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家庭教育 > 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

学生家长老师演绎校园版《手机》

2010-08-16 21:44:00家教故事
配图:来源百度 学生家长老师演绎校园版《手机》 学生想用手机“显摆”,便对家长提出条件:“成绩上去,就得买手机”;还有家长因为随时能找到孩子,便给孩子买了手机……随着生活条

学生家长老师演绎校园版《手机》

配图:来源百度

学生家长老师演绎校园版《手机》

学生想用手机“显摆”,便对家长提出条件:“成绩上去,就得买手机”;还有家长因为随时能找到孩子,便给孩子买了手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拥有手机的中学生也多了起来。而中学生拥有手机,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在连日采访中,记者发现学生、家长、老师因为一个小小的手机而演绎出了一系列新版本的《手机》故事。

[手机故事1]

孩子手机课堂出声家长一周被约谈三次

张同学今年读高一,她告诉记者班里总共有45个人,有手机的同学有16个。但班里有个姓赵的男孩子,制造的手机故事现在成了同学们课后的笑料。赵同学自从买了手机后,就常常给同学们“秀”他的手机,因为手机的事儿一周之内其家长被请了三次。

一次,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突然一阵狗叫声在教室里狂响不止,顿时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同学们的注意力被这条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狗”吸引了过去。老师也在纳闷,教室里怎么会闯进来狗呢。这时,赵同学掏出手机,按下了静音才中止了这段课堂插曲。原来这逼真的狗叫是赵同学设置的趣味铃音,大家看到这情景哄堂大笑,老师也万般无奈,费了半天工夫才把同学们的注意力拉回来。

课后,根据学校规定老师代管了手机,等家长来领取。这才是头一遭。第二回更是让老师头疼。这回赵同学倒是把铃音调成了振动,但是在课堂上偷偷发短信,正当他发得不亦乐乎时,被老师逮个正着,于是历史重演,又一次手机代管,请来了家长。一回丑,二回糗,三回连同学都见怪不怪,记不得缘由了,反正手机已经又到了老师办公室等着家长来领了。

赵同学的手机故事已经成了班里同学的笑料,据同学反映,不少班级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对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学校和家长也都为此事伤透脑筋。

[手机故事2]

同学玩闹发“暧昧”信息家长误解让手机“跳楼”

乔先生一提起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就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手机可不是个好东西,儿子用了两个手机,自己也和儿子生了两回气,有个手机也最终因为误解“跳了楼”。

乔先生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为了方便他和孩子随时联系,就给上高中的儿子买了款手机。儿子平时学习挺努力,也并没有因为用手机耽误学习。能随时找到儿子,那乔先生又怎么会因为手机生气呢?

乔先生给儿子买了手机之后,没过多久居然发现孩子手机里面经常出现奇怪的短信,这些言辞“娇滴滴”的短信似乎都来自一个女孩子之手,语气极尽暧昧、妩媚,让乔先生看了不禁对儿子大发雷霆。但儿子却对父亲的态度毫不在乎,这风轻云淡的回应更让其父震怒。几句话说不到一起,犯了牛脾气的乔先生就一把抓起惹祸的手机扔出五楼的窗外。父亲解了气,儿子却积了一肚子怨气,原来这短信是出自一男生之手,两个人关系好,这样做只是觉得好玩。事后乔先生向学校老师证实,才得知这手机号码的主人确实是个男孩子。现在一提起这件事,乔先生还是直摇头。

把手机扔了,不能随时找到儿子的乔先生只好又给儿子配置了第二部手机,可谁知这个手机却给儿子添了麻烦。在一次考试中,乔先生的儿子答完了卷子之后,本意是掏出手机看看时间,谁知就是这一掏,被老师发现,出了岔子。老师凭经验判断这孩子肯定是用手机作了弊,当着全班同学声色俱厉地把乔先生的儿子训斥了一通。乔先生的儿子觉得很是委屈,发誓再也不用手机了。

[手机故事3]

父母好意买手机怎知手机像“手雷”

在某学校上学的小温同学由于住校,每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平时学校管理比较严格,不让住校生出学校。家长商量了一下,给他买了个手机以方便和他联系。刚开始的时候,小温还很高兴,有了手机真的很好,可以和要好的朋友及时联系,有个大事小情的也可以通知家长。同寝室的同学有事情需要用电话的,也就不想去学校门口打IC卡电话了,总是借小温的手机用。大家平时住在一个寝室关系都还不错的,他不好意思拒绝,也就让室友用了。可第一个月,手机费就用了200多元。这样的情况让小温很伤脑筋,因为家长每个月只给他50元电话费,超支了这么多只能从自己的生活费上拿出来填补了。

第二个月,小温就不敢像上个月那么大方了,有同学借手机,就借口说手机没电了,或是停机了。没几天,班里就风言风语,大家都说小温太小气,不想让别人用手机还说瞎话。小温对寝室的室友解释了好几遍,大家听了都尴尬地笑笑,而小温和室友的关系也渐渐地淡了。

怎么办?苦恼的小温既舍不下同学间的友情,又没能力支付额外的手机费,现在小温拿着手机像“手雷”,他不知究竟该如何处理,干脆把手机又还给了父母。

[手机故事4]

学生用手机阔气家长掏费用憋气

最近几天,在外企工作的田女士和自己读高中的女儿正在怄气。“刚买了个‘三星’还没用几天,又要买‘摩托罗拉’的什么超薄手机,怎么说都不听。”田女士说自己最近半年已经在女儿的带动下换了两部手机了,“都是我家妞淘汰下来的,崭新的机器卖吧不值几个钱,只有自己用了。”

田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女儿读高二,由于上的是寄宿学校,刚读高中就给她配了一部手机。没想到开了这头可好,几乎三两个月换一次手机,“市场上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她比兔子还快。你说这手机更新也太快了点吧。”田女士无奈地感叹道。

而这学期刚开学,不知怎么地,田女士的女儿从学校回来就要求换一部“摩托罗拉”天天在电视上做广告的超薄手机。因为田女士不答应,小姑娘这两天回家都板着脸根本不和妈妈说话。“估计这次还得买,看这架势再有两天我就扛不住了。”田女士说自己明知道孩子就是为了攀比,可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经不起她软磨硬泡啊。”

与快速更新手机相比,让田女士更头疼的是女儿的手机费日渐看涨,刚开始几十块,后来一百多,现在每个月差不多都要200多块钱了。“有一段时间,每个月就给她充100块钱。结果一停机,她把饭钱全省下来充电话费去了,实在没办法只能继续给她充钱。”田女士说自己现在面对女儿,最头疼的就是手机问题。“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解决的办法。”田女士陷入迷惘中。

[手机故事5]

一堂课发了20条短信

用短信聊天是初中学生“手机一族”最乐意干的事情。采访中一位高二的女生告诉记者,家里自从给她买了手机后,她每天回到家一有空就不停地按手机发短信。有时候上课还鬼使神差地就摆弄起手机来,发个短信给同学或朋友,然后一边心不在焉听课一边等回复,收到信息再回过去,这样一来一去地热聊,最多一次一堂课发了20条短信,有的短信简短得只有一个字或一个标点符号,还有网络上常用的字母简称、表情符号,感觉很像是网络聊天。

学生家长老师演绎校园版《手机》

(配图:来源网络)

[专家观点]

学生用手机是奢侈原则上不支持

在郑州大学心理研究所赵山明教授看来,中学生用手机这种现象出现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社会问题,但是手机对学生来说应该算奢侈品,原则上不支持学生把手机带进校园。”赵教授表示。

赵教授说,孩子们的好奇心强,及时掌握这些现代化电器是有好处,但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成熟时期,抵御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有的学生还利用手机在考试时作弊,必须要对此加以引导和教育。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中学生可能相互攀比,这就会对没有能力用手机的同学造成伤害,所以学校一定要正确引导。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受到过多干扰,过于频 繁的联系也不适合学生,家庭电话,校内公用电话等通讯工具完全可以满足学生需求。

而家长为孩子们配手机更多的时候是处于一种控制心理,为什么不回家,去哪儿玩了等等。家长们希望借助手机这一工具,控制孩子、拴住孩子,约束其行为,而非很多家长所言的“必需”。赵教授认为,这些正是在独生子女情况下家长将孩子视为自己私有财产的表现

“要让学生形成自我责任意识,首先就要杜绝孩子花父母的钱进行奢侈消费。”赵教授认为,家长有义务满足孩子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娱乐需求,却不应该纵容类似手机这样购买、使用都需付费的奢侈品,因为这样不能让孩子形成只有通过自己劳动挣来的报酬才能真正为我所有的独立意识。“无法让孩子们建立自我责任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