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三观 | 孔融让梨是美德?你错了
孔融让梨是美德?你错了
作者:董强
首先,孔融让梨的故事应该是后人虚构的,不过考虑到它流传甚广,堪称本国第一家教素材,所以我还是以它为题了。我主要想说明用这种方式要求儿童,会有什么副作用。
大约是前年,我在网易微博说过这个话题,有幸得到一位网友的评点,他提到了孔融童年时的张俭事件,比让梨的传说更矫情更狗血。
张俭,就是谭嗣同绝命诗里“望门投止思张俭”的张俭,此人奇葩的生平事迹不详述了,有兴趣的请自行搜索。简单说就是张俭犯了案子,牵连到孔家,然后孔融和他哥争着坐牢。
我估计让梨的故事可能就是这一事件的童话版、低幼版。(小红帽、白雪公主早期也是少儿不宜的)这两个版本的心理学含义是差不多的:都是通过压抑个人欲望,牺牲个人利益,来赢得道德上的赞誉。再引申下去:你也许会说,这种赞美有什么意义呢?不实惠啊。错,在一个以德治国的社会,装逼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
别误会,我说的是东汉。赵宣守孝20年,住在墓道里,成为全国道德模范,眼看要被提拔进班子了,可惜功亏一篑,被陈蕃发现居然生了5个小孩,杀了。陈本人也是装逼高手,把自家搞得一团糟,还自称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你承认自己懒会死啊?
打岔结束,回到孔融,这种行为方式对个人心理有什么危害呢?看看成年孔融就知道了:孔融做了官之后,某天看见路边有人上坟,就直接让属下把那人抓来杀了。他的理由是:我觉得他哭的很假,不是真孝子……为什么啊为什么,孔先生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其实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心理扭曲的典型路径:靠压制正常欲望来换取赞扬,久之失去情感觉察能力,伦理成为唯一标准;因为缺乏共情,无法想象他人内心的复杂,反而对自己的眼光非常自信,以为能一眼看穿别人。(回想一下,你学生时代有没有遇到这样的老师?)
再后来,孔融还提出了“容器论”,他认为孩子不需要对父母感恩,因为孩子只是父母性欲的副产品,母亲只是孩子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容器而已。这种观点今天看来都足够另类,可以想象在当时引发的恐慌。这是一个让儒家人士很尴尬的事情,因为孔融是孔子后裔,儒家正宗代言人啊,情何以堪。所以最后,孔融被曹操一掌拍死,其实是帮很多人缓解了焦虑。
这仍然是注定的一步,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应该、没有欢喜;养儿就是为防老,孝敬老人就是对父母养育的回报,双方的合作最终是为了建立一个父慈子孝的样板,那把对方当做容器有何不可呢?但,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拥抱,无数次的抚摸,无数次的矜持、矫情、发嗲,在对方面前暴露过自己的脆弱和忧伤,那你一定会觉得亲人之间,除了容器,还有别的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当孔融面对死亡的时候,他恳求执法人员放过孩子,而他的孩子却说:覆巢之下、宁有完卵?又是超级的理智,又是一个早熟的儿童。难道你没有觉得这里缺少了一些什么吗?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两家人让梨的漫画,其中的反复曲折让人崩溃。可我觉得,如果真能在“让”的过程中完成如此复杂的思考,那倒也不错。实际上,很多人因为早期教育的影响,他的“让”是自动化的,无法自控的,每次“让”后会骂自己不争气,或发无名火,可下次还是没有勇气说“我要”。
有个女生,每次购物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实际上她每月的工资都花不完的,根本算不上败家),因为她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俭以养德”,这其实是孔融让梨的另一种表达,还是通过放弃自身的需求,来回避和周围世界的矛盾冲突,并以此占据道德制高点。
写到最后,想起当初另一位网友说的:孔融让梨其实是一个彻底失败的家教故事,弟弟知道让哥哥,哥哥却不知道让弟弟,说明在孔家,受教育时间越长,道德水准越低。
99%的中国家长困扰于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家长公会」(微信号:Parents_Guild),每天一堂家长必修课,影响孩子的一生。
※转载请标注来自微信公众号「家长公会」(Parents_Gu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