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科”与“技”缺一不可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将近10年时光转瞬即逝。当年如同“一张白纸”的那个基科班新生,已经成了实验室
记得刚上大学时,常有高中的朋友问我:你是学物理的,现在都在研究些什么?每当我听到这样的问题,都会礼貌而不失尴尬地回答:没研究什么,打好基础就要好几年呢。高考时,我因为在物理竞赛中得奖,得到了难得的保送机会,然而,面对各种光鲜亮丽的热门学科的“诱惑”,我还是坚守住了自己对基础科研的向往,选择了形象低调,贵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数理基科班。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将近10年时光转瞬即逝。当年如同“一张白纸”的那个基科班新生,已经成了实验室里带着新进博士熟悉设备的“老师兄”。在这个过程中,我取得了硕博连读的推免机会,跟着导师做完了一整个项目,自己也有论文发上了核心期刊。然而,尽管我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新生,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也有了深入的发展,当有专业以外的朋友问我“你现在都在研究些什么”的时候,我还是免不了会感到头疼——原因很简单:就算我把我正在从事的研究再怎么清楚地讲述给他们,他们也很难理解那些晦涩的科学术语,与此有关的基础研究又到底“有什么用”。
说起来,有些事确实让人倍感无奈——在大多数并不从事科研工作的朋友眼里,衡量科研工作者水平最重要的“金标准”,就是他们的研究多么“有用”。因此,和那些能够较为直观地与社会生产、经济民生挂钩的技术应用研究相比,基础科研常常给人留下“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印象,进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好几次家族聚餐,都有知道我在搞科研的亲戚对我举杯,让我加油为祖国芯片事业突破封锁作贡献。起初,我还会试着解释自己做的是基础科研,虽然一时和芯片搭不上边,但对国家发展同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后来,我发现了解释的无用,嘴里的回应也只剩下了“我一定努力”。我逐渐意识到:让普罗大众认识到基础科研与技术应用同等重要,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毕竟,和“中国芯”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还能让人振奋自豪的技术创新相比,基础科研领域的大多数成果,都很难给普通人直接的触动。当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发现”引力波的三位LIGO科学家时,我接触到的科研圈子近乎沸腾,然而同样的话题,在其他人眼里却连谈资都不一定算。
我说这些,倒也不是为了向社会发牢骚,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可能要求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对科技事业和科研工作者有同等认知。但是,如果有人真的想要认真思考“科技强国”这个宏大命题,意识到“科技”这个概念同时具备基础科学和技术应用两面,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是科技进步的“总开关”,可以为技术应用突破现有的天花板,开拓出更加宽广的研发空间。各种高价值、高社会关注度的技术应用转化成果,反过来也有助于鼓励社会各界加大科研投入,从而反哺基础科研。
尽管在科研领域的“小江湖”中,部分基础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应用工作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门户之见”,有时还会为此展开辩论。但在我的接触范围内,越是研究能力强、项目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便越是中道平衡。对我国科技事业而言,基础科研与技术应用,无疑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
最近几年,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基础科研工作的重视,其中最直观的指标,就是实验室在采购先进设备时不必再像以往一样束手束脚,以及领域内项目通过率的显著提高。尽管在社会关注度上,基础科研暂时仍略逊一筹,但国家对科技工作的总体投入已经明显走出了“厚此薄彼”的误区,大大有利于我国学者在基础科研领域取得不亚于技术应用领域的成就。
值得专门指出的是:不论是在业界内还是业界外,都存在基础科研“烧钱” “给外国人做嫁衣”等说法。抠起字眼来,这些说法不算全错——基础科研的产出确实不那么直观,其成果也确实比技术创新更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共享。然而,人们还应意识到:只以“赚钱”“藏私”为目的的科研取向,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将科研工作对经济的助力最大化,但注定不可能为我国科研体系打下稳固的发展基石。如果我们的目标不止于取得几项高价值的技术突破,而是要全方位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就必须告别这些狭隘的认知,立足更广阔而有前瞻性的视野,从而让我国在基础科研领域“破局”,进而引领更多关键性的技术突破。
原标题:科技强国,“科”与“技”缺一不可
- 上一篇
“我愿在电站扎根”
清脆的手机铃声响起,正在吃晚饭的瑞斯基马上接起电话。“宿舍热水器坏了,你能来看下吗?”他二话不说赶到现场,检查后发现配件故障,需要更换。瑞斯基是印尼明古鲁燃煤电站里唯一的维修工。检查完故障,他立即骑上摩托车前往市区五金店,购买新配件。碰到类似的“急活”,瑞斯基总是随叫随到。同事们都很喜欢这个干活勤快、技术又好的小伙子。对于表扬,瑞斯基很谦虚:“明古鲁省是印尼最穷的省份之一,能到电站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一定把活干好!”瑞斯基来自印尼爪哇岛
- 下一篇
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70元 线上参与科普活动成亮点
2019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筹集额共计185.52亿元,人均科普专项经费4.70元。同时,网络化线上参与模式不断涌现,成为年度科普活动亮点。24日,科技部发布2019年度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全国科普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整体处于稳中有升态势,多个统计指标数据实现增长。具体而言,科普人员规模有所扩大,全国科普经费持续增长,科普场馆数量继续增加,新媒体科普传播增长迅速等。从人员来看,2019年全国科普专、兼职人员数量均出现增长,达到187.06万人,比2018年增加4.80%。“全国科
相关文章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自强计划”招生简章
-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 CERNET等16家教育单位入选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 202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正式公布
- TC3审查通过“多域纯IPv6网络总体技术要求”行标送审稿,推动IPv6单栈网络规模部署
- EDUCAUSE 2022年度十大IT议题①:技术将如何赋能高等教育
- 中国电信与清华大学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 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名单
- 教育部长怀进鹏: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
-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部基教司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