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在线教育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国内MOOC用户“使用与满足”情况初探

2014-12-10 12:19:00行业动态
  MOOC风潮再次把开放教育资源话题提到了台前。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资料,到红极一时的名校公开课,再到作为开放教育资源最新发展的MOOC,不同形式的实践,影响效果不尽相同

  MOOC风潮再次把开放教育资源话题提到了台前。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资料,到红极一时的名校公开课,再到作为开放教育资源最新发展的MOOC,不同形式的实践,影响效果不尽相同。本文以果壳MOOC学院为观察对象,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对中国MOOC用户使用需求格局进行初步探索。

  以Coursera、edX、Udacity为代表的MOOC平台自2012年开放以来,短短数月时间内吸引了全世界的学员。随着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内名校的加入,MOOC也逐渐走入中国用户的视野。MOOC是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的简称。不同于此前风行的世界名校公开课,MOOC不只是课堂录像,而涉及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严格的开课时间、课程视频、讨论互评、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及证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由来已久。贫富阶层的分化、区域差距的扩大,导致教育资源在全球分布十分不平衡。互联网则打破了教育的时空壁垒,为降低教育成本、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国内MOOC用户“使用与满足”情况初探

  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资料到中国红极一时的名校公开课,该运动有着不同实践形式,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MOOC作为开放教育资源的最新发展,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员。从用户角度出发,这些人群有着什么特征?MOOC使用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由于国内相关研究尚少,本文以“MOOC学院”为对象,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对中国MOOC用户的使用与满足情况进行初步探索,为更深入的研究做铺垫。

  一、“使用与满足”和在线教育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传播学重要理论之一,将研究视野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切入“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1]。不同于媒介效果研究的传者本位视角,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将受众看作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来使用媒介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2]。它关注的重点在于:源于社会和心理因素的需求,如何催生了人们对媒介的期望,这些期望又导向了不同形式的媒介接触或其他活动,最终带来需求的满足和其他无意识的结果。使用与满足理论包含了五个假设:受众是积极主动的,他们的媒介使用是有目标的;将需求满足和特定媒介的选择连接起来的主动权在受众手中;媒体与其他能满足需求的形式进行竞争;人们对自己的媒介使用兴趣和动机有充分的觉察,从而能够精确地向研究者描述使用情况;对媒介内容的价值判断只能由受众进行。

  针对这些假设,也有学者提出了些批评: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不一定有目的,也可能只是仪式化、习惯化的使用;大众传播时代,受众对媒介形式或媒介内容的选择亦有限[3]。然而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瓦解了旧有传播格局,在互联网平台上,分众化、个性化的传播渠道和内容意味着受众需要主动寻找、选择媒介产品,在海量信息中有意识地分配注意力,因而个体动机和需要是至关重要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动机-行为”取径更值得参考。Ruggiero也指出,使用与满足理论不仅应在新媒体环境下恢复其重要意义,而且应当得到扩展,囊括交互性、分众化、超文本性和异步性等概念[4]。事实上学者已把使用与满足理论运用到了对手机、微博、虚拟社区、在线游戏等的研究中[5-6]。

  在线教育领域,亦有学者关注用户的媒介、技术使用行为和动机。Kizilcec根据课程使用轨迹将MOOC用户分为四类:旁听者、完成者、非参与者、采样者,简单地考察了一下用户意图同使用轨迹类别的关系,发现丰富简历的意图在完成者中所占比重较高,而大部分完成者都倾向于汇报使用MOOC是出于好玩和挑战[7]。用户对MOOC不同的使用轨迹本身暗示了用户潜在的不同需求。此外同样有学者探讨了学习情境下的“使用与满足”,通过量化研究得出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传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媒介的七种动机: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广度、来源、详细程度、可靠性四方面);方便(包括可接近性、速度、易用三个方面);连通性(包括一对多、地理距离、社会影响、交流长度、信息共享若干方面);解决问题(包括议题复杂性、清晰和重要程度);内容管理(包括传播历史、信息量、多功能、文件管理);社会临场感(包括个人互动、同步性、反馈、传播者熟悉程度、互动礼节);社会情境(包括语言或非语言沟通)[8]。这些检验过的题项十分有借鉴意义。

  二、国内用户MOOC使用的需求格局

  MOOC学院由果壳网创立,是国内最大的MOOC学习社区,聚合几大MOOC平台的课程目录及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选课参考、点评课程、分享笔记、答疑互助的平台。学院新人指南中提到,成员年龄分布在14岁到60多岁之间。根据《小调查:你和MOOC》一帖,70%的成员是20~30岁的年轻人,20岁以下约占25.7%,30岁及以上所占比例不到5%。就职业身份而言,结合另一条调查性的帖子,学生约占64%,上班族和其他人士占36%。大部分成员来自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沿海省市。当然这有待更准确严谨的调查。结合笔者对MOOC学院讨论区的观察梳理(2013年7~8月)及前人研究框架[8],本文将MOOC用户的需求格局分为以下维度。

  1.知识需求维度

  知识广度方面,多数用户表示使用MOOC是为了“开阔眼界和思维”。对于学生而言一种普遍的动机是了解专业之外的领域,如“看看专业以外的工科拓宽视野”、“想学以前在大学里没接触的课程”。知识深度方面,用户常选择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MOOC,一方面出于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查遗补缺,如“就做做题看已经懂多少了”、“已知的东西复习下,以前不了解的现在有所了解”;另一方面出于对专业领域的补充拓展,如“这两门课程包含了我研究领域比较热门的技术,对理解有很大帮助”。知识来源方面,用户出于对世界名校教育资源的需求使用MOOC,如“感受下国外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机会上国外名校的课程,国内课程缺失的部分可以补回来了”。知识详细程度方面,用户存在系统学习知识的需求,如“系统讲述比自学有效很多,可以很轻易地从中找到重点”、“深度学习能把这个课题的发展过程,逻辑关系吃透……弥补互联网时代肤浅、片段、跳跃的不足”。知识可靠性方面,不少用户因为不满本校课程才使用MOOC——“大一课程很水所以就来听课了”、“没选上本校的课”、“老师讲得不好,挂科率高,所以自学”;也有用户表示MOOC也有“水课”,不像大学里成熟学科一样设计好全套专业课程。

  2.发展需求维度

  对于中国MOOC用户来说,一个有趣的动机是“练习英语”,无论上班族还是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需求,MOOC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附带练习外语的功能。一些学生用户通过MOOC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如“准备去米国去读本科”、“顺便练习下英文好准备出国读个研”、“自己的学校不够好,又想本科毕业后申请赴美读医”。还有一些上班族学习MOOC是为了工作或丰富简历,如“拿到证书也是实力的展现……应该在求职时有帮助”、“写resume时可以多出来一项技能”。

  3.社会临场感维度

  个人互动方面, MOOC的课堂作业通常需要学生间合作互评还涉及同城聚会,因而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如“在MOOC可以认识很多有意思的同学,和大家一起讨论、进步”、“认识了米国的,一直email联系”、“能够大家一起上Skype讨论课程、聊天”。反馈方面,MOOC的作业、考试设计能评估知识掌握程度,论坛也提供了讨论、答疑的平台,对于部分选择MOOC而非纯公开课视频的用户而言,获得反馈是一大需求。传播者熟悉程度方面,讲师的个人魅力也会成为用户获得满足的因素,如“教授时不时卖个萌很可爱”、“Prof. Edwards无处不在,通知一两天就嗖地一条……不投入简直对不起他”。体验方面,一些用户选择使用MOOC是因为MOOC模拟了完整的课堂体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近乎完整的学习体验,有来自名校的教学视频,作业,讨论小组,考试,证书”。

  4.方便需求维度

  地理距离方面,MOOC如同其他网络传播形式一样消弭地理空间的阻碍,使学习不受地点限制。有用户表示“有了MOOC之后世界好小好精彩,在家就可以学国外顶级大学的课程”。MOOC的移动应用同样满足了人们突破地点限制的需求。可接近性方面,免费是很多用户选择MOOC的一大原因。比起海外高校高昂的学费,从MOOC平台上获得学分、学位证书的支出要低很多。

  5.娱乐需求维度

  “打发时间”是不少用户使用MOOC的理由。另外也有人出于“获得乐趣”使用MOOC。

  6.自我管理需求维度

  通过MOOC中严格的课程安排来增强自制力、克服拖延的情况。

  三、结 论

  中国MOOC用户年龄跨度从14岁到60多岁,多数为20~30岁的年轻人,以学生为主,上班族亦不在少数。大部分成员来自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沿海省市。他们对MOOC的使用需求可从以下维度考察:知识需求维度(知识广度、知识深度、名校知识来源、系统学习知识、知识可靠性的需求)、发展需求维度(提高英语技能、出国留学准备、求职机会的需求)、社会临场感维度(互动社交、获得反馈、传播者形象魅力、完整学习体验的需求)、方便需求维度(突破地理限制、免费可接近)、娱乐需求维度(打发时间、获得乐趣的需求)、自我管理需求维度(增强自制力、克服拖延症的需求)。在各个维度上用户们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本文对中国用户MOOC使用需求做了初步的类型学划分,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各需求维度的效度还有待未来进一步量化检验。(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