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

解析“英式教育”,总结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2015-11-16 15:34:51家教故事
在中国,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可是在英国,父母们却有意地“花钱”培养孩子顽皮。每个周末都会为孩子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出动),就是去

在中国,要乖,要听话,不捣蛋的孩子似乎更赢得父母的赞赏。可是在英国,父母们却有意地“花钱”培养孩子顽皮。每个周末都会为孩子活动,不是到某个朋友家吃饭(往往是全家出动),就是去某个小朋友的生日派对,或者是去游泳、踢球。总之,英国父母很少让孩子呆在家里看电视。

除此以外,英国“老外们”的育儿经,还有那些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呢?

9.jpg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个中国人到国外去做家教,当他想要按照国内的做法准备教孩子识字的时,主人却明确告诉他:只需带孩子到附近的一个游乐场去玩就行。孩子的父亲告诉他:“陪孩子玩就是最好的家教。”

在环保游乐场,小男孩尽情地玩,而且还动手做各种环保工具,如环保餐具、环保包装袋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问很多专业的问题,而大人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护小男孩的安全和回答他的提问。


二、英国式的兴趣小组——为顽皮埋单

英国爸妈推崇孩子多“向外走”参加活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俱乐部中,父母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这些兴趣小组大多是免费的,而且没有强制的教学计划,参加这个小组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在玩乐中结识朋友,同时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

自由、独立,娱乐为主是英式“兴趣班”重要特点,孩子在这些兴趣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性,父母也是全力支持。一些社区活动的表演会,兴趣班的成果展等活动,父母都是郑重其事地参与其中,因为英国父母认为,多活动的“顽皮”孩子更聪明!所以他们往往很乐意为孩子的顽皮活动“埋单”。


三、道德不靠教导,而在于感染

英国中小学校里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平常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如何自律以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分子。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是英国人的核心道德观。英国父母普遍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英国学校还普遍鼓励孩子饲养小动物,组织学生到敬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不要求孩子们去死记硬背一些道德准则,但是,要求孩子们从心灵深处、从日常生活中懂得和理解伦理道德。


四、把餐桌当成课堂,进餐教育不可少

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孩子长到一周岁至一周岁半时,开始喜欢自己用汤匙喝汤吃菜。英国父母很少“插手”喂孩子吃东西,他们认为孩子自己进食标志着一种对人格独立的向往。

杜绝偏食、挑食。英国父母认为孩子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多是幼儿时期迁就造成的,因而如果宝宝一个劲儿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父母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他们还认为,餐桌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还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