乐会,儿子还参加夏令营和农村采风团,去新加坡和台湾游学……这些经历提高了他的审美能力,丰富了知识储备,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意志品质,真可谓一举多得。
这就是我的儿子,他快乐、他自信、他勤奋努力。有人说他“少年老成”,我不知道这是褒还是贬,但我认为,幼稚不一定洁净,心智的成熟也并不代表世故。现在,我把这棵小树交付到XX附中老师们的手中,我信任你们,依靠你们,相信家校的通力协作,一定能把小树共同培育成为栋梁之才。握紧你们的手!
延伸阅读:
XX中学,我们的选择
文|指环王甘道夫
参加XX中学的第一次师生和家长的见面会时,老师说道:也许你们送孩子来XX中学是迫不得已的。在此,我想对老师们说:XX中学就是我们的首选。
四年前,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紧锣密鼓地催促我,赶快参加校外办的奥数补习班,将来才有机会考进五大名校,仿佛只有进入了五大名校,孩子才有光明的前途。我分明听出,这声音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翻版!这些声音的背后是拔苗助长不是脚踏实地,是速成与浮夸而非成长和积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亲眼目睹太多功利教育的恶果,这些曾经寒窗苦读十二载的学子,他们来到课堂仅仅是为了签到,只埋头玩手机,或者干脆翘课、泡网吧,养成了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应付了事的习惯,根本不珍惜自己和父母、老师多年心血换来的大学学习机会,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而此时作为父母,除了责怪应试教育的弊端等等,难道不应该有所反省吗?
教育是一门艺术,不是生产某种产品,都是一个模子、一个标准,应当依每个人的天性去完善,而非刻意雕琢或捏造。如果是一棵苹果树,当然不能指望日后结出樱桃,而应当尽力去培育出又香又甜的大苹果。我以为,我们可以陪伴、引导孩子的成长,但不能规定、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各有侧重,互相促进,再加上孩子的个人意愿和行动,形成铁三角的合力,这样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职责,应该是孩子生活、学习甚至思维习惯的养成教育;锻炼毅力,不轻易开始,但要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的意志品质培养;陶冶情操,对美丑的分辨能力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追求;培养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虚心求教的良好心态;与孩子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互相学习、促进,共同进步,而非居高临下、颐指气使,或祈求孩子学习,如此等等。相对于把孩子送进各种补习班,这样做父母显然是辛苦多了,但这是父母不应该逃避的责任。
在这个信息膨胀、资源共享的时代,个人的学习意愿是第一位的,所以,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学的,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就会主动,会想方设法去解决难题,就算是“受苦受累”,他也会乐在其中。
第一次家长会,老师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中学的学习节奏。而我则看到这个学校硬件齐备,教学成就硕果累累,更重要的是老师们满怀热情与自信,个个摩拳擦掌,如同蓄势待发的斗士。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四年前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一定会按照学校的要求,尽力去做合格的学生家长,与老师们和孩子共同努力,见证孩子的成长和成功。
(本文选自指环王甘道夫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