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要三不要”
要对话,不要独自--避免“一言堂”
对话是交际的基础,有对话才有交流,有交流才能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特别重视这一点,切忌扮演"一言堂主"的角色,对家长滔滔不绝、指手画脚。否则,即使教师讲得很有道理,家长也可能无法接纳,甚至还会反感。我们应将与家长的沟通看成是一场篮球赛,既能适时地向家长抛球,又能随时接过家长抛来的球。通过这样的互动,促使双方的教育目的和教育策略和谐一致。
符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和家长交谈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时,她总是主动而有礼貌,而且总是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因此,家长们都很愿意与她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她也通过对话适时了解家长的心声,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要赞赏,不要轻视—避免自以为是
在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家长除了希望与教师真诚对话外,还有被发现、被承认和被赞赏的内在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只重视自己的指导地位,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津津乐道,而漠视家长参与的热情,轻视家长的表达愿望,家长就可能觉得教师是自以为是,家园关系也可能由此而不和谐。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家长的闪光点,挖掘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意义,并给予充分肯定,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从而更加坚定、积极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
历历妈妈了解到马老师正在为制作风筝教具犯愁,便主动向邻居(一位风筝爱好者)借来十几只颜色、形状各异的风筝,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此,马老师在家长会上向她表示了深深的谢意,受其感染,很多家长都积极支持幼儿园工作了。
要宽容,不要排斥--避免武断
与家长沟通时,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不可避免。教师理智的做法应是大度宽容,不盲目否定与排斥,以免家长尴尬下不了台。如果教师一听到家长提出不同意见就急于反驳,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家长,就很可能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可能使家长觉得教师武断,而使交谈无法进行下去,甚至不欢而散。因此,教师应该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家长,采取和缓的沟通力法,赢得家长的信任,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萧萧是一个比较任性的男孩。一天,他为了一个玩具狠狠地咬了明明一口。吴老师向萧萧爸爸反映了情况,可萧萧爸爸满不在乎:"我儿子就是什么都不怕,在家里我们也是全听他的。"考虑到萧萧爸爸当时的心态,吴老师没有立刻指出他的不是。但此后,吴老师加强了与萧萧爸爸的联系,并坚持通过家园联系册宣传家教知识。一段时间后,萧萧一家为吴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他们用科学方法教育孩子的意识明显增强了。
教师“三要三也要”
“要工作也要家庭,要学生也要孩子,要质量也要健康”。
相关文章
- 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2年工作要点发布!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
- 北京建设教师在线辅导云平台,2022年覆盖所有初中学生!
- 为减轻教师负担,山西省将探索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管理学生作业
- 100个单位入选!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
- 聚焦"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丨专访教育部教师司司长任友群:以新技术开辟教师队伍建设新路子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指南》
- 【心理辅导】高考冲刺复习有条不紊做到“三要三不要”心理建设
- 云南盐津二中一高中生被班主任酒后体罚坠楼死亡 涉事教师入职不足一年
- 海南:2021年海南师范大学小学乡村教师定向公培生及地方优师专项计划第一志愿投档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