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成功观察

成功观察

“体罚”学生的好老师

2015-03-05 10:54:26成功观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既是公民权利的觉醒,也是对个体尊重的体现。其中,当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关注,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教师

“体罚”学生的好老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既是公民权利的觉醒,也是对个体尊重的体现。其中,当前人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尤为关注,其中最为敏感的就是“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很多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出台了对体罚学生行为零容忍的规定。因为绝对不允许教师“体罚”学生,加上学校和教师实际上处于弱势地位,目前,中国大部分学校都看不见“惩戒教育”的影子。遇到一些故意捣乱顽劣成性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好言引导无济于事,便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哄着惯着。这样下去的结果,一方面促进学校和教师寻求更好的课程和教育方式来积极应对(但总有学生是不买账的),一方面“培养”出一些问题少年,他们没有是非观念,对生命没有怜悯和热爱。

  我个人是反对体罚学生的——当然指的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发展弊大于利的发泄式体罚,但我不反对善意的、适度的惩戒教育——哪怕是会被人们怀疑为“体罚”的方式。这是我回顾自己的学生生活经历,并经过慎重思考后选择的立场——我想,这应该不能被当成判定我是不是一位合格教师的依据。

  冒着被指啰嗦的嫌疑写下上面的文字时,我心里想着的是我小学和初中时遇到的两位老师。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似乎还没有“体罚”的提法,“老师打学生”司空见惯,在农村甚至还被认为天经地义——记得当时很多识文断字的人家堂屋正面墙上还裱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村小的陈校长,当时教我们五年级毕业班的数学。他教我们之前,就是传说中学校里最严厉的老师,听淘气的师兄们说,大家最怕的就数他。果然,我们很快就见识了他的严厉。

  农村的孩子都爱在上学路上贪玩,有时玩得兴起,就会忘了时间,迟到在所难免。陈校长是容不得迟到的。那天下午第一节课,上课铃响了之后,男生们踩着铃声的尾巴冲进教室时,陈校长已经站在讲台上横眉冷对了——他的眉毛特别长,给人不言自威的感觉。铃声消失之后,还有两个座位空着,是班上仅有的两个女生。下午第一节课大多是语文老师的课,这两位女生也常迟到,不过语文老师往往对女生网开一面,男生犯错必定被打掌心,女生最多是批评两句。我们男生觉得做老师的都偏心,所以这回也根本没将两个女生迟到放在心上。一会儿,两个女生有说有笑地到了教室门口,看见一言不发的陈校长,噤了声,匆匆往座位上赶。“出去!”突然似一声惊雷,陈校长发威了!

  比这印象更深的是我和几个同学的一次挨打。那是一个中午,我们几个男孩子在教室里做数学作业,碰上了一道难题,讨论了半天也没找到头绪。其中一个同学提议去请教陈校长,大家便拿着书本奔向陈校长的办公室。到了办公室旁边,大家都安静下来,小心翼翼地走到门口,因为担心陈校长正在午睡。办公室的门果然关着,但听见里面传来谈话的声音。几个男孩子不敢敲门,又禁不住好奇心的鼓动,便悄悄绕到另一边的窗子下,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陈校长正与一名我们不认识的中年男子谈着什么,从穿着上看应该是外校的老师。“我知道,那也是一个校长。”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声音没有控制好,引起了陈校长的注意。陈校长转过头来,问:“谁呀?”我们一窝蜂似的逃开了,直奔教室。没想到陈校长追了出来,也进了教室。我们惊慌失措,陈校长一副威严的姿态:“说!你们干什么了?”我们嗫嚅着说去问他数学题。“问我数学题,那跑什么啊?”“看您屋里有人,不敢进去。”“都过来,趴在桌子上,翘起屁股!”陈校长似乎更生气了,我们却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见过他打手掌,可这招从没见过啊!见我们没动,陈校长轻轻吼了一声:“快啊,都趴着!”我们只好照做。陈校长从门后找了一块短木板,“啪”地打了一下第一个男孩的屁股,边打边问:“说,我办公室里有老虎吗?我是老虎吗?”他依次打了一遍,问了一遍,打得并不重——比我们在家犯错被爸爸揍时要轻多了,但也有点疼。不过我们这群没心没肺的,挨了打还互相挤眉弄眼,就差没笑出声来。打完了,他让我们面对他站着,一个个回答他刚才的问题。我们当然只能回答“没有”,还没一一回答完,没忍住,都“噗嗤”笑了出来。陈校长也没法装严肃了,也笑了,摸摸我们的头,告诉我们,以后有问题,直接敲门进去就好,无论是他办公室里有客人还是他在午睡都没关系。当然,他不忘警告我们,下次再犯这样的糊涂,会打得更重。然后,他给我们解答起题目来……

  每次回忆起这一幕,都会感到很温馨。另一位常常伴着温馨的感觉忆起的是初中的班主任程老师。

  程老师中等身材,微胖,嘴角下长一颗黑痣,显得很亲切。他性格随和,偶尔会因为某个学生惹事沉下脸来,批评几句,或揪一下耳朵,大多时候脸上总是挂着一副弥勒佛的笑。从初一到初三,他一直教我们语文,带班主任。初三下学期,三个班的学生都为了中考而紧张着,有些学生为了多看会儿书,晚上熄灯后还会秉烛夜读,中午当然舍不得拿出时间来午睡了。一般的老师都会褒扬这种好学的行为,程老师却极力反对,他既不赞成秉烛夜读,也不同意学生牺牲午睡,如果屡教不改,还会进行“体罚”。

  刚实行午睡制度时,程老师就告诉我们,只有休息好才能学习好,午睡时间不准看书写作业,一定要安心休息。每天午饭后,他会到教室和寝室巡视,督促学生午睡。开始有几个同学不肯午睡,与程老师玩起捉迷藏来。有一天,程老师将东躲西藏的几个“顽固分子”抓了回来,罚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用细长柔韧的树枝抽打每人手心一下,命令他们中午必须睡上一觉。有这样的班主任,同学们只好乖乖地午睡了。奇怪的是,这年中考,我们班考得最好的,考取重点高中的比另两个班加起来的还要多。

  回想起来,我读小学、初中时,遇上的从不“体罚”学生的老师极少,但是这些“体罚”学生的老师,在我的记忆里都是敬业爱生的好老师。他们对学生要求很严格,课上态度很严厉,学生犯了错误通常都会进行体罚,但是课下他们并不摆出一副威严的姿态,常常和学生们一起游戏、聊天。他们对学生并不是居高临下的,在人格上其实是平等的;学生也不是真的害怕老师,而是敬重老师。被体罚了还觉得温馨,因为我们感觉自己是被老师理解的,正如卢安克所说:“如果已经理解,然后再去跟他们说一句话,跟反感而去说一句话是不一样的。”理解你的“体罚”与反感你的“体罚”,当然是不一样的。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毛栗”打人生疼,课下不是和学生下棋就是到各个班借小人书看。记得一天中午,他到我们教室问谁有小人书,我不知哪来的主意,竟要逗老师玩,便大声回答:“老师,我有。”他赶紧讨好般的走过来:“真的啊,是什么书?”我狡黠地说:“踢——打——挒(揪耳朵)!”结果,我自讨苦吃,老师让我尝了一顿“踢——打——挒”,当然,除了耳朵真的被揪的有点疼,其他都不过是做做架势而已。我们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乐在其中。

  如今,像这样“体罚”学生的好老师还有吗?又或者,不再体罚学生的老师,就算好老师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