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什么
教育是个大概念,伴随着人的一生。广义的说,凡是增长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所以,我们一辈子都在接受教育,同样一辈子也在教育他人。但狭义的教育,往往大多指学校教育,也就是根据一定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要,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分阶段,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活动过程。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大致可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根据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有着不同的大纲,开设不同的课程,但总的目的应该是相同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或者说学校教育究竟应该培养学生什么,简单的说法是“立德树人”,有位伟人说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还有人提出在德、智、体后面加上美、劳,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提法,应该都没有错,只是觉得不够全面和直白,笔者斗胆提出:教育就是要培养广大受教育者,优秀的道德操守,自觉的责任担当,良好的学习习惯,广博的文化知识,积极的创新精神,相应的实践能力,高尚的审美情趣,强健的身体素质。试图把教育的培养目标解读得更明白具体些。
一、优秀的道德操守
道之以德,德以载道,万事德为先。优秀的道德操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正能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人们对下一代最大的希冀和期许。任何时代,任何教育,道德教育、操守培养永远是第一位的,就是古代的以师带徒,也是先讲规矩,先学艺德。今天的学校教育,我们要培养的人,首先要爱心为上。仁者爱人,要教育学生以阳光的心态,满怀感恩地去爱父母、爱家庭、爱家乡、爱集体、爱国家、爱自然、爱社会、爱他人。其次要至诚至信。诚信为本,诚信立身。对人以诚相待、以信示人,言必信,行必果,忠诚守信、一诺千金。第三要公平公正。祟尚真理,坚持正义,明辨是非,爱憎分明,不上不下,不偏不倚,公而无私,公道正派。第四要修身律已。不急、不躁、不骄、不绥,戒贪心、非已物一丝不取, 弃私欲、是他利一点不沾,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自律自省,淡泊清心。五是要宽以待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翩翩君子之风,铭记他人之恩,常思为已之过,与人为善,容人之过,以德报怨,知恩图报,仁慈谦让,宽宏大量。
二、自觉的责任担当
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深深的打上了家庭、族群、国度的烙印。在世界大同之前,你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你的群体。你不仅对自己负责,还有对你的群体负责的义务。我们要培养的人,一是必须有强烈的国家观念。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先有国、后有家、才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领土的完整,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挺身而出,义无反顾,不辱使命。二是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面对家庭、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不同的角色定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勇于负责。对于学生,好好学习是责任,为班级集体出力是责任,为父母长辈帮忙是责任,还要担负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三是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担当是负责的表现,是成人成才的标志。从小树立祟高的志向,远大的理想是担当;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是担当;敢于坦露自己的缺点弱点,积极面对、努力改正是担当。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养成的学习方式。“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之渔”。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说,学习习惯不仅决定学习的成功,甚至还能决定人的命运。我们从入学起就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是按时作息的习惯。制定作息时间表,早睡早起,有学有玩,有松有驰,劳逸结合,事半功倍。二是预习复习的习惯。课前先预习,课后有复习,把握难点,疏理重点,弄懂关键点。三是独立思考的习惯。独立思考是开发智力的有效形式,是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学习时必须开动脑筋,绞尽脑汁,反复琢磨,勤于思考。四是专心致志的习惯。上课要做到聚精会神,心无旁骛,静心思索,专心听讲,做好练习,记好笔记。五是完成任务的习惯。老师布置的作业,交代的任务,要今日事今日毕,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六是不耻下问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有刻苦钻研精神,不放过每一个疑点,虚心向教师和他人请教,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直至彻底学懂弄通。
四、广博的文化知识
当今世界,知识爆炸,日新月异。几千年文化积淀,知识的海洋烟波浩渺。新的时代,给人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再不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也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了,而是要求我们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注重知识的多重性和全面性。既要重视文科知识,又要重视理科知识。过早的文理分科是急功近利,得不偿失。学文科的不仅只读文史地,学理科也不仅只读数理化,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艺术的、生活的等等知识都是必要的。要做专家,先做杂家,何况任何知识都是相融相通的。既要重视课堂知识,又要重视社会知识。知识无处不在,文化包罗万象。毫无疑问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课堂是有限的,单纯的课堂知识是不够、不足、不全面的,还必须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向自然,向广大的社会学习,向广袤的自然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社会交往、参观游览、影视观赏、实习见习等多种途径,学习社交礼仪、文人景观、应用写作等通用适用知识,拓展视野,增长见识。
五、积极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诺贝尔奖不能代表什么,但还是能说明什么。毋容讳言,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们这个有着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近代的创新成果明显的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不足。我们的学校教育到了把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摆到突出位置的时候了!一要营造创新氛围。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解放教育思想,创造宽松愉悦的环境,撘建鼓励支持的平台。教师要了解、尊重、相信、激励每一个学生,努力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二要激发创新热情。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宇宙星球,风雨雷电,自由翱翔;打开质疑的目光,东西南北,江湖河海,怀疑一切;放开无畏的双手,红黄蓝绿,黑白青紫,信手涂鸦。三要培养创新能力。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兴趣;创立民主课堂,培养创新习惯;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创新思维;开展各种竞赛,培养创新能力。
六、相应的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明白的说,实践能力就是实际动手能力,或者说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是个人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是每个人受用终身,实现自我价值必不可少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儿童有初步认知时就要开始关注,不同的学龄段有相应的能力要求。一要更新观念。全面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教材,利用一切机会,把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列入教学的重要内容。二要从小抓起。加强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应急避险、交通安全、防护自救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要把握课堂。教师要精心备课,为学生实践操作奠定基础;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巧妙设计,交给学生实践操作的方法;利用考试,落实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四是活动培养。通过课堂操作活动,在合作和探究中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地调查,在调研和总结中提高实践能力;通过组织竞赛展示,在准备和制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七、高尚的审美情趣
美,是人们的共同向往和不懈追求。虽然不同民族、不同人群的审美标准不仅一致,但人类的、大众的、世界的审美情趣是趋同和相近的。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值得追求的美。一要认识美。美,指味、色、声、态的好,也指才德或品质的好,还指一切祟高的、善良的、精致的、奇妙的、幽雅的人和事物。美和好紧紧相连,是人人都乐意和喜欢的。二要发现美。美在人们的心灵行为和世间万象之中。要欣赏动听的音乐、精彩的绘画、壮丽的景色、迷人的身姿中的美,更要欣赏高尚的道德品质、英勇的救人举动、赤诚的拳拳爱心、不屈的昂扬斗志上的美。三要辨别美。青少年在美的追求上难免有所盲从,要引导学生辨别是非。外来的、新潮的、刺激的、怪异的东西并不全是美。不要让奇装异服、另类夸张的诡异造型沾污了美,不要让怪腔怪调、歇斯底里的疯狂行为亵渎了美,一切阴暗的、颓废的、奢靡的、糟粕的都不是美。四要追求美。美需要创造,要从自身做起,锤练纯净的心灵,追求高雅的爱好,讲究文明的语言,装扮清洁的寝室,注意得体的着装,还要同父母同学一起创建和谐的家庭、团结的集体,尽情的生活在美中,享受美的快乐。
八、强健的身体素质
少年强则国家强。身体素质是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今天,学生的身体素质已呈下降趋势,情况令人堪忧,这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国民素质。因此,培养学生强健的身体素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要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健全学校各项体育设施,成立各类体育兴趣小组,组织各种体育比赛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做到不挑食、不懒床,爱卫生、爱运动,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三要认真搞好体育教学。科学合理的制定学年、学期、单元、课时教学计划,保证体育教学时间;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四是广泛开展健身活动。要按照部颁纲要和计划,根据地域或学校的优势和待点,开展体操、跑步、球类、军训、体能训练等阳光健身活动,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五是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健康。要培训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开好心理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做好相关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学生上述八大素质的培养,学校是主要因素和主要力量,但学生既生活在学校,又生活在家庭,更生活在社会,仅仅是学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管齐下,家庭配合学校,社会监督学校,社会方方面面帮助学校,共同教育和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不负家庭的重托、祖国的期望,开创民族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