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不到法定审限一半,小额诉讼程序有效提升法院审判效率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罗沙)我国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以来,试点法院全面提升小额诉讼案件质效,案件平均审理期限27天,少于法定审限的一半,提起再审率为0.1%,再审改发率为0.01%,实现司法质量、效率双提升。
这是2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情况的中期报告》显示的信息。报告显示,试点法院健全完善独立于简易程序的小额诉讼程序规则,通过降低适用门槛、探索合意适用模式、有序简化审理方式和裁判文书,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程序高效、便捷、低成本、一次性解纷的制度优势,避免人民群众“赢了官司、亏了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作报告时介绍,一年来,各试点法院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61.11万件,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从试点前的5.7%上升至19.3%,有效改变了试点前小额诉讼程序的“休眠”状态,形成常态化适用趋势。试点法院大力完善小额诉讼案件审理机制,细化适用标准、优化审理流程、组建专门审判团队、加强质量把控,全面提升小额诉讼案件质效。
与案件审理的普通程序相比,简易程序具有“简、快、灵”的制度优势。报告显示,试点法院合理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明确庭审程序和裁判文书简化方式,强化简易程序审限要求,与小额诉讼程序、普通程序形成合理区分、有效衔接。一年来,各试点法院共适用简易程序审结案件207.98万件,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63.8%,平均审理期限48天,较法定审限缩短42天,审理效率明显提升。
同时,试点法院及时回应互联网时代群众司法需求,通过细化流程规则、加强诉讼引导、完善系统平台,探索构建从立案到执行的全流程在线诉讼模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各试点法院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等在线诉讼平台,推行案件办理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疫情期间“公正不止步、服务不掉线、诉讼零接触”,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
报告显示,一年来,试点法院在线立案率为54.5%,电子送达适用率为56.1%。在线庭审占所有庭审的近30%,平均庭审时长46分钟,较线下庭审缩短60%,在线诉讼应用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原标题:用时不到法定审限一半,小额诉讼程序有效提升法院审判效率
- 上一篇
文明浸润 生活更靓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下,就地过年成为开启辛丑牛年的关键词。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绿色出行……这个春节,记者在广州、韶山、延安等地采访看到,文明健康新风拂遍大江南北,让满满年味更添新风尚。传统年俗展新风“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过年逛花市买年花,一直是广州的传统年俗。今年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广州迎春花市从热闹的大型花市变为“线上为主、线下补充”的新模式。各区设置了小型的年花
- 下一篇
内蒙古:民警元宵节-40℃“披冰”救火护民安
2021年2月26日元宵节当晚21时许,内蒙古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莫尔道嘎边境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其家中火情失控,请求紧急救援。接到警情后,莫尔道嘎边境派出所民警携带灭火装具紧急出动,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开展紧急救援。 抵达事发地后民警们发现,现场火势十分凶猛,熊熊火舌已将天空映得夜如白昼,三户居民仓房的房顶也被烈火烧穿,并正向周围房屋不断蔓延。若不能及时遏制住火势,后果将不堪设想。 危急时刻,8名民警们快速反应,分组行动,争分夺秒与火情赛跑实施救援。其中,一组人员对周边住户及群众进行了疏散撤离;另一组
相关文章
- CERNET等16家教育单位入选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项目名单
- 109个入围!名单公示:2021年“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
- 12部门公示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名单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牵头项目上榜
- 江苏:关于做好2022年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 科学规范、试点先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
- 广东:“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高考补报名11月25日开始
-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 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IPv6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 工信部教育部联合开展“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申报!9月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