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洋葱数学”创始团队:我们只想做好教育
(图为洋葱数学三位创始人,左起课程总监朱若辰、CTO李诺、CEO杨临风)
“我们不是乘着浪潮起来的。”
2014年,在线教育爆发的一年。这一年,在线教育忽然成了香饽饽,巨头、新贵们纷纷入场,不断刷新的投融资消息也吸引着教育关注者的眼球。而脱胎于民办非企业“阳光书屋”,此前拿过千万级融资,至今已独立运营超过一年的洋葱数学仍在自己的网站默默耕耘着自己的微课。说“默默”是因为洋葱数学足够低调。洋葱数学的联合创始人兼CEO,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杨临风坦言自己的团队其实是那种闷头做教育的,结果做着做着在线教育忽然火了,所以本质上洋葱数学并不是乘着浪潮起来的那类公司。
大约是2010年,在美国读书时,杨临风和另一位创始人朱若辰就在一起构思“阳光书屋”,一个致力于向农村推广数字化学习的公益组织。2011年初阳光书屋正式启动,目前仍在继续为农村学生提供数字化的教育。而开始于2013年底的创业项目洋葱数学,一开始就是希望尝试用类似于可汗学院的模式,让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能脱离老师的“课堂广播”,使用微课和数字化学习的流程,对学习产生兴趣来更高效地学习,很好地吸收知识,甚至能对学生带来有价值的思考习惯。不管是阳光书屋还是洋葱数学,杨临风和朱若辰的创业初衷没变过,“如果不能让学生觉得我们很爽,很舒服,那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热热闹闹的在线教育市场上,洋葱数学算是个异类。谈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时候,洋葱数学的CTO,同为联合创始人的李诺也说:好多人都说我们有个特点是低调,我们目前没有在PR上投入过多,其实我们是着重于教育这件事本身。所以不是什么简单我们做什么,哪块拿钱多我们做什么,比如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城市教育更容易,我们选择了农村,互联网做平台更容易,但我们选择了做内容。当然也不是什么难我们做什么,我们只是更关注解决教育问题本身。李诺原为创新工场首个孵化项目“点心OS”的技术负责人,还曾担任过索尼爱立信资深项目经理。
那问题本身是什么呢?
杨临风和朱若辰是在做阳光书屋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一开始觉得城市里有很多的资源,想把资源整合放到农村。但是后来发现城市的资源是非常传统的,比如学生在网校只是看视频,效果无法跟踪检测,教学方法和理念都无法很好地渗透。这样的资源价值是很低的,当时很多电子书包厂商都在做相同的尝试,但是直到今天没有一家效果很好,因为根本没用。
市面上所谓的“教育”产品,根本就没用!杨临风和朱若辰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想自己着手去解决这个问题,做个性化的产品出来。但是做着做着发现需要很多的人手,靠“阳光书屋”没法承担那么大的工作量,所以13年底的时候,在阳光书屋之外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商业机构“光合新知”,把教育产品开发独立出来,希望通过融资让事情做大。事情还算顺利,从13年到14年,团队基本翻了四倍。精力聚焦在产品上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洋葱数学。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数学,担任课程设计总监的朱若辰给了他的解答,选择数学一个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讲,另一个从信息数字化产品本身解决科目优势这两个维度。数学方面的教育研究表明,数学对于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能力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影响,孩子的数学能力出现瓶颈一般都是从初中数学的抽象思维开始,而数学在中国的考试系统里面属于核心科目。另一方面,作为理科,数学的学科体系逻辑清晰,便于数字化和个性化。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对我们来说是最合适的。朱若辰此前在杜克大学攻读教育学,生物学,心理学,多年研究认知科学和E-learning,他始终相信如果教育不从课堂中,不从内容本身发生改变,那一切其他的尝试意义都不会太大。
杨临风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数学教育的不同后也表示:美国的数学是面很广,非常重视应用,重视知识跟知识的连接,也将数学和现实的结合的很紧。但是在中国的课堂,强调的是知识的结构,一块一块的严格按照教科书的方式来做这种事,跟生活的联系很弱。洋葱数学希望用有趣的,联系实际生活的视频语言来对知识点进行解释与阐述。让学生越过重重定理,重新爱上数学。
杨临风同时也提到了数学的逻辑:“其实说白了,数学逻辑就是讲道理,比如在网上,很多人是不能对话的,说的极端一点是就是数学没有学好。他对于逻辑没有意识,原因可能就是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么思考,怎么连贯地思维。”“我们希望洋葱数学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
“给学生一个最好的,真正的线上学习体验。”
杨临风觉得洋葱数学跟别人不一样的一点,在于“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教育,不管现在做互联网创新也好,还是NGO也好,其实都是实现的手段。比如农村需要公益的方法,因为农村人口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较低,而城市可以用商业的方法,帮你树立品牌价值。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希望是教育加技术的方式,来做出好产品,乡村能用,城市也能用。”
偏向于技术的李诺加入团队时,也是因为想通过技术的方式去影响教育:“我们是真的想做出可以解决问题的产品,可以看到学生使用我们产品带来改变”。李诺去一些乡村地区考察,看到课堂教学方式跟自己上学时差不多甚至更差,感触很多。但是他相信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比如用技术的手段关注到每个学生,用大数据跟踪学生的成长。李诺相信技术,也期待自己通过技术可以影响到教育,通过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切实地给乡村教育带来变革。这种变革不是说把农村的水平追到城市的水平,而是探索一条同时帮助农村和城市的新路。
但是不论是乡村教育还是城市教育,做出改变都是不容易的。洋葱数学自认为仍需继续打磨产品。所以在学校推广的方面,洋葱数学没有采用如一起作业网等K12在线教育公司惯有的模式去大规模推广,而是选择了几所教学理念较先进的学校合作,同时也通过一些国家微课相关的课题,或政府主导或民间的教育研究机构主导的各种翻转课堂等微课体系,去尝试推广自己的产品。目前已经有 100 多所公立学校将洋葱数学融入日常教学,如北京市十一学校,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景山学校,北师大实验中学等。除了北京,其他各省也都有学生和老师在用,共覆盖了大约2000所学校,但总的用户量并不多。
能如此顺利地进入很多知名学校,杨临风认为洋葱的一个优势是微课产品生动灵活,很受老师们的欢迎,很多老师检索微课资源时会主动找到我们。他认为教育信息化有很多的平台,但其实老师们真正缺的是好的教学内容产品。
洋葱希望走的两条路,一是面向老师和学生的,直接向老师和学生提供好的内容。另一个就是政府在推动的教育信息化的机会。“教育需要由政府政策推动,由市场拿出方案,我们希望努力设计最好的产品,提供给政府采购,让政府的钱花得不冤枉”。
而最好的产品的标准之一,就是洋葱团队一直提到的学生的“深度学习”体验,“虽然在线教育提了十几年了,但是目前还没有一款产品是把线下的学习习惯改变到线上去,当然这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但如果设计内容的思路还是把老师教的东西搬上去,而没有把学生学的东西搬上去,那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你在设计东西的时候想到的学生是基于线上去学习,而不是教室里的体验,你设计东西才会有价值。好的产品线上的体验可能要比线下的好很多,而这一切工作必须从零开始。我们非常重视课程教研和产品设计,因为我们想学生达到的是学习体验,而不是练题或拍题体验。”杨临风解释。
洋葱的下一步是什么?
对于下一步要做的事,杨临风表示洋葱正在完成第二轮融资,现阶段还是会继续做产品体验,积累用户。把数学做完,然后再去做洋葱物理、洋葱化学。另一方面,洋葱数学实际上从14年10月才正式开放注册,这也意味着洋葱在打磨产品的同时,需要在15年开始大规模的市场推广。相应的他们需要招募更多的靠谱优秀的人加入这个背景多元的团队。
洋葱的产品团队来自百度、微软、创新工场等一线公司,而洋葱数学的工作氛围,杨临风表示很大的特点是扁平化。“在每个人都明确大的方向和目标的前提下,每个人都非常明确自己在做的事情,负责明确的工作,坦率而直接的沟通,让大家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任何想法,可以跟另一个人去讨论吐槽等等,一个事情要想清楚了才去做,这是非常重要,也是保证效率的。我们欢迎更多对教育有兴趣的人一起来做这件事。”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洋葱数学招聘信息:http://www.lagou.com/gongsi/5706.html
本文原载于茄葩,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