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展画:改革课程给中职生更多发展选择权
去年11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了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构建中职教育的选择机制,打破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瓶颈。作为该课改方案的主要参与者,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接受媒体采访,全面阐述了这次改革的取向
记者:浙江省的职业教育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高位发展。据我所知,浙江省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此轮课改,与上一轮有何联系和区别?
方展画:此轮课改是对上一轮课改的深化。上一轮课改仅仅局限于中职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专业教学范畴内探索“理实一体”的课程内涵变革,并且改革的取向是培养一线技术工人。此轮课改则涉及包括公共课在内的整个中职课程,是在课程制度层面上进行整体设计,同时,融入了“选择性教育”、“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做中学”、“弹性学制”等新的教育元素,因此,是一项更加系统、更为综合、更有深度的改革。
记者:从强调类型特点到关注“普职融合”,为何会有这种调整,或者说回归?
方展画:中职教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感到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破解。例如,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呈二元结构,文化课与专业课“井水”“河水”泾渭分明,事实上很不利于中职学生的成长——中考一考就定了学生“终身”,进了中等职业学校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就是直接就业一条路走到底。我们认为,中职学生是一个变化和发展中的群体,可塑性很大,定向过早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如何改变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让中职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一方面,我们将积极探索文化课改革,将“学术性”的知识体系改为“应用性”、学以致用的模块化知识,通过“做中学”或“学中做”有机整合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
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专业体验和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目的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多样化的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切实提高学习效率。需要强调的是,围绕“选择性”构建起来的中职课程体系中的文化课教学,绝不是普通高中文化课教学的翻版,而是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相融通的以“应用性”为取向的、融入职业(专业)元素的文化课教学。我们已着手进行“应用语文”、“应用数学”、“应用英语”等文化课程的开发。在这个意义上,“普职融合”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不是简单的回归。
记者:这次课改秉承的原则或者是总体思路是什么?
方展画:这次中职课改,我们强化了选择性。以学生的充分发展为教育之本,尊重学生的可塑性变化,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的成长意愿,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制权利。我们还要彰显专业性。上一轮课改确立的专业课程模式,我们将继续贯穿于就业教育与升学教育始终,在夯实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分别开发、开设能够满足直接就业需要的课程系统和继续升学需要的课程系统,建设既具有职业教育特点又能适当融合普通教育的多样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我们很注重增强课程的实效性。课改要破除旧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改革与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同时,我们也很注重课程的灵活性。从学校实际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利用灵活多样的资源,创新灵活多样的途径,充实和丰富职业教育教学形态。
记者:这次课改的创新点和亮点体现在哪儿?
方展画:最大的亮点,在于我们建立了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选择的机制。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围绕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可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选择,包括选择专业方向或专业,符合条件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为加强对学生学习选择的专业指导,我们将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逐步发现和培育兴趣,明晰成长方向,树立发展目标。
我们优化了选择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组成。“核心课程模块”属于必修课程,由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组成,按1∶1比例分年段设置,确保专业理论教学和核心技能培养的中心地位。“核心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超过总时数的50%。“自选课程模块”供学生自主选修,属于校本课程,分“限定选修”和“自由选修”两种。
“限定选修”旨在保证学生选定学习课程的相对系统性和丰富性,保证学生学习成长方向的一致性,原则上学校要按二选一的比例向学生提供“限定选修”的课程科目,课程之间应努力体现彼此一定的逻辑关联。“自由选修”课程可以涵盖较广泛的内容,包括通识课程、专题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自选课程模块”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时数的50%。“核心课程模块”和“自选课程模块”中均应设置实训实习课程,原则上,为直接就业学生开设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50%,为继续升学学生提供的实训实习教学时数不低于总时数的30%。
在教学组织方式我们也有所创新,将逐步推行“走班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现代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在前一阶段课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理念引领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变革,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等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开展“导生制”、“导学案”等学习方式的探索,探索“多学期制”,鼓励学校将学年按不同的教学功能分成若干个“交替式”的长短学期。
我们还要建立健全与选择性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新体系,为每一门选修课程制定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以及实施建议。
记者:可否介绍一下课改推进的路线图?
方展画:这次课改,我们采取了整体规划,渐次推进的方式。2014年先选择一批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巩固、有强烈改革意愿和较好改革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试点,试点学校可以整校进行试点,也可以选择部分专业进行试点。2015年选择若干个市、县(市、区)整体进行试点,2016年力争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