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学信息化技术老师的30年
【背景】“技能•素养•智慧•创新——李冬梅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大附中致慧礼堂召开,据悉
【背景】“技能•素养•智慧•创新——李冬梅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大附中致慧礼堂召开,据悉此次活动由海淀区教委、教工委主办,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全国中学信息技术特级教师李冬梅向到场的近800位教育领导、专家以及一线教师进行了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创新教育”的精彩报告。茄葩记者也在现场,体验了一把穿越剧,感受中国教育信息技术的30年之变。
80年代 教育信息化摸索从五所学校开始
1982年,教育部要求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五所大学的附中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验,从此拉开了我国中学计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也就是这一年的7月份,从北大数学系毕业的李冬梅老师来到北大附中,身兼两职,一是数学老师,二是计算机课老师。当时的北大附中,既没设备,也没教材,为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编程作业,跑遍北大的计算机实验室,最后在南阁找到了两台微机,利用这两台微机,将学生两两分成一组,分为十几个小组轮流上机。
1983年、1984年先后开了两次“中学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成立了“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试验中心”,指导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的试验工作。1984年8月,第一次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正式举办,此时的李冬梅老师也成为北大附中的专职计算机老师,一边教着14节课,一边带着课外竞赛小组,建设并管理着机房,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北京教育学院首届计算机软件大专班的所有课程,并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沈琼华教授合作编写《苹果BASIC语言》,可能是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课最早出版的自编教材。李老师说,刚开始那会儿,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是全身心沉浸在与学生并肩作战的快乐中,也是很有意思的。
90年代 几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2年底,我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校,已由1989年的7000多所增加到9000多所,增长29.7%;全国中小学拥有的计算机总台数达到121119台,比1989年的7686台增长58%;全国中小学计算机专职或兼职教师由1989年的7232人增加到10546人,增长46%;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学生累计总数由1989年的300万人增加到394.64万人,增长32%。一直负责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刘冬梅老师,辅导的学生江晓晔为我国摘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枚金牌,不仅如此,也带领全组老师先后奇偶建成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局域网、校园网,自己组装计算机,自己编写教学和管理软件,直到1998年,李冬梅带领的团队,建设了5个网络机房、50多间多媒体教室、数百台电脑的千兆校园网。
21世纪前十年 一群人进行教学创新探索
1999年末,教育部宣布我国中小学从2000年9月份开始逐步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公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并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老师的工作重点进行适当转移,逐渐从辅导竞赛转向了学校的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上来。总结了多年来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探索中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以及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方法与经验。由于多年的积累,李老师身上也承担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任务。参与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审查、别评为北京市信息技术特级教师。
近五年 一群人的创新转化成一节节课程实践
不同学科的教学有其个性,也有共性。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系统工程,2011年李老师担任了北大附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她深知,课程改革和建设需要相应地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而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是很不容易的。在多年的实践中,李老师也形成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整体教学模式”,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五大模块组成,
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的普通教师。未来的信息化教育就像李冬梅老师所讲,逐渐成为学生的基本素养,这样的成效必然离不开一线教师的辛苦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