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

虹野:缺爱的“孝”能“顺”吗?

2015-08-25 08:15:48家教故事
文/虹野 孝,从耂,从子。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一个头发稀少的老人,怀里抱一个孩“子”。“孝”字既能让孩子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又能

  虹野:缺爱的“孝”能“顺”吗?

文/虹野

  孝,从耂,从子。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一个头发稀少的老人,怀里抱一个孩“子”。“孝”字既能让孩子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又能让孩子心中升起搀扶年老的父母之情。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但是随着“孝道”在古代几千年的发展,“孝”慢慢就变成了单方面的子女“孝顺”父母了,就有了“父命不可违”,也酿成了无数的悲剧。

  近日微信上流传着一篇文章《孝道是人性的逆袭》。文章指出,孝这个字,其实有点空,真正要命的,是“顺”这个字。顺,即孩子“顺”老人的意。这样做的代价是,孩子的真实自我被牺牲了。孝道,就是在鼓励孩子发展假自我,不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成为他自己,而是以父母的感受为中心,成为父母期待中的那个虚假的人。这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乃至现在的客体关系心理学都是相悖的。

  乍一听,似乎违背了传统文化人伦常理,但是放在现在社会中,尤其是在现在的教育中关于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仔细考量,却又不无道理。

  “孝”本身是子女处理与父母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而“顺”则成为了行为方式,变成了“孝”的表现形式。如果是成人,性格、情感都已经形成,顺父母之命,阳奉阴违,顶多是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但是在孩童之际却是有莫大的伤害。很容易使得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发生背离。而且“孝”在我们的文化中,仅仅是对子女的行为的规范,而没有考虑到子女的独立人格的问题,只有等到“媳妇熬成婆”的时候,才能享受到子女的“孝顺”,才会有自己的独立的人格。所以长期下来,父母子女意见不同发生口角,也是屡见不鲜的,这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不能简单说“人心不古”、“孝道”缺失,而应该说现在社会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解构和建构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正如孔子在《论语》中说的那样:“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放在现在,我们出去打工都是很不孝顺的事情了。

  上面仅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解释“孝顺”在现代社会中存在解构现象。但是如何再重新建构新型的“子女和父母”关系的道德规范呢?仅仅靠过去的“孝”的内涵很显然是做不到的。毕竟,过去的“孝”是用道德规范来约束,而现在社会关系和过去变化很大,社会发展的也很迅速,仅仅用“孝”来约束“子女和父母关系”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我们用法律规定了子女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探望父母,以此来强制子女尽孝,却依然无法解决现在子女尽孝的客观问题。

  在这里必须再回归到“孝”的来源,其源自于父母子女之间的“爱”。正是“爱”使得父母爱护子女,子女赡养父母。但是由于我们过多的强调了“孝”,所以“爱”在家庭中显得比较匮乏。

  希腊人把爱分为三种:自私的爱,无私的爱,友爱。自私的爱,目的在于占有;无私的爱,即富有牺牲的爱,这种爱不要求回报;友爱,即朋友之间的爱。后两种则大概起源于自私的爱。自私的爱定义为“天生的欲望”,生物亲缘本能是自私的爱。

  而“孝”则可算是无私的爱的范畴。但是“孝”不是无中生有的,孩子需要在“天生的欲望”中,理解到父母的“爱”之后,才会把自己自私的爱转变为无私的爱即“孝”。即便如此,“孝”也不能是单方面服从和服从的“爱”,这里有双方的独立人格的尊重,“爱”才会长久。

  而纵观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哪里有学生“爱的教育”?哪里有孩子们“天生的欲望”的释放?我们整个宏观的或者微观的教育都充斥着“顺从”,没有“自私的爱”的经历,怎么能理解“无私的爱”?哪怕是被“孝”的道德规范的“顺”的行为方式,其内心依然有个自我在呐喊,等到变成了“婆婆”再来收拾“媳妇”。

  在我们整个社会打算重拾“孝道”,重塑家庭关系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家庭和社会中的“爱”的因素,要让人体验到“爱”,只有有了“爱”的“孝”才会顺!!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