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
梦想让人心怀希望,奋斗让人幸福充实,教师,应当给自己一个追求,做个有追求的教师。
追求是一条美丽的飘带,一端系于自己的灵魂深处,一端翱翔在绚丽的人生天空。一位教师曾经深情地写道:“假如有人问我: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一定会响亮地回答: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因为只有不懈的追求,人生之舟才能驶向远方!”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追求让生命充实,让人生沿着追求目标所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行。生命就是一个从生到死不断流动的过程,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泰戈尔有诗曰:“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可我已飞过。”这是一种洒脱,一种超然,但我相信,这种洒脱,这种超然所赖以奠基的,正是那永恒不懈的追求,因为只有奋斗过、拼搏过、追求过,才能无悔坦言,我曾经有一个充实的人生。
一、追求向上的精神
鲁迅先生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相对于常人而言,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尤其是需要有点精神的。
教师有了自己的职业精神,有了精神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来,就有了工作动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客观的讲,中国人并不重视信仰,对什么问题都比较随便,这就形成了许多教育难题,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我们的学生便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
人不能没有精神追求,教师更不能没有精神追求,我们需要追求的是我们教师的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宽容精神、超越精神。
向上的精神是和责任相随的。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学工作上。想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优秀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马克思曾指出:“作为一个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责任心是社会对公民的规范和要求。人活在世上,不仅有向他人和社会索取的权利,还有向他人和社会付出的义务。事实上,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工作懒散、见异思迁、不履行职责是公民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有师曰:“位不在高,爱岗则名;资不在深,敬业就行;斯是教师,惟勤耕耘。”这是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自然流露。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表现为对学生、对事业的责任心。
二、追求完美的人格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教师的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度、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道德高尚、人格健全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教育效果就会好。
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是在向学生传达关爱的信息,无声的行动中充满着对学生的期待,教师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久而久之,他们对师长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深厚的归属感,迁移为热爱学习、探求真理的优美情愫。可以说,教师人格修养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人格魅力来源于健全的人格素养;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人格就是影响力,富有魅力的人格产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善良是人格走向高尚的路径。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善良的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
从实践上来说,一般人对两类职业是有道德期待的,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每一位端教师饭碗的人都应该成为“与人(学生)为善”的“君子”。智力有高低,能力有优劣,也许,教师可以不是一个教学能手,但教师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
善是美丽的,是最纯净的展现。善良是师德的底线,是走向高尚的起点。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心存“善心”,广施“善心”,造福每一个学生。
其实,善良很简单,有一段话这样说到: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那么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吧嗒嘴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作为教师,如果不能桃李满天下,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如果不能成为一名教学能手,那么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也是一种善良。
善良,其实是一种内心的操守,一种内在于人的本质,只要愿意,你就可以做一名天底下最善良的教师。
教育是最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教育的这种公益性特点要求它的从业人员——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善良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很难设想,心地不善良的教师会成为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
人在旅途,没有多少东西可以伴随一生,只有善良可以一生受用。想人所想,是一种善良;急人所急,是一种善良;在处境艰难的时候,还想着别人,犹见善良。
善良是生命的光泽,没有善良的心,人生是一片荒漠,没有善良的教师,教育将变成一片沼泽。相对于风度、气质、服饰等,善良才是教师第一位的品质。
三、追求职业的境界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应该是我们教师的主要生存方式,学习能培养自己的大智大德,提升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规律的把握,所以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以弥补自己能力、知识折旧的损耗。读书可以增厚文化底蕴,拓宽教育生命的宽度,提升教学智慧。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对人类的精神成就分享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教师有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真诚、深刻而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感染。我们倡导教师读书,丰富内涵,滋养精神,润泽心灵,提升品位,拓宽眼界,升华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是在用我们的读书、用我们的生活阅历诠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一个不读书的教师,也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正意义上老师。
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认为,根据人对自己行动的“觉解”不同,可以将人生的境界分为四种,这四种境界由低至高的排列为:“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厉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
很难想像,一个教师会处于“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因为在这个境界中,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自然的本能,是“昏昏不知其所然的”,处在这个境界的教师,不是一个现代教育制度语境中的教师,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有效运转。
那么,如果一个教师处于“讲求厉害”的功利境界呢。处在这个境界中的教师是一个最现实、最世俗、最物质的人。我们不排除人是物质的人,人必得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基础,方能正常地生活和思考,但如果一个肩负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教师,没有一点超越物质的追求,同样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教师,当且应当处于一定的“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中。只有处在这个境界中的教师,才有可能从社会学校的角度,而不是个人私利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职业,从而从较高的层次上来审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推动学校和自己专业的发展。
至于“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可能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也难以达到这个境界,但这绝不妨碍我们将其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化为我们前进和奋斗的动力。
很明显,一个教师,其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立足于自然境界,过渡到道德境界,并将天地境界视为终极目标的追求过程。
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呢?
(1)学会快乐地工作。只要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投入到学习中,用乐观的心态对待一切,快乐就会伴随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快乐就会永远伴随你左右。
(2)学会欣赏。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你周围的人,看待你周围的一切,你便忽然感到自己心变得坦然了,生活更加充满了阳光,突然感到这世界是那么美好,周围每一个人都在向你微笑,每一个不经意都使你愉悦。
(3)学会宽容。古时代,一个丞相的管家准备修一座后花园,希望花园外留一条三尺之巷,可邻居是一名员外,他说那是他的地盘,坚决反对修巷。管家立即修书京城,看到丞相回信后的管家放弃了原计划,员外颇感意外,执意要看丞相的回信。原来丞相写的是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员外深受感动,主动让地三尺,最后三尺之巷变成了六尺之巷。
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很简单,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人,要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有了宽容的心,世界的繁琐和零乱,自会消弭于无形,剩下的,则是云淡天高,风平海阔的宁静和高远。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人生中能遇上胸襟宽的老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在一个教学群体中,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能容忍聪明正派的人。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能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心胸狭隘,心理阴暗。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学生。所以教师做人要大气,做事要精细。李庚南,55年班主任,前半生用生存而教育,后半生用教育而生存。
四、追求独特的个性
有个性首先要有思想。教师思想的内容: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教学观,资源观,质量观等。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而深刻。有思想的教师一定是功力深厚,善于思考,见解高明,富有个性的教师。有思想,会使我们兴趣广泛、内心鲜活、积极地捕捉各种有意味的信息,会使我们的人际交流变得有品位,使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丰富,使我们从琐屑的、单调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做有思想的教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把研究教学、钻研教材、提升质量当做自己的职业价值追求。在自我反思、沟通合作、改进创新中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有个性其次要有文化。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也应当是文化的拥有者与代言人,就不单单是对教材文本的解说,更不是单纯对教参内容的重复与再现。课堂教学应是对教材文本审视之后的创造,是一种富有生命张力的精神活动。而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老师,他也会看教材和教参,但他更关注课外更大范围的文化,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领地。这样,在教学中,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想,能够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
“想要学生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江苏省著名老师王栋生这样认为。
很明显,在这里,“不跪着教书”只是一个隐喻,它代表着一种姿态,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自由思考的精神,传递一种思想。
“不跪着教书”,呼吁教师要在教学中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教科书,专家的传声筒。要知道,“教师”和“人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前者只知道照本宣科,而后者就是善于思考,勤于创造的思想者。
五、追求幸福的人生
幸福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不同的。它源于个人内心的体验与感受,有时候学生的一句问候,学生的一封来信或者一个职称的晋升,一次成功的公开课,发表了一篇论文,我们在备课中一个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困扰的问题,同行的一次认可,学校的一次奖励,这都使得我们的老师都有一种幸福感。如果说一个老师他每次上课都非常痛苦,他绝对是没有幸福感的。一个心理不阳光、情商有缺陷的教师,不是我们所要的幸福教师。
我认为幸福的前提是拥有健康,有了健康,就有了幸福的基础,再有精神的高贵和心灵的丰盈,就真正走进幸福境界了。有幸福感的教师他必然也是一个“阳光教师”。其一,积极乐观。总相信努力能改变一切,总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不会为一时一事的挫折而消沉悲观;其二,有感恩之心和热爱之情,感恩于自然,感恩于社会,感恩于学校,感恩于同事,感恩于学生,对生活,对工作,对家庭,对学生充满热爱之情。幸福不仅是一时一事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而应是一种持续的,长久的积极心理体验。我校的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幸福”,我们倡导用幸福指数为学校管理把脉。做一个可持续的幸福教师,它有四个要素:第一,内在和谐;第二,精神高贵;第三,充满自信;第四,发展自身。
有一部反映晋商兴衰的话剧《立秋》,其中有一副对联:
天地生人,有一人必有一人之业
人生在世,在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我想对我们教师说:
一个岗位就是一份责任,就是一个舞台
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一个寻找快乐幸福的舞台
更是一个履行职责、承担责任的舞台
相关文章
-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 北京建设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2022年覆盖所有初中学生!
- 为减轻教师负担,山西省将探索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生作业
- 100个单位入选!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 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丨专访教育部教师司司长任友群: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
- 【心理辅导】倔强孩子背后是追求成功的渴望心理建设
- 云南盐津二中一高中生被班主任酒后体罚坠楼死亡 涉事教师入职不足一年
- 【心理辅导】孩子过于追求完美并非好事心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