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闻频出,优胜教育事件撕开在线教育虚假繁荣“外衣”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 王立芳)教育机构优胜教育“爆雷”事件持续发酵。员工讨薪、家长退费、被传倒闭……这家全国知名的K12(即基础教育)教育培训机构似乎已经失控,创始人陈昊更是在直播中痛哭回应“跑路”。大厦不会在一夜之间倾塌,优胜教育的“下坡路”早已有迹可循。直线下降的财务指标、快速扩张导致的资金困局……种种信号早已预示了优胜教育的命运。
而优胜教育并不是今年第一家“爆雷”的教育培训机构。好未来自曝财务造假、跟谁学频遭机构做空股价大幅下跌,在线教育企业为了抢占份额快速烧钱扩张和大手笔投入营销活动的虚假繁荣泡沫正在逐步被戳破,国内在线教育行业的光鲜外表下其实还有更残酷的一面。
优胜教育资金问题出现已久
背景资料显示,优胜教育成立于1999年,公司的创始人和实控人均为陈昊。从2004年起开始正式产业化、商业化运作,旗下有多项教育及培训项目,优胜教育个性化学习中心已经遍及400多个大中城市,多达1000余家,每年新开业校区量保持30%-50%的增速。
截至目前,优胜教育共获得五轮融资,分别为2011年8月获天使轮融资、2012年1月获A轮融资、2013年1月获B轮融资、2014年4月获C轮融资、2016年4月完成D轮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优胜教育在全国各地状况频出,主要涉及培训退费难、办学不规范、拖欠员工工资等。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一批老牌线下教育机构“转战”线上,而在转型过程中,优胜教育再次陷入欠薪丑闻,今年4月,陈昊发表公开声明为拖欠员工工资致歉,并表示会承担家长和员工的损失。
已经离职的一位优胜教育某校区校长在接受中国商报采访时表示,优胜教育的校区有三种运营模式,分别是直营、代管和加盟,其中直营、代管是优胜教育自己管理,加盟学校则由加盟商独立运营。此次“爆雷”的大多是直营和代管校区。“其实从去年12月开始,集团资金链就出现问题。今年8月,整个集团的学费营收有3000多万元(人民币,除特别标注外,单位下同),但是校区的工资、老师的工资都没有发。有的校区闹得厉害就给发了一部分,但也就是两三万元,甚至一个校区就给1万元。”
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陈昊及优胜教育团队选择“卖身求存”。今年5月,A股上市企业*ST金洲宣布,拟以不超过5亿元收购北京优胜腾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优胜教育母公司)100%股权。一方面,优胜教育希望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走出疫情造成的低谷,另一方面,*ST金洲需要借助此番并购扭转股价下行的态势。
中国商报记者查阅财报发现,2017年至2019年,优胜教育实现营收分别为3.08亿元、3.53亿元、3.57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864.12万元、5919.92万元、5339.52万元。增速方面,营收增速已由2018年的14%下降至2019年的1%;净利润由53%的正增长转为-10%的负增长。
5亿元“卖身钱”还没顺利到账,优胜教育就撑不住了。10月10日,优胜教育经营主体北京优胜辉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10月12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众号发布“关于谨慎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消费警示”,优胜教育在此期间共接到投诉193件,解决率为3.63%,并已第三次上榜;10月14日,公司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同一天公司法人由陈昊变更为唐芳琼。
10月21日,深交所向*ST金洲发出关注函表示,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家长前往优胜教育北京总部办理学费退费时,发现其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同时,优胜教育在多地校区均出现关门的现象,学生家长退费困难重重,公司卷入大量司法诉讼当中”等情况,要求*ST金洲核查并说明媒体报道有关情况是否属实。
在线教育机构成“爆雷”重灾区
拥有亿万元级市场容量且潜在用户规模庞大的在线教育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热门赛道,其中K12在线教育的竞争尤为激烈。疫情暴发以来,在国内线下教育培训机构遭受冲击的同时,在线教育因为搭载了互联网的快车,迎来了“高光”时刻。
然而,疫情对于在线教育行业只是转折,而非转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流量逐渐回归均值,在线教育行业迎来更大的挑战。
今年4月,在线教育平台跟谁学再遭做空机构香橼质疑。香橼在报告中称,跟谁学虚构营收幅度达70%,应暂停股票交易并进行调查。受此影响,当天开盘,跟谁学股价跌超9%。5月1日凌晨,香橼再次发出针对跟谁学的做空报告,其中披露跟谁学去年注册用户中有40%是虚假的。
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跟谁学陆续遭遇灰熊、香橼、天蝎、浑水等多家机构共12次做空围剿,其中香橼做空4次,天蝎创投做空4次,浑水与灰熊做空2次。虽然遭遇多家做空机构连番“轰炸“,但该公司股价依旧坚挺。
然而,10月21日,跟谁学突然“扛不住”了,当日股价暴跌超30%,收盘价为71.23美元,创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市值一夜蒸发超过500亿元。相关分析师表示,跟谁学股价跳水或是由于其三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瑞士信贷银行发布的研报也将跟谁学的评级从“中性”下调为“减持”,原因是“跟谁学不再受益于自然流量增长,并在竞争的关键阶段决策错误”。
遭遇危机的还有另一家头部教育机构好未来。今年4月,好未来发布公告称,在例行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某些“员工不当行为”,怀疑问题员工与外部供应商合谋,伪造合同等文件,错误夸大集团旗下低龄儿童在线教育产品“轻课”的销售数据,“轻课”业务约占截至2020财年整体预计营收的3%-4%。
好未来的“烦心事”不止一件,旗下学而思App因存在低俗视频、教唆早恋内容等突出问题被有关部门约谈,旗下DaDa英语也被央视曝光单方面违约拒不退款等问题。在业绩方面,好未来在2020财年第一季度出现了上市后的首次亏损,2021财年第二季度报也因不及预期导致公司股价大跌。
疯狂烧钱圈地造就虚假繁荣
不可否认,优胜教育事件直接撕开了行业虚假繁荣的“外衣”。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性地引流获客,在线教育头部玩家疯狂烧钱,大打营销战。
在今年“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融资高潮。例如,今年6月,作业帮完成E轮7.5亿美元融资;9月,掌门教育完成新一轮超4亿美元融资;10月,猿辅导宣布已完成总计22亿美元的G轮融资,融资后估值达155亿美元。
“教育类公司在前期的市场开拓过程中需要不断烧钱,只有形成规模化才有利润。尤其是前几年,教育行业的PE投资(即私募股权投资)异常火爆,教育类创业公司融资很容易,这更加大了他们烧钱扩张的信心。但一旦市场降温、概念退潮,投资人就会变得谨慎,融资难度也会加大,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资金链窟窿无法弥补。”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免费、低价以及饱受诟病的预付款模式则是烧钱大战的“产物”。“按照规定,培训机构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但不少培训机构却不愿意执行,因为这会导致现金流锐减,还会增加续费成本,也不能用这些预先收来的学费去进行扩张投资。于是,一些机构就打擦边球,比如把一年收费分为签四次合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如是说。
“优胜教育的问题综合来说就是K12行业面临的问题。第一,它以极速扩张的方式去迅速抢占市场,其实开多少家分店只是撑一个架子,运营、师资可能根本跟不上。第二,利润低,一节课搞活动才卖100多元,老师的课时费是80-150元,根本没什么利润,亏的部分拿后续的资金再补上,但当流量到了一定程度就填补不上了。其实大家玩的就是延迟兑付,打的是时间差。”上述优胜教育离职校长表示。
该校长透露,优胜教育采取的策略是“全民销售”,除了专职的课程顾问,一线的任课老师也有销售任务,起码每个月要从自己的学生处再拿到另外几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如果完不成会影响绩效。“K12行业都是这样,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各家教育机构在营销费用上的投入也越来越高昂。根据跟谁学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跟谁学销售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69亿元增加至12.05亿元,主要是由于扩大用户基础和提升品牌的营销费用增加,这一同比增幅超613%的销售费用,直接导致了当前跟谁学的运营效率正承受重大压力。
好未来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好未来的营销费用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8亿美元,同比增长44.3%,营销费用率高达34.5%,同比增长5.7%。好未来在电话会议上解释,营销费用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公司为了获得更多用户,增加品牌效应。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以资本助推平台发展,通过烧钱进行跑马圈地是互联网公司的常用手段,该方式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平台基础(对于教育平台来说就是教学资源等),呈现出的就是虚假繁荣,后期需要花费巨大时间和成本来弥补。
“传统教育机构受到线上教育的冲击,缺乏运营思路的转换,加上疫情冲击,就容易造成经营困难。而线上平台过于注重用户获取,缺乏沉淀,或许有点脱离教育为本的理念。”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