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故事 催出来的慢性子
慢性子是催出来的
节选自《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文/杨杰
孩子之所以这么慢,其实是父母催出来的。
一凡是一个朋友家的孩子,7岁,读二年级,这个孩子很爱看书,成绩也不错,但就是磨蹭,做作业的时候,中间容易分神,会停下来玩。如果说好全家一起出门,催促他无数次都无动于衷,直到大人开门下楼,他才匆忙去穿鞋穿袜子,嚷着让爸爸妈妈等他。因这个孩子凡事磨蹭,所以家里催促声不绝于耳,实在不行就动手去拉他。
我隐约感觉,其实孩子未必如妈妈描述的那样,比如她给我举了个例子,去年她们夫妻同时出差,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那几天孩子自己起床吃早点上学,晚上在托管那里吃完饭自己回家,整个一周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妈妈走的时候要求的事情,孩子都非常用心地记,每天按照妈妈说的做。一个八岁的孩子能独自生活一周,是挺了不起的事情,没有人在旁边催,他不是也能完成得很好吗?
于是,我就给妈妈“布置”了一个作业: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只观察,不催促,记录孩子做每件事情的起止时间。在妈妈给我的记录中,孩子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做了9道题,写了一页练字,还做了一页语文辅导卷和数学辅导卷。孩子中间没有休息,每做完一项,在桌子前玩点小玩意,只是还存在写写停停、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份记录出来,妈妈自己也认识到,好像孩子做得还不算慢。至于“只观察,不催促”,孩子的妈妈没有完全做到,她说到后来还是忍不住提醒、催促孩子。
我感觉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父母身上,为了印证这个猜测,我提出要到她家里坐一坐,观察一下孩子和父母的互动方式。我发现孩子真不是一般的爱看书,他看得非常投入,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们的话题自然也就转移到孩子的学习和阅读方面,妈妈让一凡带我看看他的书架。他就找他的书给我看,种类还挺多,我看完还给他,他放在书架上,妈妈在旁边告诉他摆放的方法。孩子似乎对我们的闲聊也蛮感兴趣,他就边看边听,妈妈又提醒他不要低头,不要在床上看书,一凡先是仿佛没听见,妈妈催了几次以后,他干脆坐到被子上。妈妈试图把他从被子上催到书桌前,直到我走这个要求都没有达成,难怪妈妈有挫败感。
我在她家大约一个半小时,粗略地算了算,妈妈催促了他七八次,还不算提醒和指导。我的猜测没错,孩子之所以这么慢,其实是父母催出来的。父母催一次不管用,就频繁地催,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屏蔽”父母的催促,催了他好几遍,他才如梦方醒的样子,然后做出一点小改变,平息父母的催促。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孩子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惰性,凡事等着父母催,如果父母催得不急,他就认为不必着急,反正他们会继续催的。
改变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停止这种父母积极、孩子消极的互动方式,父母不再催促他,和孩子做一个约定,对他提出要求,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当然,前提是父母能控制住自己的催促欲望,学会观察孩子,并能判断出孩子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