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校园“型教学视频课程”正流行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课、慕课等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备受瞩目。微课,也成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逐渐兴起的教学方式。
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围绕一个知识点讲解,并且用10分钟以内的视频方式呈现。
日前,记者从市电教馆了解到,我市有11门微课程入选省基础教育微课程开发活动,这11门微课程涵盖了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段,既有学科指导类,又有兴趣拓展类。12月16日,记者登录“浙江微课网”,发现这11门课程已全部发布,供全省师生使用。
这短短几分钟的微课,究竟“长”什么样?又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改变呢?
微课虽小,五脏俱全
演示、讲解、练习……
微课虽小,五脏俱全
《巧用实验法,帮你来复习》、《好玩的科学——空气篇》、《“巧识”多媒体素材文件》……在浙江微课网上,记者看到,我市入选的11门微课,内容选题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每个微课页面都有4至6个章节的子课程。
打开视频浏览,每个微课视频中都由知识目录、学习任务单、微教学设计、微课件、微练习等部分组成,虽然知识点很少,但在3-8分钟的时间里,一堂课应该具备的要素它都有。而且,每个微课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有的是由老师运用录屏软件制作课件、演示操作;有的是以视频拍摄的方式展示老师上课的内容;有的制作了flash,将知识点用各种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有的老师将知识内容设置成小游戏,在视频中以学生操作、互动的形式展现。
在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制作的《好玩的科学——空气篇》中,就将空气的一些科学原理,通过有趣的小实验展现,并邀请学生来演示,最后还有操作练习,既充满趣味,又有实用的技巧和知识,十分受欢迎。
虽然上线时间还不到一周,但此次入选的11门微课中,不少的点击量都超过千次,其中衢州二中叶敏红老师的《巧用实验法,帮你来复习》一课,就有2676次的点击量。
微课成学生自主学习新平台
精心设计,随手制作
微课成学生自主学习新平台
“其实拍起来很简单,我还是用手机拍的呢!”说起制作微课的过程,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徐超尧老师告诉记者,《好玩的科学——空气篇》4节微课,都是用手机拍摄的。“关键是课程方案、实验设计要好好研究,把拍摄准备做足了。”
在微课中通过动画、文字介绍和视频讲解,在不足10分钟的时间内展现,要如何设计?
“平时将学生对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做好针对性的讲解和制作。要尽量在讲课水平、视频编辑、课件效果等方面精益求精,在10分钟的视频中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供学生学习参考。”衢州二中信息技术老师叶敏红介绍,微课虽小,但因为知识点集中,要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一对一辅导,更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需求,成为学生真正能自主学习的工具。
叶敏红老师表示,老师们如今喜欢制作微课,也是因为它的“草根化”,一个手机,一个录屏软件就能简单制作,学生能在课后对不理解的地方反复学习,减轻老师的负担,并把课堂的时间集中在学习的难点上,提高学习效率。
“先不说对学生的成绩影响大不大,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老师身上。一些老师看了自己做的微课,可能会脸红,因为看了自己的微课才发现原来自己说了那么多废话。如果我们开始不说废话了,很可能教学质量也就提升了。”采访中,其中一位老师如是说。
迎接教育“微时代”
除了正经的“微课”外,还有不少老师将“微视频”这个元素融入到教学方法中。
在江山中专的网络课堂中,将一些实践操作的视频作为课件中的一个元素,与练习、知识点融合,整合成一个互动性课件,并上线发布,本校外校的学生都能登录自主学习。柯城区大成小学,则让学生自己来拍摄自认为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并加以解说,制成微视频,在同学中交流学习……
在这样的“微”转变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原来的满堂灌不见了,教师也得以从繁杂的教务中解脱出来,学生课前学微课,课中充分讨论,教师有针对性地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课堂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微课也是未来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衢州市电教馆馆长徐寅波表示,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并且逐步地深入到教师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据衢州市电教馆微课程负责人朱飞燕介绍,除了这11门已在浙江微课网上发布的微课外,我市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微课教学和教研,教师们制作微课的热情很高,许多微课竞赛及培训活动正在全市学校陆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