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才女获耶鲁全额奖学金,家庭教育是成功关键!
写在开篇: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李思琳,4岁开始学钢琴;8岁和理查德·克莱德曼同台演奏《我爱北京天安门》;10岁录制发行童谣专辑《幸福》,成为当时整个亚洲年龄最小的签约歌手,被称为“童星”;13岁发行赞美诗发烧专辑《奇异恩典》,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17岁高中未毕业,即被美国耶鲁大学提前录取并获全额奖学金;18岁发行原创个人专辑《单纯时刻》,担任全部歌曲的作曲和编曲以及和声。
看到这样的履历,也许你会感慨,这是天才,我们家孩子就是一普通孩子,没办法比。但在母亲林静看来,李思琳确实有过人之处,但孩子一直以来对音乐的喜爱,骨子里坚毅不放弃的性格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最关键的还是跟他们夫妻俩从小对孩子文化的输出、好习惯的培养和严格要求有关。
一、才女李思琳成长记——不走常规路
成长在音乐人家庭的李思琳,像许多孩子一样小小年纪就开始学钢琴,但她天生的乐感和创造力注定了她不会安于仅仅掌握弹奏技巧。作曲的天分幼年时已初露端倪。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作曲家妈妈林静回忆说,女儿5岁的某一天,在弹琴时大发感慨,问她“这些作曲家还活着吗?他们真伟大,我想成为那样的人”。从此,幼小的她便常常用白纸自己画五线谱和音符,天真地说“我在作曲呢!”“她弹自然小调,会突然兴起,说妈妈我想升so变成和声小调,我说没问题,想怎么变都行,但先把原谱弹好再变。”林静笑说,李思琳弹过的练习曲都会被她自己根据曲子的感觉起各种各样童真的名字,比如《快乐的小白兔》、《可爱的小公主》等,藏不住的创作欲望呼之欲出。
在林静看来,女儿的音乐感觉和领悟力相当出色,这是能进行乐曲创作的必备因素。“很小的时候弹《映山红》,我跟她讲要表达优美中带着忧伤的感觉,讲过电影背景后放手让她去处理,她自然就能做到;弹《茉莉花》,我只说要感觉到琴声从手指间出来带着香气,她就能准确地感受到并表达出来。”从事音乐行业多年的爸爸李广平也说:“她的耳朵条件非常好,对音乐很敏感,无论是乐音还是噪音,她都能分辨出音高。”不仅如此,李思琳还具有超强的音乐记忆力,听过一两遍的乐曲就能记得很牢,看场电影回来立刻就能弹出主题曲。
也许是儿时奠定的兴趣和基础,13岁时,已经弹得一手好琴、出过一张歌唱专辑的李思琳,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从广州到北京,举家迁徙,这是李思琳自己选择的道路。在此之前,带着上帝之手缔造的乐感和天生一副清亮干净的好嗓子,李思琳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钢琴比赛和歌唱比赛,还曾在8岁时与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同台演奏双钢琴。
许多人包括当时她的父母都以为,她是必定要专攻钢琴或声乐的了。而李思琳却说,只是弹琴和唱歌太肤浅太片面了,想玩高端、学作曲,从全局上玩转音乐。因此她暗暗地将目光瞄准了中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作曲对我来说不是件特别难的事。但纯粹从技术角度写一条旋律或一首歌,效果绝对比不上用自己音乐的灵感去配合技术。”李思琳的作曲老师及时给了她肯定:她有天生的旋律美感。有的人作曲是用技术做出来的,但她的作品是自然而然流出来的。
二、不要当音乐偏才,而要当耶鲁全才
音乐似乎已经充斥了李思琳全部的生命。小小年纪,仿佛已经可以看到她在音乐专业上笃定的光明道路。然而,这个兴趣广泛、不甘在单一轨道上行走的女孩又一次打破了自己的局限:她要申请综合性大学,并且是全球最顶尖的综合性大学。
李思琳第一次拜访耶鲁大学是2011年暑假去美国波士顿参加钢琴和作曲比赛的时候。“我先去哈佛校园转了一圈,没什么感觉。但一到耶鲁,便一见钟情爱上了它的校园。我是挺感性的人,站在那里,突然特别想努力一把考上这个学校。”当时周围的人都说她疯了,毕竟,常年作为音乐专业艺术生,要在文化课上与那些重点中学高强度文化课训练过的尖子生竞争综合性大学的名额,优势何在?“但我就是想磨练一下自己,搏一搏,而且,我只申请了耶鲁大学一所学校。”
没有找中介,没有上语言培训班,李思琳朝着一个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的梦想在进发。回忆起整个准备过程,李思琳说“那是个掉了一层皮的故事”。自己在网上找资源、做练习,在兼顾白天正常的学业和练琴之外,晚上就在家抱着书磨,最终获得了SAT 2040、托福112的成绩。“不算高,人家的SAT都在2300以上,就我还这么大的胆子敢去报。”
面试她的是耶鲁大学北京校友会的主席,“一个特别渊博特别聪明的美国老教授。”面对着这位在中国待了近30年,比她还了解中国的面试官,李思琳淡定地和他聊足了两个多小时。“我们谈文学、谈科学,还一起讨论电影《傲慢与偏见》的N个不同版本的比较,谈到刚上映的《安娜·卡列尼娜》。他无所不知,连音乐圈里很冷门的潘德列夫斯基都非常了解。能成为这样的人,是我一辈子的目标。”
或许是因为李思琳面试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思考深度;或许是因为她说喜欢自助游,曾在巴黎和上班族一起坐地铁、挤公交,在柏林用脚把林荫大道来回走了个遍;又或许是她上传了自创自唱的流行歌、自己弹奏的肖邦《谐谑曲》以及自己作曲的六重奏谱子……这个不仅在音乐上颇有天分和造诣,而且能勇敢走出局限拥有通才潜力的年轻女孩,获得了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提前录取。她不是以艺术生的身份去学音乐,而是像其他顶尖高手一样,去接受通识教育,未来,她说想读人文历史和国际关系专业,为跨文化交流做点事。“但我绝对不会放弃音乐。”
三、优秀孩子的塑造需要靠父母的“引导”和“以身作则”
敢于突破既定道路,源于父母在爱的基础上给予的尊重。
上帝似乎特别眷顾李思琳,她的优秀可谓是360度无死角。在父母眼中,对一个优秀孩子的塑造需要靠“引导”和“以身作则”。
“李思琳4岁时主动要求学钢琴,我首先告诉她会很苦,问她能否坚持,她点头,我才让她学。”林静说。看过太多被父母逼着学琴的孩子,她和丈夫都是搞音乐的,却并没有主动让孩子学音乐。“我会偶尔‘引诱’她一下,弹好听的曲子给她听,引起她的兴趣。家长要做的是引导,给她播种,让她自己因为有那份感动而主动想去做。这才是发自她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我们硬塞给她的。”
妈妈负责专业素养,爸爸则带给孩子通识教育。“我们家书满为患,”李广平说,“三口人,大量的时间是在一起的,在家各自看书、听音乐、聊天。家庭氛围的影响最重要,如果不是学习型家庭,不是充满爱的家庭,孩子不可能有今天。”李广平夫妇在家很少看电视,也不玩游戏,用自己的习惯和行动去影响孩子。“如果叫孩子去学习,自己却打麻将,是不现实的。”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在爱的基础上尊重孩子,并且,孩子要进行通识教育。”
李广平认为,“作为音乐创作者,必须要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如果音乐家没有文化,仅仅靠技术,走不深也走不远。”他给女儿推荐许多他读过的“大文化”的书籍,都是与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有关的通识性的东西,会鼓励孩子看英文原版小说,也会推荐龙应台、柴静的文章,有价值的东西他还会打印出来给孩子看,希望能在女儿学音乐的过程中也尽可能涉猎更多的文化知识,开拓眼界。“我们让孩子养成习惯,出门包里必然放本书,参加活动的间隙、堵车时、排队时,一有空就看书,不要浪费时间。”
李广平还会陪女儿看电影,这也是李思琳最喜欢的事情。“从她小时候起,我就陪她看过很多电影,包括一些比较枯燥的题材。我们的方法是边看边解释。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涉及美国文化背景,有财税、法律知识;《阿甘正传》,有很多美国历史事件。我觉得这个年纪有些东西她未必明白,所以会给她讲解电影背后的文化知识,在看的过程中她能吸收得更好。”
而作为要强的母亲,林静对女儿要求更为严格。从李思琳很小起,每次去钢琴、唱歌演出回来,她都会对女儿说,“晚会到此结束,回到家卸了妆你就是个普通的小学生。”通常在舞台后面化妆候场时,李思琳也在看书或者做作业。“我一直认为,文艺能给生活添彩,就像烟花一样,生活中少了这样的灿烂会有点小小的遗憾,但不可能每天都放烟花。”她甚至还带着李思琳去学过奥数,成绩一样排在前面,“谁说学艺术的孩子数理化就学不好?我们就是要证明艺术生也一样能学好,只是因为要花更多的时间练琴学专业,而有所取舍罢了。巴哈的副调你都能两只手弹四个声部,凭什么数学学不好?”林静认为,孩子能与耶鲁结缘,正是因为他们夫妻俩从小对孩子文化的输出、好习惯的培养和严格要求。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长颈鹿亲子 ID:changjinglu-qinzi
给你惊喜的长颈鹿APP——找到好玩的儿童活动,记录珍贵的亲子瞬间。
下载APP:1、在微信导航栏“下载APP”处下载
2、安卓版:360市场、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宝搜索“长颈鹿”
- 上一篇
做个通识的孩子,就读此文
1、中国多个第一 (1)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 (2)第一位女飞行员:武秀梅 (3)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4)第一位女将军:李贞 (5)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妹 (6)第一位女外交家:冯燎 (7)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予 (8)第一位女诗人:蔡琰 (9)第一位女博士:韦钰 (10)第一位女
- 下一篇
中国远古神话是这样的
刘静波语文导读: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多少是你没有听说过的,又或是耳熟能详的,来了解一下吧。 盘古开天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