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明知道要挨打,为什么不跑?背后的原因让父母心疼
昨天芽芽妈做了一件特别愧疚的事情,出差半个月回来,芽芽看见我,抱着我的腿,在我怀里撒娇,一幅母慈子孝的画面,可是这种时间持续了一天以后,芽芽妈什么事情都没做,眼看晚上十点了,芽芽也不睡。
我最后的耐心也没了,看着他扭来扭去,弄了一地的垃圾,终于忍不住哄了起来,情急之下还拍了他两巴掌。芽芽害怕地眨了眨眼睛,但是也没有抛开。过了一会,说妈妈“你怎么这么凶,你看看你的表情,为什么不能慢慢说。”看着宝宝大大的眼睛,突然觉得自己为什么不能好好对待他。
为什么挨打也不跑
成年人遇到危险,会躲避,会跑,为什么孩子看到这个情况,还不知道躲闪呢?
01跑了也会挨打
“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是我们传统的育儿观念。但是很多时候,父母打孩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做了多么大的错事,而是因为工作、生活遇到了困难,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遇到孩子的一丁点问题,就会选择用孩子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使得孩子一方面极度害怕,另一方面害怕跑了后更生气,打骂的程度只会加剧。不如不跑不躲,等着爸爸妈妈发脾气。
如果你的宝宝也属于看到爸妈发脾气不躲闪的类型,爸爸妈妈要首先想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冤枉了他们?是不是自己的情绪影响了陪伴孩子的心情?是不是自己错误让孩子产生了恐惧?
芽芽妈温馨提示:教育孩子有一千种方法,打骂是最错误的方法,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发泄情绪的通道。
02极度恐惧 自我保护
心理学对于自我保护机制是这样描述的:人、动物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时,会立刻自我判断,如果幸免于难,便会主动逃跑;如果无法改变,就会站在原地,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僵硬不动。
面对父母发抖、狰狞的表情,有些孩子反而僵在原地,面部苍白,眼睛都不敢睁开,脚也无法移动了。如果你的孩子出于这种反应,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再用这种方式吓唬孩子,对他们的心理带来压力。
03沉默的反抗
有的爸妈说,我的孩子太倔了,举起巴掌,孩子反而一脸的视死如归,你打吧,无所谓,我不哭也不跑。这种状态就是在消极反抗父母的行为。
04大吼大叫
爸爸妈妈是宝宝最亲近的人,可是总有一些家长会被错误的育儿观念所影响,比如“一天不打上房揭瓦”,那么每天都被打骂的孩子是不是真的很乖巧?
芽芽妈同事的小孩,已经过了沉默反抗的阶段,面对父母的指责和打骂,反而开始大吼大叫,咬牙切齿,和父母顶嘴,躲避父母的巴掌。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这种表现,一定要停止你的行为,有些孩子本身就容易走极端。打骂并不能让他们乖乖做事,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互相伤害。
05离家出走
芽芽妈小时候被打骂,会想到离家出走,让爸爸妈妈暂时找不到我,等我回去的时候就会珍惜我在的时候,不要一发脾气就说我。
那么做父母也要和宝宝共情,如果经常打骂孩子,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找回来又是一顿打骂,如果孩子性格较敏感、脆弱,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到时候再心痛也晚了。
长期打骂的后果
爸爸妈妈对孩子长期的打骂,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会让他们产生恐惧感,尤其是三岁之前的孩子,他们的神经发育正在完善,恐吓、暴力等态度和行为会让他们长期紧张、恐惧,做噩梦。
其次,会让他们感到孤独。尤其是当街、当众教训孩子,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损害,长期压抑、沉闷,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老师、家人沟通,孤僻难接近。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解释,父母的暴躁会让性格倔强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形成攻击性人格;对于性格懦弱的孩子,会让他们产生害怕心理,表现懦弱,形成讨好、胆小等性格。
如何教育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换位思考,自己小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关爱,遇事不慌、温柔宽容的妈妈是自己最喜欢的。
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错误,会采取面壁、责骂、打屁股等行为,可是孩子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这个时候,要找到恰当的时机,在宝宝心情好的时候,耐心地和他们探讨,尊重他们对自己的反馈行为,不管是不是找借口、找理由,都要尊重他们的行为,而不是继续责骂。
芽芽妈叨叨
面对父母突然而来的发脾气和打骂,你的宝宝是什么反应?
参考文献【1】Alfred Adler,《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牧之,《儿童行为心理学》,台海出版社,2020【3】李群锋,《儿童情绪心理学》,古吴轩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