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平台三大形态初现 “台”风真的来了吗?
资本狂风吹过,在线教育公司个个自称估值过亿美金,在高估值的背后除去资本市场的泡沫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都在画在线教育平台的大饼,画饼容易烙饼难,烙饼容易种粮不易。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可是没有哪一个创业者想在退潮后才发现问题,在没退潮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和预判更有意义。
在线教育平台化浪潮中哪一种类型更靠谱,哪一种模式更代表未来,这已经成为教育界和投资界关心的核心问题,选择比努力更重要。《36氪2014年创业生态报告》显示,仅2014年前三个季度,共发生922起投资案例,涉及金额近100亿美元。其中,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和O2O三个领域成为投资热点,百度、腾讯、阿里也涉足其中。此时,我们需要更理性地分析在线教育模式,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和路径,让未来更透明一些。
在线教育平台的三大基本形态
作为一个大产业,在线教育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维度,整个在线教育生态中,不同公司的使命不同。从整个生态来看,分为基础服务型平台、众包服务型平台和自生态平台。
像CC视频之类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都属于基础服务型平台,他们自身不输出和运营在线教育内容和教育服务,只为一些学校或教育公司输出技术,这是一种IT技术服务类型的商业模式。
像100教育、沪江网、网易云课堂等属于众包服务型平台,他们提供一个内容平台,大小内容商在平台上发售自己的课程,平台本身自己几乎不生产课程内容。
像学大教育、新东方等传统教育巨头目前属于第三种,也就是自生态平台,这意味着他们足够强大并能够基于自己体系建立生态系统,自己拥有课程体系和教师队伍,线下教学力量强大,同时也是很早开启在线教育的探索,属于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品牌教育模式。
在线教育平台的产业分工不同,不是你死我活
我们已经分析了三大类型在线教育平台的特点,很多人一定会问将来哪类有前途、哪类会死之类的问题。事实上,他们都是教育产业的重要部分,他们之间有一部分存在竞争,但并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基础服务型模式给了一些没有技术能力的教育公司建立在线教育课堂的技术支撑,会让更多的中小教育企业进入到在线教育领域,让在线教育生态更多样化。
众包服务模式下,平台运营方相对比较轻,同时众包内容商也不需要什么技术能力和多大的团队规模,这让很多个人教育课程提供者更多地可以参与到在线教育里,带来更灵活的教学模式。
自生态模式的优势是教师能够面对面指导学生,尤其对于K12在线教育领域,像学大教育创造了个性化小组课,把个性化和品质化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模式下能够自己控制课程内容和质量,所以,教育质量管理方面更有优势。
从产业分工角度来看,基础服务型是纯技术活,众包型是技术加运营,自生态型则是技术、运营、课程、教师等要素一起抓。
长远来看,众包服务型将会变得很宽,导卖流量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没有流量就没有平台内容商的收入生成;基础服务型可能会小而美,不需要太多的员工数,但技术要不断迭代;学大教育为代表的自生态型模式则可能变成森林,有足够的战略纵深和最专业的教育技术,他们算是真正的在线教育公司。
为什么自生态型会产生未来在线教育巨头?
我们如果讨论教育类话题,除了在线教育这个热门关键词,我们通常会说“教育培训”领域,这样的词,事实上,教育和培训不完全是一回事,教育是育人和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而培训更多的是出于工作就业或特长而进行的专项技能培养。
众包型在线教育平台在职业培训领域非常适合,这也是100教育、沪江网、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能够取得还不错发展的原因,成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就是提供一个众包化的在线版的蓝翔技校。
而自生态在线教育平台是更为严肃的教育平台,学大教育这样的自生态型教育机构要面对的往往是K12阶段的基础教育,K12教育做不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生长。我们看到学大在教学体系、教学技术、试题与反馈等方面不惜重金打造了e学大平台,并且让自己成为拥有专业教育技术的互联网公司。
学大要做的是通过大数据等技术能力来变革自己的在线教育模式,要求自己对课程和教学越做越好、越做越精、越做越深,学大自生态体系已经开始反哺全日制学校教育,学大想的很明白的一件事就是:自己要想做自生态在线教育平台的老大,必须控制好自己的生态质量和开放性。
从市场上现有的生态型教育企业来看,学大和新东方都是自生态平台模式,但是,从平台理念上,学大对于生态质量的控制要比新东方严格一些,新东方很大意义上过度商业化了。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战略的布局也决定了未来不同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