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慕课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曾经在一次对话中谈论道:“互联网技术对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都带来巨大的变革,唯独对教育的影响却如此小……”时隔几年的今天,互联网技术却正以无法阻挡的脚步向教育进军。慕课的来临,给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再囿于狭隘的教室、时间的约束就可以享受世界著名大学优秀教师的顶尖课程。与其说慕课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还不如说给教师带来巨大压力。有人认为大规模的网络在线课程的免费使用,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其实不然,信息技术的进步带给教育的革新反而要求教师具备更多的能力,因此,改变教师专业发展迫在眉睫。
一、慕课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一)慕课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最早由加拿大学者Dave Cormier 和Bryan Alexander提出来。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放到网上,吸引了来自190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导致孕育慕课的三大平台之一Udacity的诞生,此后其它平台如Coursera以及 edX都纷纷上马,至此,慕课达到顶峰。慕课的学习在中国迅速升温是2013年,首先是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加入edX联盟,是年8月,慕课以其巨大的魅力拓展到基础教育领域,上海发动20所著名高中组成C20慕课联盟。慕课依靠课程讲座视频、嵌入式课程测验与评估、师生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在教育领域赢得一席之地,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对此,人们对它的评价毁誉参半,支持者认为慕课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在这个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人人为师,个个可学,是对传统教育的颠覆与创新。质疑者认为“技术的本质是为教育服务的……但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单纯一个慕课或者其他任何一种形式的新兴技术,都不可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解决方案”,而且传统的书写文化不可能也无法被“滑屏文化”所替代。
(二)慕课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意义
1996年,雅克 德洛尔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把即将来临的世纪认作是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遍天下的所有个人和公共机构将不仅把追求知识视为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而且也视为目的的本身,将鼓励每个人抓住一生中可得到的各种学习机遇,而且每个人也都会有抓住机遇进行学习的可能性,这意味着对教师期待更高、要求更严……”【1】这段话告诉我们教师在新时代的重要作用,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无孔不入,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既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既必然也必要。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教师个体专业化和教师职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专业训练,习得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2】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同样作为时代发展产物的慕课,也要求教师做出一系列改变。
1.促进教师对学生的重新认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整齐划一,教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慕课使得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和合作学习者。在慕课的影响下,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与电脑之间交互完成的,由哪位教师执教、上课时间的长短、学习内容的多少都可以成为变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进程。课前学生可以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基础好的可以学得更好更快,基础差的可以反复学习,课后还附有课程测验与评估,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与错误率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在电脑里,最后通过对学生数据的分析,就可以得到该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来解决问题,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所谓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具有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容量低但商业价值高,以及实时更新、处理速度快的特点。【3】如果遇到难题,还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工具向教师和学生请教,这也使得合作化学习成为可能。
2.促进教师对资源的重新理解
21世纪既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信息时代。互联网为人们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便利,网上不乏最全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慕课的开放,进一步打破了过去教育资源的封闭性和垄断性,只要人们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便可以免费享受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们讲课,可谓教育资源的大同世界。“对于一位病人,如果有条件,他一定希望世界上最好的医生给他看病。对于一位学习者,如果有条件,他也希望跟着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学习”【4】因此,教师不仅要做课程资源的利用者,还要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兴趣,仅仅依赖于教科书的照本宣科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势必遭到学生的嗤之以鼻。在泥沙俱下的教育资源中,教师必须学会选择各种课程资源,如根据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符合课程标准,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兴趣等。
3.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学记》中有一段对学习的精辟描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5】在信息化时代,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周期都很快,原来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很有可能被淘汰,必须终身学习。“学校再也不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学校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已。慕课最吸引人的就在于,无论年龄、学历、信仰、贫困,都可以持续学习,符合终身学习的时代强音。如果教师不继续学习,就很难赶上时代的步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压力。处在知识型社会,学习是本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新课程,才能适应新教育。
二、慕课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慕课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试图打破以往教学资源的垄断和封闭局面;慕课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力图改变以往过分依赖教材的局面;慕课注重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尝试变革以往课堂机械、沉闷的局面。这些慕课影响下的课堂特征都要求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情感,以更好地适应慕课带来的变革。
(一)慕课对教师知识结构的挑战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的要求。一般来说,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三个方面。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现实有目的行为时候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6】大多数教师对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是很熟悉的,即本体性知识已具备,比较欠缺的是实践性知识,涉及到教学经验的积累。在慕课的影响下,教师的知识能力受到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广度不够,对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教学知识了解甚少;二是知识的深度不够,缺乏实践性的知识。【7】慕课的视频往往只有10几分钟,教师要合理规划,分配好讲解与提问的时间,提高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
(二)慕课对教师能力结构的挑战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开始的时候,我们创造工具,后来它们造就我们”,教师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改变自我。信息技术对教师所要求的技能通常是全新的,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没有学过,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慕课的制作一般是由教师、辅导教师、助教、企业多方面配合完成的,技术的外在运用给教师带来新的竞争对手,同时它又从内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进程、学习风格等。技术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教师自己去发现。
(三)慕课对教师专业态度的挑战
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说“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话,“专业态度”强调的则是愿不愿的问题。在慕课的冲击下,许多学生会去追求“明星教师”,使得优秀教师更加出色,而一些普通教师倍感困扰,这种优胜劣汰的方式势必造成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其实对教师而言,慕课一个非常重要的改变契机,教师不仅可以当慕课的学生,看看别的教师如何上课,而且也可以当慕课的老师,亲自体验新的网络教学模式,从而获得启发,更好地指导教学。
三、慕课影响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或译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8】例如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有护士、检验师、麻醉师等为他服务,使得医生取得好的医疗效果;演员在表演时,有舞台、灯光、音响等的支持,使得演员取得好的演出效果;同样,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有辅助教师、助教、顾问的支持,也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慕课的制作与完成,不是教师一个人孤立进行的,背后有一个强大团队的支持,如传媒顾问、技术员、视觉专家,教师只是其中的一员,这使得学习共同体成为必然。
(二)加强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地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能力、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及创造信息的能力。【9】慕课的诞生,要求教师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操纵各种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能快速地浏览、筛选、获取信息,并对其加工。除了具备这些基本信息能力外,教师还应该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要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要求教师根据内容加工处理,并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互学习。
(三)培养专业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曾指出:“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能力而不是智商能力”。因此,教师的情感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革新”的慕课不仅不会让教师“归隐”,反而对教师寄予厚望。慕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就在于人性化的服务,学生可以暂停,可以反复……但是慕课会不会削弱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舞台上的智者,还要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4.
[2][6][9]张豪锋,张水潮等编著.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9,26,80.
[3]池塘.Mooc:颠覆与创新?——第4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学者论坛”综述[N].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尚俊杰.教育流程再造:Mooc之于高等教育改革[N].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5]高时良著.学记评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02):94-97.
[8] 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6):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