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课外辅导 > 北京家教

北京家教

北京朝阳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四大教学模式扩展优质总量

2015-03-04 11:14:32北京家教
  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被赋予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的重要功能,朝阳区教育改革也由此显得举足轻重。作为城六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国际化程
  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被赋予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的重要功能,朝阳区教育改革也由此显得举足轻重。作为城六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最快、国际化程度最高、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域……朝阳教育发展面临更多挑战。

  如何缩小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校际差异?近年来朝阳区通过调整学校布局、引入名校、名校办分校、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外引”和“内推”的方式,增加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满足了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2014年,随着朝阳区学区化改革大幕的拉开,优质教育资源的布局更加合理,朝阳区学生上好学的道路更加顺畅。

  学区化改革推动优质均衡发展

  2014年,随着北京市以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标志的教育新地图改革序幕拉开,朝阳区的教育资源也开始了划时代的改革,提出了以“10-15-40教育发展结构”为标志的“学区化综合改革”。

  朝阳区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被赋予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国际化的重要功能。该区依据所含街道及相关功能定位,将全区行政区域划分为10个功能区。立足于此基础,2014年,朝阳区迈出调整学区格局的关键一步——依据10个城市功能集团,将全区进行精细化划分为15个学区,各学区细分为2~3个片区,全区共划分为40个片区,加大区级层面对学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方位统筹和供给。所有片区内,以优质资源为龙头整合办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扩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有条件的片区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区域内学生对口入学。

  学区化综合改革将从2014年开始到 2020年分步推进。2014年,朝阳区围绕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一主线,通过“名校+新校”、“名校+民办”、“名校+薄弱”三种办学模式,在高起点开办5所学校的基础上,将28所相对薄弱的学校转型升级为优质学校,新增了2万余个优质学位,基本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在40个片区的全覆盖。今年,朝阳区将在去年转型升级28所学校的基础上,继续整合10-15所相对薄弱学校,并按照“一校一策”方式,加大对这两批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这些学校能够快速提升教育质量和区域百姓的认可度。同时,积极探索学区管理理事会机制,进一步推动优秀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的合理流动与共享,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朝阳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四大办学模式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在学区化改革的大潮中,朝阳区的教育改革思路逐渐清晰,成效开始凸显。按照“促进均衡、辐射品牌、资源共享、提升内涵”的基本思路,朝阳区确立了以名校为龙头,以“五化”促均衡为策略,形成了“名校办学三模式”为主、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办学为辅的优质资源扩充的基本路径,努力实现“校校精彩、师师乐教、生生幸福”的发展目标。

  一是“名校+新校”办学模式。在整合教育资源和接收新建小区教育配套时,不断引进区内外名校资源承办分校,规划优质学校的空间布局。先后引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府学小学等区级、市级和全国名校资源,并按照“一校一策”原则给予办学支持,迅速形成了一大批规模合理、声誉良好的学校。目前,依托“名校办新校”模式共举办中小学33校45址,惠及约31000名中小学生。

  二是“名校+薄弱”办学模式。制定《朝阳区义务教育学区化综合改革资源整合总体方案》,通过构建“10-15-40”学区化教育发展结构,加速推进薄弱学校转型升级,累计整合学校25所31址,惠及17291名学生,实现了优质资源在43个街乡的全覆盖。

  三是“名校+民办”办学模式。先后开办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国际学校、陈经纶中学分校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分校等5所优质民办学校,总规模达到126个班,能够为5040名学生提供优质化教育选择。

  四是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办学。借助区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力量,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力,先后与北师大、首师大、北工大、传媒大学、二外、北京教育学院、中科院等开展合作办学,举办附中附小14所21址,惠及14808名学生。

  目前,朝阳区学区化改革雏形已经初现,初步形成了多元化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极大程度激发了学校管理活力;缓解了优质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促进了区域间、校际间均衡程度的提高,使办学效益显著提升,优质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