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服务?也可能是埋了雷的学习捷径!
前几天围绕着两款知识分享型产品出现了一个新词“知识服务”,相对于分享,服务这个词更具备了商业价值。但其实在“在行”火起来之前,大家聊的还是“认知盈余”。那么知识服务与认知盈余最大的区别在哪?
答案很简单,变现。
我们常认为认知盈余是一种稍带公益性的态度,鼓励人们在休闲时间做更多创造性的知识分享。国内也有许多网站正在为这个认知盈余时代提供优质内容以及分享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轻松分享知识或免费获取知识。知识服务的引入其实就是在认知盈余和共享经济之间搭了一座桥,挑出优质知识并让其从桥的这头走到对面变成货币。
看起来有点儿眼熟,像教培市场已经在做的,却又像是传统教培一直没做好的。
学校教的可解决不了社会难题
当前所有可以算是在做知识服务的产品,实际上都在解决一件事:重塑复杂知识的简单表达形式。这种“复杂”不仅是垂直领域中的难易程度,也是不同领域中的交叠程度。
传统的教育培训在面对复杂的知识体系时,会选择用学科来区分知识,这确实可以有效地丰富一个人在成长初期对世界的基础认知,也利于在专业或实操领域进行高效地复制和创造。但通过限制知识载体的输出很难全面解决社会场景中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尤其是在脱离有标准答案的考试之后,成年人在社会中遇到的难题往往是学科专家无法解决的。
传统教培先将知识划分领域,并为这个领域设定一个由易到难的学习梯度,意味着要先学习再面对问题,即先上课后考试;但知识服务却将知识划分到每个真实使用场景,为求知者匹配最合适的知识载体。因此我们常见的知识服务产品都发生在交流环境下的,问答又是交流中最核心的部分,也就意味着必须先发现问题再求解学习。
这种情况在知乎中最为普遍,大量关于“如何跟擦肩而过的女同学搭讪”这类问题则充满了代表性。
人们常说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前者方式把这句话贯彻的非常彻底,弊端却是我们为了知其然,迫不得已知道了太多的所以然。对比之下,知识服务显然提供了一种学习捷径。
这种学习捷径安全平坦吗?
稍微冷静下来就可以发现,其实这类知识服务是一个咨询以下、教培以上的夹层产物。它诞生于人们空闲时间的创造性活动,因此往往脱离却又衍生于本职工作。其中实操技巧类的相对来说更易操作,但使用这类认知盈余的人往往都直接选择已经成熟的教培平台,俗称兼职。
所以实际上留在知识服务范畴内的其实是一堆难肯的骨头,但如果说这些知识、经验真的只能言传而来不及身教。当提问者问出比如“如何面对创业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那么在这个问答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埋雷:
1、比敷衍回答更致命的是烂问题
知乎自开放注册以来,生产出来的答案质量最为众人诟病。然而在矛头都指向回答者的敷衍和抖机灵时,烂问题才是最容易被大众忽视的诱因。早在2011年的时候,知乎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如何在知乎提一个好问题?”下已经被锁定了其CEO周源的答案,主要参考的是Eric的《提问的智慧》。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烂问题的出现,因为每个人的表达能力不一样,导致某些人就只能得不到答案或者准确的答案。知识服务的提供前提,就是知识载体必须要知道求知者想要什么知识,需要更准确的提问。
知乎因为选择了基于互联网的异步问答方式,也没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切入交易环节,所以它可以用“感谢”或“公共修改提问”等方式来温和化解这一尴尬。而通过o2o的方式来提供知识服务的产品,则更倾向于对求知者设立门槛。比如在行会先让用户来提出几个问题再让行家审核是否要约见,这是锁定目标用户的一种方式。但在真实的交流过程中,如果求知者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行家们也无法快速获悉求知者到底想要的是什么,那有可能就只是一次有收获但未能解决问题的交流。
2、付费尊重的不是知识而是效果
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个是你教我学,另一种是互相学习。前者是教培中的常见形式,后者却是认知盈余的常见使用方法。互相学习多发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围绕同一个问题发表看法,互相思考对方表达的观点,在反驳或认同的过程中从彼此之间获取新的知识。
但现在知识服务想在这里边切入交易环节,原本平衡的关系就肯定会失衡。付费之前是知识与知识的交换,很难说谁亏谁赚;付费之后却是明确的金额兑换知识,非要挂靠高大上的“尊重”二字,那尊重的也不是知识而是效果,本质上就是一次咨询交易。
3、如何以正确姿势给对方打差评
对方看起来挺厉害的也很认真,但就是我没太听懂,而且我们还互相加了微信,或者本来就是一个圈子的,只不过这次我并没有从他身上得到我想要的知识。那么我能给他个差评吗?我能把经历写出来给之后想要和他约见的人吗?而且这么做有必要吗?钱又不会退,退了又不敢拿。
知识服务应该有交易环节吗?
从“时间拍卖”到“在行”,从我想和名人聊一聊到我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之间可能还有许多创意产品。大家都在尝试通过认知盈余来提供更为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并希望得到物质反馈。方向是好的,而且也不是没有真实场景,我们在恍然大悟之后很容易说出“这顿饭我请了!”或者“改天我还请你喝咖啡!”。这都是为在获取知识而付费,区别只在于这种付费本身的情感属性会强于货币尺度。
但如果交易环节会使求知者用金钱衡量知识,那不如直接参考教培咨询行业是如何控制好评率的。
- 上一篇
幼儿园服务商不同的变现之道:入口,终为谁而设?
幼儿园作为K12的入口已被觊觎良久。从在2013年下半年到现在,和晶科技、康佳集团等上市公司纷纷布局,新东方、好未来联合投资了嘿哈科技。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去年拿到资金的幼儿园方案提供商利用资本实现迅速扩张。如今,慧沃网和智慧树开始率先尝试变现。变现,不仅是为了探索盈利模式创造收入,也是为下一轮融资做准备。免费工具用优
- 下一篇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成效与推进思路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部党组也加大力度,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 三通两平台 为核心目标和标志的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第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把教育信息化写入中央全会决议,提出 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