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长访华前透露:中俄关系和美国制裁是重点!
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于3月22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访问。今日(22日)拉夫罗夫正式开启访华行程。在临行前,拉夫罗夫接受了总台记者的采访,并重点谈及了中俄关系、美国的频频制裁等问题。
如何评价中俄关系?
谈到中俄双边关系,拉夫罗夫表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他认为,中俄协作的模式不受意识形态限制,极具自身价值,也不受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据拉夫罗夫介绍,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的第20个年头。这份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为构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今年,两国将共同庆祝条约签署20周年。此外,双方已商定将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对于中俄关系在新时代的协作方向,拉夫罗夫强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国际事务中奉行霸权政策,试图阻挠世界多极化和民主化趋势。
中俄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加强两国在国际舞台中的高水平协作,共同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协作,确保国际和地区格局公平、民主和稳定。
如何看待美国制裁?
在谈及美国等西方国家频频对他国实施制裁时,拉夫罗夫表示,美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外交礼节和处事方式。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美国现政府,动辄使用制裁的“本能”已经根深蒂固,成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惯常手段。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应该清楚,搞制裁毫无益处,对俄罗斯和中国施加制裁也是不明智的。
拉夫罗夫表示,为应对制裁,中俄除了应强化在联合国框架下就“立即结束单边强制措施”开展的合作外,还都应借势增强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国家实力。通过强化科技产业自主性,推进本币结算和可替代美元的其他国际货币结算,逐步摆脱西方控制的国际支付体系等方式,降低制裁带来的风险。
拉夫罗夫3月22日至23日访华期间,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与他举行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及近期高层交往对表,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及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延伸阅读:北约秘书长:中俄并未构成“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3月15日报道称,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当日宣称,“多亏了北约的存在,我们能够在70多年的时间内维护欧洲的和平”。他还认为,中国和俄罗斯并没有对北约成员国构成“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但倘若后者遭到攻击,那么所有盟友都将对此予以回应。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
报道称,在出席3月15日欧洲议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和国防安全问题分委员会的联合视频会议期间,斯托尔滕贝格说道:“有人问我是否看到中国或俄罗斯对北约盟国的威胁……我看不到任何针对北约盟友的‘迫在眉睫的军事威胁’,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北约的存在。”
斯托尔滕贝格着重提到了《北大西洋公约》第5条,即“集体防御”条款,其规定,倘若一个北约成员国遭到攻击,那么整个北约军事联盟都将对此作出反应。他还声称:“这就是我们能够‘在70多年的时间内维护欧洲和平’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合报道,考虑到近年北约一再渲染自身与中俄之间的紧张关系,北约秘书长发表的上述声明显得“不同寻常”。然而,人们也不应当指望这一军事组织与中俄两国的关系发生重大转变,因为斯托尔滕贝格仍然坚持将所谓“俄罗斯破坏稳定的行为”和“中国的崛起”视为北约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
报道强调,与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和其他国家的指责相反,俄罗斯不仅没有对任何北约成员国怀有侵略企图,而且将该组织在本国周边的集结和军事演习视为对欧洲大陆的主要安全威胁,认为这只会增大爆发真正冲突的可能性。
另据早前报道,斯托尔滕贝格还曾在当地时间2月17日宣称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并试图借改写“规则”满足自身的利益,而欧洲应当与美国联手制止中俄两国的“企图”。
为此,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Scott Ritter)在一则文章中指出,斯托尔滕贝格提出的所谓“国际秩序”看似以联合国体系为中心,实际上却由美国所决定和管理。
里特写道,这种“国际秩序”通常被认为在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时间里带来了和平与繁荣——然而,任何学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在那段时间里,世界上并没有所谓的“和平繁荣”,而是在美国及其盟友强加于人的意志的驱使下,陷入了近乎持续的冲突之中”。北约则是这一意志的延伸,该联盟在科索沃和利比亚的作用凸显了其在冷战时期结束后的侵略性。
另据了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020年12月1日表示,希望北约树立正确的中国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和内外政策,多做有利于国际和地区安全与稳定的事,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同北约开展对话与合作。
北约30个成员国的国防部长于17日和18日以视频方式举行自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的最高级别会议。在特朗普的4年任期内,美国与北约盟友关系紧张,拜登则誓言要与盟友加强合作。此外,应对“中俄威胁”也是该会议的主要议题。
据“美国之音”17日报道,这是拜登政府就职后北约首次举行国防部长会议。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将出席。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官员表示,奥斯汀在此次会议上将强调美国对北约的承诺以及对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视。
“美国之音”称,美国和北约一些国家的关系在特朗普总统任内出现紧张。
特朗普曾称“北约过时”,并在多个公开场合抱怨说,北约盟友的军费分摊不均,美国付出太多。在2018年北约峰会上,特朗普更是要求北约成员国将4%的GDP用于国防支出,比当前2%的目标多了一倍。
预计此次会议将讨论如何更公平分摊北约各成员国军费的问题。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计划在北约防长会晤期间建议各国增加军费开支,包括加强北约在东部边境的军事部署。
据美国CNBC网站报道,本次北约防长会将重点讨论“采取更全球化的方法来应对北京和莫斯科的挑战”。斯托尔滕贝格15日宣称,
会议将就“中俄威胁”进行广泛的讨论,因为中俄“站在了威权主义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进行反击的最前线”。
他还声称,北约在“处理中国崛起和俄罗斯更加自信的后果时”,成员国之间应“更广泛地磋商”,包括在北约内部就相关军事、经济和技术安全问题进行更多磋商。“与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合作是加强北约内部政治议程和政治磋商的一部分”。
据俄新社17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在与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党团领袖开会时表示,西方国家惯常对俄施压,以达到自身的地缘政治目的。普京此前还表示,俄罗斯取得的成就惹恼了西方的反俄势力,俄越强大,西方的遏制就越变本加厉。
报道称,此次会议还将讨论,在特朗普与塔利班去年达成撤军协议后,北约在阿富汗的安全援助部队的命运。北约目前在阿富汗驻军逾7000人。
这几年,构建美日澳印“印太四边形”成为美国及其亚太盟国极其热衷的一个概念。
2020年10月下旬,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美印“2+2”部长级会谈,看上去似乎给两国近四年来防务关系的强劲运行画上了坚实的句号。而特朗普在最后关头,还同时向莫迪、安倍晋三和莫里森授予“功绩勋章”。乍一看,印度似乎已经成为美国的准盟国。
然而,实际上这两个国家之间仍有一个“疙瘩”存在。
据《外交学者》杂志(The Diplomat)2月12日刊文认为,根据美方的《以制裁法反击美国敌人法案》(CAATSA),印度可能会因为采购俄制军事装备而受到制裁,美印关系其实因此面临着一大威胁。
文章指出,CAATSA中存在着豁免权限,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豁免权限是否足够广泛,是否存在足够的政治利益来交换使用这一豁免权。因此,印度是否会被美国制裁,将很可能取决于美国认为中俄两国谁更具威胁。值得注意的是,该篇文章的两位作者均为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的美印政策研究员,因此看待问题的角度基本上是站在了美方这一边。
这一话题再一次凸显了印度外交现在所面临的处境,美国明晃晃的制裁大棒一直都在。
对于印度而言,尽管在边境问题等领域与中方存在一定分歧,但这并不等同于“彻底倒向美国”。这几年,身为北约盟国的土耳其同样因为购买俄制装备而遭到美国制裁,原本快到手的F-35战机都被美国人“砍单”。土耳其殷鉴不远,一向标榜多边主义、自认为是世界大国的印度是否愿意彻底沦为美国印太战略的一个桩脚?
《外交学者》杂志报道截图
撰文的两位CSIS的美印政策研究员分别名叫理查德·罗索(Richard M. Rossow)和克里蒂·乌帕迪亚亚(Kriti Upadhyaya),他们认为,由于中印关系日益紧张,当下这一时刻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他们声称,当一个“友好国家”(印度)在中国西部地区作牵制时,对其采取制裁措施至少在时机上是不成熟的。
然而,另一方面,俄罗斯也是美国不容忽视的一大“威胁”。因此,拜登政府需要确定的是,印度对亚洲地区安全作出贡献的重要性是否会超过其对俄制军事装备的持续依赖这件事,比印俄这一“狭隘的”军备伙伴关系更重要。
他们认为,说得更为简单和容易理解一点就是,美国是否制裁印度,事实上取决于中国和俄罗斯哪一国威胁更大。若中国威胁更大,则不制裁可能性很高;若俄罗斯威胁更大,则制裁可能性很高。
文章指出,自冷战以来,美印关系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印度仍有一些地方没有达到部分美国安全政策分析人士的“期待”。比如,印度并没有在稳定南海局势、与伊朗保持距离以及支持美国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文章同时宣称,但在另一方面,印度面临着来自中国的“重大威胁”,且许多重要方面都在“有所加强”。因此,印度正逐渐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伙伴,两国依靠着签署四项基础性协议、扩大联合军演、加强人员往来以及强化所谓“遏制中国威胁”的共同战略观,在防务合作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今,美印两国的国防贸易总额超过200亿美元,但如果印度在今年年底或2022年接收向俄罗斯采购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将会触发CAATSA的制裁,两国间正不断扩大的防务合作将受到严重威胁。
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盟友土耳其,不顾美方反对强行采购了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导致土耳其最终受到了美国的制裁。不过对于另一个采购俄制武器的国家印度,美国却一直没有真正下手。
2019年6月,曾有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如果印度能够放弃与俄罗斯签订的价值54.3亿美元的S-400防空系统装备合同,那么美国就将向其销售F-35战斗机,否则印度将受到CAATSA的惩罚。
2019年10月,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则表示,印度希望美国能够理解为何购买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对新德里方面来说很重要。同年11月20日,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赫耶夫在迪拜航展期间对俄罗斯卫星网表示,将在2021年9月向印度交付首批一个团建制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
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图自澎湃影像
文章介绍,CAATSA于2017年签署成法,原是针对伊朗、朝鲜和俄罗斯实施制裁的美国联邦法案。2018年,美方通过了对CAATSA第231条的修正案,修改后增加了一项豁免授权,这很大程度上就是考虑到了印度。
尽管豁免权限被扩大了,但豁免的实质内容尚无法确定,因此美国制裁印度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根据法案,除非在CAATSA制裁生效前的30天内使用豁免权限,否则制裁行为将会自动生效。
《外交学者》在这篇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可能存在的情况,并自行评估了印度在各种情况下是否有资格取得制裁豁免权,但得出的结果是:印度不一定符合修改后的豁免权限标准。
文章分析认为,CAATSA制裁将加剧印度长期以来的担忧,即美国被证明不是一个“可靠的伙伴”,这种损害比制裁本身更严重,将使得印度更靠近俄罗斯。同时,制裁还将损伤印度的军事实力,导致美印在印太地区的联合行动受阻。因此,CAATSA制裁的消极结果将可能影响美印合作的许多方面。
- 上一篇
瑞士给中国贴恶意标签 我使馆:摒弃意识形态偏见
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网站3月21日发布《驻瑞士使馆发言人对瑞士发布《中国战略》文件的表态》,以下为表态全文:瑞士联邦政府刚刚发布《中国战略》文件,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瑞两国70年合作关系做了积极评价,将中国视为外交重点国家之一,这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利益。但遗憾的是,瑞方在文件中对中国政治制度、少数民族政策和人权发展状况等进行无端指责和攻击,给中国贴上一些恶意的标签,向外界释放出错误信号。这些说法背离基本事实,不利于中瑞关系健康发展。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
- 下一篇
阿拉斯加会谈后 中美在联大再度激烈交锋
几日前,在安克雷奇举行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刚刚结束,双方外交人员的“交锋”又延续到了联合国大会之上。据美联社、路透社等外媒当地时间3月19日报道,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纪念消除种族歧视国际日会议上,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竟妄称中国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犯下了“致命罪行”,再次抹黑诋毁中国。对此,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大使当场予以驳斥,他指出,美国是在干涉中国内政,所谓“中国新疆地区存在种族灭绝”是掩盖不了真相的谎言,恰恰相反,美国目前国内的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