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课改的“跟风”与“不为”?
当前的课改实施有一种不良倾向,某些学校不是在“搞课改”,而是在“跟课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改伴随文件转。学校仅仅转发上级部门的文件,即使出台相关实施方案,也只停留在贴在墙上或者装入档案袋的层面。这种“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做法,其结果必定是课改停留在纸面上,称之为“纸上改”。
课改伴随会议走。领导、专家在大会上、小会上说课改,校长、教师对课改的理念及重要性心知肚明,但是没有真正去实施,使课改停留在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层面。这种“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做法,其结果必定是课改停留在口头上,称之为“口头改”。
课改跟着形势跑。如果感觉校本课程开发时髦,学校就搞校本课程开发;如果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热点,学校就开始研究评价;如果校本教研成为新潮,学校就立刻开展校本教研……这种不依据学校实际、盲目跟风的做法,其结果必定是课改一阵风,称之为“运动课改”、“随风改”。
课改跟着领导搞。一种现象是校长不敢担风险,上级部门怎么布置就怎么执行;一种现象是校长揣摩领导心思,投其所好;还有一种现象是面子工程,学校短期内不出成果的不做,校长任期内完不成的不搞。这种课改称之为“官方课改”、“为领导改”。
课改照着别人做。学校为了图省事,从课改动员、教师通识性培训、学科培训、实施方案、考核评估等全部照搬外校经验,其结果必定造成“水土不服”。这种课改称之为“仿课改”。
总之,“纸上改”、“口头改”、“随风改”、“官方改”、“仿课改”都是在“跟课改”,是假改、虚改、伪改。课改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不是跟出来的。“跟课改”当休矣!
关于课改有这样一种说法:动不动在局长,改不改在校长,好不好在教师。可见一线教师对课改的态度、执行的力度、新教法掌握的熟练程度等,决定着课改的成败。
农村教师不接纳课改、不实践课程表现得尤为明显:一种情况是因为“不能”,所以“不为”;另一种情况是因为“不为”,所以“不能”。究其原因,前者是方法问题,后者是态度问题。“不能”与“不为”互为因果,两者可以互相转化,造成恶性循环。
我认为,造成课改实施效果不好的原因,既有教师的“不为”,也有教师的“不能”。在某些情况下,“不为”比“不能”更可怕。
一方面因为教师的“不为”而非“不能”,失去了其在实施新课程中的动力价值。农村教师之所以不为,源于诸多限制:理性限制、人性限制、信息限制、生活限制、制度限制等。
拿人性限制来说,人不会总是倾向于自我奋斗、自我实现,也有保守、懒惰的一面。教师在既无外界压力又无内在追求的情况下,容易得过且过。
拿生活限制来说,农村教师课业负担重、待遇低,同时生活单调、缺乏乐趣,长此以往就会产生职业倦怠。
再拿制度限制来说,教师解放了学生,却未被统考制度和学校行政管理制度所“解放”。他们既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放飞学生的智慧,又要在指令性统考的枷锁下循规蹈矩地灌输。“不是我不改,而是客观环境不让我改”、“不实施课改,我早晚要完蛋;若实施课改,我马上就完蛋”……这是一些农村教师“不为”心态的真实写照。
另一方面如此多的限制“不为”,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不能”,不能又加剧了“不为”的存在。
综上所述,实施课改的过程中,解决农村教师的“不为”比解决农村教师的“不能”更重要。不想实施课改的理由有许多条,想实施课改的理由只有一条。只要他们“想为”,就会想方设法“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