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能否树立科学的教师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个人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树立科学的教师观,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本文以中央关于“科学的人才观”理论为指导,试图从师生关系角度对科学的教师观做一粗浅解读,以期抛砖引玉。
从师生关系角度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位置的影响。教师管理学生和班级、进行教育和教学是教师法赋予的合法权利,也是教师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因此,教师有权按照有关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可以强制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在我国盛行两千多年的“师道尊严”观念虽受到彻底的否定,但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仍留下很深的烙印,影响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因而学生对教师无条件的服从似乎成了天经地义;其次是位置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品德、学识、才能、性格,威信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我们称之为非位置影响。非位置影响的实质显然是靠教师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超人的技能、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真挚的情感投入来影响学生的。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过分的依赖教师的位置影响,讲究教师的权威和“尊严”,强调教师的神圣不可侵犯,把教师当作真理的化身,这极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学习中既使学生有了疑问,也不敢与教师平等的辩论和探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一直把握主动权,学生始终处于消极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现在个别教师仍在延续这种模式,课上搞“一言堂”,只管自己讲的开心而不顾学生的接受情况,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的“撸、逼、卡”,严重抑制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结果教出的学生几乎是一个模式:只会背书不善思维的“小绵羊”。
科学的教师观则反其道而行之,它主张和坚持非位置影响为主,位置影响为辅的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宽松自然的学习环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学习和发展。从非位置影响层面看,教师只有以德立教,以法正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爱感”;教师只有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知识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教育方法得当,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感”;教师注重情感投资,善于融洽师生关系,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不仅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与教师配合,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思想、品德、才能、学识是教师水平的象征,我们称之为水平条件。而融洽的师生关系,包括师生间的互相沟通、理解、信任和关爱,是教师情感投入的体现,我们称之为感情条件。科学的教师观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水平条件和感情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假如教师水平条件较低,尽管感情条件较高,教育教学中也不会收到理想效果,因为学生对教师往往亲而不敬,学生不佩服教师甚至看不起教师,当然也就无法和教师密切的配合,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假若教师水平条件较高,但感情条件不足,同样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学生对教师往往敬而不亲甚至敬而远之,学生心里尊敬佩服老师但不愿或不敢接触亲近老师,这样同样不能很好地与教师配合,同样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教师同时具备较高的水平条件和感情条件,学生对教师才能做到既尊重佩服又接触亲近,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心心相印密切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实效。
综上所述,从师生关系角度看,科学的教师观应该包括教师的位置影响力和非位置影响力,教师的水平条件和情感条件等内涵。具体地说,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如下条件:
1.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教师要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水平。近几年来,政府为提高教师待遇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但教师的收入仍显得偏低,客观公正地说,教师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他们的付出和收入往往不成正比。怎样认识和处理这一矛盾,是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奉献精神的试金石。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有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自己从事的事业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应当感到职业的光荣,责任的重大。其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看到,教师的劳动换回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收入,还有更重要的内容——学生的成才和学生的尊重,这是用金钱所无法购买和衡量的。因此,教师职业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必须具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和扎扎实实的敬业精神。
2.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应是做人的表率,育人的楷模,教学的巨匠,教研的专家。因此,教师应该具备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宽广博大的胸怀。具体地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重点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自身努力与其他同志配合的关系。学校同时开设多门课程,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但教师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某教师很努力,但只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大量抢占时间,结果影响了其他学科的教与学。这不仅会引起其他教师的反感,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对待学生的宽与严的关系。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必要的,严师出高徒呀!但严要讲究方式方法,严要严得恰到好处,严中要有爱,严中要有情,特别是学生与教师发生矛盾时,要体现教师的“慈母心”,要表现教师博大的胸怀,要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帮助教育学生。个别教师对触犯自己的学生横眉冷对无情训斥,是极其错误的。
3.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教师观要求每个教师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和谐的学习和发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与“注入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显然高多了。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上讲,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既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又要掌握与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所教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最后还要了解当今社会和当今时代的知识。
4.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扮演多种角色的能力。科学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至少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教学基本功:①写、画、说的基本功;②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功;③熟练使用教材的基本功;④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功;⑤熟练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功。其中,笔者觉得具备熟练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能力更为重要,因为科技的发展一定会不断为教学提供新的设备,因而教师应具备编制教学软件、编制教学视频片、熟练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科学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具备适应和扮演多重角色的能力:如,①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构建者;②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③由教学的管理者变成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和合作者;④由裁判学生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⑤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科研型”教师;⑥由单一型教师转变为综合型教师;⑦由教案的编写者变成课程的设计者。
5.激励学生、赞美学生以及融洽师生关系的方法与艺术。要舍得下功夫沟通师生关系,做到师生彼此了解,相互信任,争做学生的朋友。充分认识激励教育和赏识教育的重要性,掌握激励教育和赏识教育的原则、方法和技巧。
6.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求和能力。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已经开始步入学习型社会。因此终身学习不再是一种愿望、一种设想,而成为一种客观现实,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要求和能力。一位教育家指出: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学习,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学习者,“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切记!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明确和树立科学的教师观,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打造出一支师德高尚、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才能把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