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倒地扶不扶全民大讨论谁是赢家?老人倒地到底扶不扶成问题
好人难当,人们无奈的心声
在百度贴吧中,网友对福州老人摔倒猝死事件进行了热烈讨论。一位网友留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现在的社会人心太复杂,谁沾上就讹谁,我就上过当。”“好人不能做”不仅仅是这位网友的认识,事实上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潜意识。
“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今天,这种美德不仅没有发扬,而且还被质疑。这背后是无奈,更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集中爆发。”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小锡说。
王小锡指出,2006年的南京彭宇案给很多人留下了负面影响。而现实生活中偶有发生的假摔、家属讹人的情况,更是一次又一次浇灭人们伸出援手的热心。
正如网友“老姜”所说:“20年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遇到这种事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的手。但如今却不一样了,善举很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据重庆晚报报道,2009年11月14日,重庆初二学生万鑫扶起摔倒的老人,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万鑫自此变得沉默寡言,哭问父母:“你们不是说要助人为乐吗?”父母听后无言以对。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我们从小就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拷问着传统美德,也拷问着社会信仰。在物质文明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要懂得精神文明的可贵。”学者李俊表示。
不敢施救,源自信任危机
“救,还是不救,这在一般情况下本不应该是个问题。我认为,救助他人或任何一种生命,应当是我们的一种道德义务。见死不救,显然有悖于人们基本的道德感情和责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伦理学家何怀宏表示。
有人说,南京彭宇案法院的一纸判决让社会道德倒退了30年。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大,但现实中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却让人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王伟认为,道德的义举屡屡遭遇不道德的“诬陷”,足以影响一个社会的负面情绪。扶弱济困和见义勇为成为稀缺品,相对应的表象是道德的沦落,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社会信任纽带断裂。
正是由于这样的信任危机,让一位七旬老人摔倒在路上长达半小时,多名行人路过却无人帮扶,老人最后被救起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你,放心吧,我不讹人!”
“‘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当务之急是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道德提升。”王伟说。
重拾失落的信任给“好事者”以鼓励和力量,是光大扶弱济困这一公序良德的必须。中央制定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有9年,两年一次的全国范围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人物评选,也已进行了两次。身边的道德模范是最好的榜样,他们也将成为扶起人们之间摔倒的信任的重要力量。
扶起他,如同扶起你的亲人
“每个人都会变成老人,每个人都有老年亲属,如果人们心中的信任危机永远持续下去,如果再也没人愿意迈出救人的那一步,那么最终受到更深伤害的是你自己。”王伟说。
“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毕竟这个世界还是懂人事、有良知的被施救者多!”网友“落花飞舞”讲了自己的感受:“其实我以前也是害怕惹事,可是有一次,我的亲人下班路上被歹徒伤害躺在路上,而几个路过的人都怕惹事而离开,后来还是一位老人报了警。但我的亲人却耽误了救治时间,命虽保住了,手因此而截肢。从那个时候起,不管遇到什么样难缠的人,只要遇险,我一定上前,因为救下来的可能是一条鲜活的生命。”
创办“生命热线”的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说:“善心就应该通过善举表现出来。但如何在助人同时保护自己,避免善心受到伤害,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方法来避免,比如在扶起摔倒的老人前,找两个路人作为见证,最好再一道将老人送去医院;在医院交款时,也让医院做个见证等。”赵广军同时指出,作为被救助的一方也应承担起重建信任的责任。道个谢、心存感恩之心、为救助者正名……这些基本的“礼仪”,看似简单,但会给人温暖和力量。
扶起你我之间摔倒的信任,一个人是办不到的。但如果有一个、十个、一百个人愿意伸出自己的手,那么扶起这份信任的力量将不断传递和壮大。
现在恶果已经出现!
近日,淮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小袁,在网上发帖寻求帮助,称自己好心扶起摔倒的老人,却遭对方反咬。而如果找不到证人帮忙澄清,她就要白白赔给老人很多钱。
目前,虽然此案仍然事实不清,但不同于以往“扶老人”问题所引发的纠纷,这次终于有人站出来,指出了一个不仅仅是这名大学生,就连我们很多人,甚至很多媒体都一直搞错了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