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Top10
《被压迫者教育学》[巴西]保罗·弗莱雷著 顾建新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对话是反思与行动的词
张文质(教育学者)
我对保罗·弗莱雷充满了敬意。2000年之后的教育思考几乎就是从《被压迫者教育学》开始的。与之对话的最直接结果便是我2004年出版的《教育的十字路口》,甚至可以说这个命名也来自弗莱雷先生隐秘的启发,他对我而言就是一个启示者,他的思想、他的不容置疑、本身又是开放性的句式,这些吸引力都是不可言喻的。
不过我感兴趣的重点并不单在于弗莱雷精心构建的阶级分析立场,我需要的是一个教育变革的出口,所谓被压迫者状态既是身体的、生活的、精神的,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文化。我首先是从这样的教育场景和具体的个人身上的教育意识形态与之相遇的,由此我不断从他的书中获得无数的洞见和被召唤感,我同样意识到必须把自己身处的世界看作是处于“改造过程中的现实”,“这始终是一个充满痛苦和希望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终于可以在一个接纳我们但让我们感到陌生的社会里超越客体地位而走向主体地位”,简言之这就是教育的希望之路。
弗莱雷所倡导的对话理论,常常会被简化为一种教育技巧。他说对话是这样的词,它既是反思也是行动,说出一个真正的词,就意味着改造世界。对话必须对客体知识有持久的好奇心,对话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更好地理解知识客体的手段,因此对阅读理论性读物和进行理论性讨论的意愿与开放性同样至关重要,这些才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批判性认识”,对整个现实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教育干预,使社会能够因为教育的努力而朝着和解、公正、人性的方向发展。
今天,沉默文化仍是某种可怕又让人沮丧的力量,仍有某种势力试图使大多数人变成客体,教育仍可能成为一种“人的敌人”。阅读、参与对话的实践,无论是帮助一个文盲获得自我意识,还是帮助更多的学习者看到自己身上的权利,都是最好的变革世界的方式,“自由的实践”才能造就自由的人。有人性地活着,就是在命名世界,改变世界。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李政涛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的味道”从何而来
林茶居(教育出版人)
李政涛兄爱吃辣椒炒鸡蛋,这个嗜好缘于他小时候在语文老师家吃饭的一次经历:那天,老师专门做了辣椒炒鸡蛋让吃腻了自家饭菜的他饱餐一顿。在老师看着他狼吞虎咽时的温暖、亲切的眼神中,他记住了这道菜的味道。
这个细节,后来被他写进文章《教育的味道》,并投给我主编的《教师月刊》。他经由一个非常动人又极为平常的生活场景,嗅到了“教育的味道”。他说,不是学校才有教育的味道,“凡是洋溢主动且健康的生长气息的地方”,都有教育的味道。他的教育之“思”与教育之“言说”,因为有“童年(生命)经验”的参与,而涌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诗”的意蕴和力量,由此变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优美。
从自身的生命经验、生命处境出发,正是李政涛兄在教育思辨上的重要维度。近些年,他在孜孜不倦于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同时,还致力于教师现场学习力和新基本功养成研究。他发现,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界、经验,被已有的荣誉、资历、地位所捆绑和束缚,这些东西会变成自设的监狱。所以,他提出了“教师如何重建精神宇宙”这个命题。他说:“在所有的精神生活当中,我最为看重的,就是自我更新、自我再造的勇气和行动。”他的意思很明确:教师要不断自我“越狱”。
不管是曾经作为中学教师,还是现在作为大学教师,李政涛兄都不止于“面向他人的教育”。在他那里,所有与之相遇的人与事,都会变成“对我的教育”,“或从正面提醒,或从反面警醒”,他称之为“朝向自我的教育”。这实际上也道出了“教育的味道”是如何生生不息的:在“面向他人的教育”和“朝向自我的教育”的双向转化中,教师从学生身上看到了教育的“不及物”之处和各种可能性,适时调整思路、方法,同时以不断生成的生命经验为新的教育资源,由己及人,与学生分享自我生长的奥秘与愉悦。
这种转化,无时不存在于每个教师的人生,也无时不存在于这个人世间。其前提是,教师的精神宇宙是开放的、运动的,处于不断重建当中的。
《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3册) 边玉芳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读懂孩子是教师的必修课
孙蒲远(特级教师)
我在班主任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仍与众多班主任老师有着密切的交往。几十年来,我一直潜心小学教育。可以说,这个领域牵制着不计其数的教师和家长,大家都在不辞劳苦、绞尽脑汁地寻找成功教育孩子的途径和方法,然而收效甚微。众多原因中,没有读懂孩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拿到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边玉芳教授所著《读懂孩子——心理学家实用教子宝典》(分0-6岁、6-12岁、12-18岁三册),刚翻开几页,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是我寻觅已久的书。作者以深厚的心理学基础,通俗地介绍了从幼儿时期到青春期孩子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揭示了各时期孩子一般性成长规律,提供了普遍性的教育策略,特别是为家长和教师提供了符合儿童心理的具体、科学的育儿方法。当把一种理论变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时,这样的教育才会产生实效。
我认为这是一套帮助教师和家长提升专业素养的好书。作者在总结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三十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丰富实践经验,历时五年写作而成。该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特点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从脑科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的高度提供了严密的理论依据,不仅“授人与鱼”,更“授人以渔”;该书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基于孩子的发展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策略和措施,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从目录的编排到索引的设计,再到每个小栏目的设置,如特别提示、知识库、实验室、测试吧、心灵加油站等,把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和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
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了解学生、读懂学生,需要掌握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需求,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读懂学生,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修课,是教育学生的基本素养。
相关阅读:
“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全部书目
“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之90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