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真空太阳望远镜揭示了磁重联的加速
该研究于2月2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新型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是一米长的地基太阳望远镜,位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太阳台。它提供了对太阳精细结构及其在太阳低层大气中的演化的观察。
NVST于2013年3月15日在H&alph
磁重新连接显示了磁场几何形状的重新配置。它在整个宇宙的磁化等离子体系统中快速释放磁能并将其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方面发挥着基本作用。
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李乐平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磁重联及其附近细丝的演变。结果表明,相邻细丝喷发引起的传播干扰大大加快了重新连接。
该研究于2月20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新型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是一米长的地基太阳望远镜,位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抚仙太阳台。它提供了对太阳精细结构及其在太阳低层大气中的演化的观察。
NVST于2013年3月15日在Hα通道中观察到有源区11696,中心位于6562.8埃,带宽为0.25埃。
研究人员利用具有更高空间分辨率的NVSTHα图像,结合了大气成像组件(AIA)极紫外(EUV)图像和日震和磁成像仪(HMI)线,研究了活动区中磁环及其附近细丝的演变。太阳动态天文台(SDO)上的视距磁图。
在NVSTHα图像中,两组原纤维会聚并相互作用。然后出现两组新形成的原纤维,并从相互作用区域缩回。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马克斯-普朗克太阳能系统研究所(MPS)的Hardi Peter教授说:“结果提供了磁重新连接的明确证据。”在AIA EUV图像中,电流片在较低温度通道的重新连接区域中反复形成,并且等离子体在电流片中出现并沿其双向传播。
在重新连接区域的东南部有一根灯丝。它爆发,并推开覆盖重新连接区域的环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李乐平博士说:“细丝喷发导致扰动在重新连接区域内向外传播。”
- 上一篇
早期宇宙中的大质量恒星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始祖
最近的观察表明,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但是,这些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是什么?今天仍然是一个谜。由日本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与天体物理研究所(ASIAA)牵头的国际研究小组预测,一颗超大质量恒星可能会产生超新星,这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始祖。他们的计算表明,超新星可以被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该望远镜将于2021年底发射升空。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是现代天体物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主导理论认为,超质量黑洞的种子是在早期宇宙中的第一批大质量恒星死亡后形成的,然后这
- 下一篇
红外超发光星系中的核周星爆环
由星爆活动提供动力的超发光红外星系(ULIRG),通常具有超大质量的黑洞,在其原子核上会积聚物质,其中包含大量的分子气体。这是可以预料的:分子气体是新恒星的原料,此外,红外发光的暖尘的存在意味着分子气体的丰富。银河系碰撞经常触发恒星形成活动,模拟结果表明,当两个星系合并时,它们的气体趋向于朝着核区落下,在核区中它发展成半径约为1500光年的圆盘。结果发现,许多这样的星系具有强烈的核周星暴。对ULIRG中一氧化碳气体(CO)的观察,ULIRG是一种丰富而低密度的分子,的确已经找到了证据,证明了在气体显示的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